“闲不下来”的七旬退伍老兵义务修剪绿化13年


30日,刘胜林在修剪树木。 记者刘玉乐 摄
  木质的手柄已经被磨得发亮,刀刃上被仔细地擦上机油,两把园艺剪刀陪伴了刘胜林13年。73岁的刘胜林是一名退伍老兵,退休后始终“闲不下来”,便揽下了王官庄小区八区的绿化修剪工作。他将修剪绿化比作“理发”,通过不断摸索,他的修剪技术越发娴熟,每五六天就会将小区内的绿化修剪一遍。老伴看他劳累腿疼非常心疼,但他将这份工作当作“适当运动”。“身体允许就一直干下去,现在也在培养‘接班人’了。”
  “闲不住”的老兵
  双手握住园艺剪刀的手柄,刘胜林绕着一排冬青熟练地修剪,略显杂乱的枝条不一会便被他修整地或圆或平。这样的修剪,刘胜林每隔五六天就要重复一遍,将小区内上千棵绿化植被修剪整齐。如今,这份工作他已经义务做了13年,从60岁修剪得毫不费力到73岁蹲久了就会有些腿疼。
  刘胜林年轻时在部队当兵21年,随后转业到军工单位工作20年。退休后,刘胜林赋闲在家,这让“闲不住”的他倍感难受。“当时社区搞环境整治,种了不少树,因为没人管理后来长得有些乱,我在部队环境里工作了大半辈子,见不得‘不整齐’。”刘胜林说。
  刘胜林与另外几名邻居揽下了修剪小区内的绿化植物的工作。没多久,其他人纷纷退出,“年轻的要上班没时间,年纪大的身体受不了,我有时间腿脚也还利索就自己揽下了这个活儿。”自学成才的“园丁”
  最初,刘胜林拿着剪刀面对绿化植被时有些无从下手。“就得自己摸索啊,后来发现这就像给人理发一样,开始剪得难看,慢慢就有经验了。”刘胜林说。随着尝试次数的增多,他总结出一套技巧,“剪球型的上层部分得反过来剪,这样圆还平整,剪中下侧就得正着剪。”
  对于一些较为“高大”的树木,刘胜林自制了“修剪器”来应对——在长木棍的一端绑上开口较大的u型铁钩。“举着它,把铁钩‘缠’在需要修剪的树枝上,找准角度一拽就下来了。”刘胜林说。
  刘胜林手中的两把园艺剪刀则是他工具中的“主力”。“一把用着比较顺手,另一把当作备用的。”即使备用的那把剪刀,刘胜林也格外爱惜,时常往刀刃上擦点油。“这就像军人爱护枪一样,即使没有任务也要时常保养。”培养新人盼“接班”
  每天清晨五六点,天刚蒙蒙亮,刘胜林就出来修剪树木,或是捡拾垃圾,到了“饭点”再回家。刘胜林说,自己年纪大了,还整天外出不闲着,老伴为此没少抱怨他,“她也是为我好,担心我的身体。而且她嘴上不说,却总是默默做好饭,叫我回来吃完再去干。”
  刘胜林的行为大家都看在眼里,2012年时,他曾被评为“济南市道德模范”。刘胜林说,这个荣誉称号对他来说,既是肯定,也是鞭策。“得对得起这个称号,工作干活要有进步。”
  如今,73岁的刘胜林体力不如从前,时常感到腰酸腿疼。撩开裤管,可以看到他的腿上还贴着膏药。“就像老班长临走的时候,还会带个新班长,我也在培养新人,等我干不动了好能接手。”现在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有“网格员”志愿者,他有时会叫上“网格员”帮忙。“前天刚修过,看着他们能来,感觉能‘传承’下去,我别提多高兴了。”
原标题:“闲不下来”的七旬退伍老兵义务修剪绿化13年 “只要身体允许就一直干下去”

以“鲁迅符号”链接“世界符号”
武大教授市民大讲堂开讲:鼓励学生做顶级"工匠"
坐地铁时手机突然发烫,你会怎么做?
激活旅游“细胞” 助力乡村振兴
直面市民关切 科学谋划有序安排 市作风办牵头公安交警对道路维修热点地段开展专项督查
“闲不下来”的七旬退伍老兵义务修剪绿化13年
遂宁“十大名菜”评选安居初赛暨安居2018年度美食比赛活动落幕
经开区首宗“标准地”挂牌出让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实施工作会议昨召开
重拳出击破难题 多措并举促执行
宜秀区:娄雪松主持召开中共宜秀区委常委会会议
看到气温回升的曙光 中旬最高气温会明显回升
李新元在检查高考备考工作时要求切实做好保障工作 营造良好高考环境
全市重大水利项目和农村水利建设有力推进
北安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四次会议
话剧《爸爸的信》温情上演 宜宾观众笑中带泪
新地标!博物馆周边改造主打巴洛克风格
天津高校2020年在津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解读
河口区新户镇外出考察谈体会
凤凰街道开展“纪法教育同行 忠诚履职担当”8月份支部主题党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