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核心密码。昨日,通州举办2018年家庭建设研讨会,就家庭建设经验进行交流,并邀请专家作主旨发言。
“以中华母亲节为主题,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开展‘爱的表达式,创城一家亲’系列活动;以传统家庭美德为主题,开展‘家长国学堂’公益讲座活动;以廉洁家庭为主题,开展‘树廉洁家风,建文明家庭’活动;以‘最美家庭’、‘平安家庭’、‘学习型家庭’、‘志愿家庭’为主题,开展系列评选活动等,并充分发挥‘互联网+妇联’的积极作用,构建了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学校、媒体’为主体的‘五元联盟’,全力做好‘家’字文章。”区妇联主席刘美俊在进行家庭建设经验交流时表示,今年,区妇联还将综合利用“妇女之家”、“儿童之家”、“社区家长学校”,打造“家庭健康快车”、“亲子教育大课堂”、“婚姻情感事务所”等网上微课堂,全方位、零距离为家庭服务。
交流中,于家务乡妇联、通州运河书院、中华母亲节促进会等相关人员,分别从不同方面,介绍了家庭建设中的有益经验。
随后,国防大学教授朱康有、北京大学教育文化战略研究所所长王继华、中华母亲节促进会创会会长李汉秋分别以《关于家庭建设的几个突出问题》、《家庭文化建功高贵生命气质》、《中华母亲节与家庭建设》为主题,进行了主旨发言。
“习总书记曾在讲话中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这充分强调了家庭建设的重要性。”北京大学教育文化战略研究所所长王继华在发言时说。
当天,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建设讲话精神,积极推进中华母亲节促进活动,还召开了2018年中华母亲节促进会工作研讨会,来自北京、山东、山西、福建、江苏、辽宁等代表,就各地母亲节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交流,并对2018年工作规划进行了研讨。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华母亲节促进会名誉会长顾秀莲在讲话中表示,每个人都需要家庭的温暖,家庭也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宣扬家训、家风、家规,就是为了实现家和万事兴,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顾秀莲指出,女性在家庭建设中充当重要角色,妇联组织及女性干部要带好头,成为家庭建设的主力军。通州高度重视家庭建设,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不少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品牌,令人欣喜。未来,家庭建设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借助中华母亲节的载体,弘扬家庭美德,形成尊母敬母的良好风尚,推进家庭建设工作更上一层楼。
中华母亲节促进会会长汪纪戎,北京市妇联副主席马红萍,通州区委常委、组织部长韦江,中华母亲节促进会会员代表,区妇联、区文明办、区教委、区委社工委、区关工委、各乡镇街道妇联等相关负责人近120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