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惠州市林业局、惠州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美丽惠州 绿色家园”惠州森林行大型全媒体采访活动,第七站来到惠东梁化市属国有林场。
没有漫天的香雪,也没有芬芳的桃李,空气里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清香,那是森林的味道,不浓烈,不张扬,却让人们疲惫的身心放松下来,然后慢慢积蓄能量……
走在幽静的小路上,来一场特别的森林浴,从城市带来的紧绷慢慢消散,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如同无形的净化器,让人焕然一新。这是行走在惠东梁化林场的感觉,舒适,自然,平静。
由惠州市林业局、惠州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 “美丽惠州绿色家园”惠州森林行大型全媒体采访活动,第七站来到惠东梁化市属国有林场,探寻这个走过一甲子岁月的老林场焕发的新生力量。
梁化国家森林公园占地面积20000亩,自然生态的奇山奇水、幽谷山溪、流水飞瀑、洞穴天象、古树名木等自然景观星罗棋布,形成了得天独厚的优美风光。
“苏茅田”上建林场
横贯粤东南的莲花山脉,延绵将近300公里,山峦起伏,支脉众多,乌禽嶂就是之一。
惠东梁化镇,三面环山,森林资源丰富。1955年冬,广东省林业厅派出相关人员到梁化勘查;1956年2月,梁化国营林场正式创建,当时的名字是“广东省惠阳地区梁化国营林场”,属于省属地管林场。林场位于惠州与河源交界处,最高峰坪天嶂属莲花山脉乌禽障支脉。
“林场创建当初,职工从全国各地招来,是个大家庭。当时的林场职工,进到山里,把林场当成家,扛着锄头拿着镰刀,担负起开荒育林的责任。”梁化林场场长何景洲对梁化林场历史十分熟稔,可以口述一部梁化林场史。
60年前的梁化林场,漫山遍野是“苏茅草”。这是当地人对“白茅草”的称呼,这是一种生长能力极其强大的野草,开着白色的花(据说惠东白花镇的“白花”之名由此而来),成片生长能毁坏农作物,破坏本土植物,破坏生态系统。
“林一代”的艰辛自不必说,除草育林的锄头镰刀用了多少把,恐怕没人说得清。如今的林场,“苏茅草”已不多见,偶尔点缀草丛。
梁化国家森林公园大门。
发展第二第三产业
随着创业阶段结束,梁化林场迎来了“丰收季”。上世纪80年代开始,梁化林场种植的松树和杉树等林木达到采伐期,林木实行统购统销。同时,梁化林场积极发展第二产业,特别是果树种植。从1983年至2000年间,梁化林场相继种植李子、青梅等适合本地土壤气候生长的果树,单青梅的种植面积就超过3100亩,这也为后来名声远扬的“梁化梅园”打下了基础。
“经过资金积累,林场也在发展第三产业,入股投资公司,建设职工宿舍大楼、出租大楼和招待所等。”何景洲介绍,上世纪最后10多年间,梁化林场的二三产业发展不能说是风生水起,也小有成绩。
进入新世纪,梁化林场同样被“林场危机”困扰。按照国家要求,林场实施分类经营,限额砍伐,“不再是你想砍伐多少就多少了”。此时,是梁化林场最艰难的时刻,干部职工日子过得很苦。“我当时是木材经销股的股长,工资是940元,一般的职工工资是600~700元,而且常常拖欠社保。”何景洲回忆。
珠三角国有林场此时都在挣扎中前行,不断寻求发展,谋求转型,梁化林场也不例外。也是在这10年中,梁化林场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梅园效应,梁化森林公园成立,两年后升级为国家森林公园。
享国家福利不能不干事
“我们感叹,林业人终于享受到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开放带来的福利。”何景洲一句话,揭开了最近5年林业改革的成效,尤其是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为国有林场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2017年6月,《惠州市属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出台,提出通过改革全面提高我市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方案》分两阶段进行改革,从2016年到2019年,将市属国有林场定性为实行财政差额补贴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林场实行自然减员,由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市属国有林场进行补贴;2020年起,将市属国有林场定性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市财政全额拨款,林场所有收入上缴市财政,并停止商业性采伐,实行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
“体制理顺了,机制创新了,待遇提升了,林业人的心里舒坦了。但是,舒坦之后你得有新的思路吧!何景洲说。
自然的赋予和两代人的建设,梁化林场现有林业资源无疑是丰富的:林场经营面积超10万亩,活立木蓄积51万多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6.46%,水果林面积3100多亩,生态林面积9.2万亩,占总面积91.07%。林场里,还有梁化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坪天嶂市级自然保护区。
“在保护好这片青山的基础上,一定要有所发展。”梁化林场瞄准了“森林康养”和“林下经济”。
梁化林场的护林员。
两个老板与梁化森林的故事
10万亩林场,96%的森林覆盖率,是一个什么概念?开车行驶在林场里,从山脚下到林场场部的半个小时,道路两边全是树木和花草。即便在秋老虎肆虐的初秋,这里比起山下最近的惠东梁化镇,气温要低4度,令人觉得无比舒服。
何景洲说起一个故事:深圳有个姓蔡的老板,几乎每周都要来梁化林场,他患有高血糖和高血压,但到梁化林场休息个一两天,感觉身体舒服很多。他说,这里的空气有疗效。
“占地2万亩的广东梁化国家森林公园,拥有的全是林场的原始次生林,生态环境是最好的。如何立足于保护好生态和保护好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好生态效益,我们林场思考模式也必须与时俱进。”何景洲介绍,在康养成为热门的当下,梁化林场将利用“青山”创造“银山”, 引导社会资金共同开发建设森林公园,计划将森林公园打造城“森林浴场”,成为康养胜地。
对梁化森林的康养功效,身为广东梁化国家森林公园投资方董事长的陈瑞苓亦深有体会。10年前,这位生意场上的女汉子,生了一场大病,检查出患了癌症。大受打击的她,被朋友邀请来到这里散心,呼吸着森林的空气,她身体与精神恢复许多,于是把这里当作另一个家。她常常住在森林的“家”里,积极配合治疗,癌症得到控制。她恋上这里,将这里视作身体疗养地,也将打造森林公园当作一份事业。
梁化林场梅园。
在花上作文章
如果说,惠东梁化在珠三角广为熟悉的,梁化梅花要排第二,梁化梅菜和窑鸡真不敢排第一。
梁化梅花有3000多亩,每年的冬季到春节期间,到梁化赏梅的车龙从山里排到梁化镇,深莞惠三地市民和摄影爱好者络绎不绝,暗香浮动的梅园被长枪短炮、人与车包围。
何景洲笑着揭秘:“梁化建森林公园,与梅花有很大的渊源。”最先探访梅园的,是深莞惠的摄影爱好者们,他们每年都会来这里拍摄大片,并将梅园称为“香雪海”。口耳相传后,每年冬季梅花开时,珠三角游客纷纷到梁化赏梅。建森林公园的目的,是保护其范围内的一切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也为人们游憩、疗养、避暑、文化娱乐和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环境。梁化的梅园,为珠三角的市民提供了一个游憩、文化娱乐的环境,因此林场建森林公园的想法由此产生。“可以说,梅花是梁化森林公园的明星,也是森林公园成立的一个载体。”何景洲说道。
除了梅花,林场还有第二个品牌花——— 鹰嘴桃花。去年,梁化林场引进连平的鹰嘴桃800亩,如今树木有2米多高,预计3年后能开花结果。第三个品牌花是李花和本地桃花,林场目前栽种了700多亩李树和本地桃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未来两三年将进入花期。而在林场的山上,野生杜鹃花也不少,到春季花期,特别美丽壮观。
“我们计划‘冬季赏梅、春节观桃李、三月看鹰嘴花开、四月望杜鹃吐蕊’,让游客从冬季到春季都有花可看。”何景洲介绍,依托不同果树的花期,梁化林场在发展生态旅游上,将“山”“林”“花”“水”相结合,拉长生态旅游产业的产品链和季节性。
猴耳环种植基地。
建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10万亩的梁化林场分10个工区,大岚工区毗邻惠城区横沥镇,这里是梁化林场最新的林下经济“特区”。
大岚工区里,森林防火线围绕起梁化林场数个连绵山头,次生针叶林和本地树种交替生长。这里种植了2000亩的猴耳环树种,栽种时间是2017年。近两年的猴耳环逐渐成林,与众多野生树木一起生长,不爬上山,走进去仔细辨认,还真分不出来。
梁化林场副场长饶其欢拉下一串猴耳环枝叶介绍:这种植物的枝叶摘下来,煮水后可以洗头,能去屑止痒,所以当地人称这种树为 “洗头树”。同时,猴耳环枝叶加工后可制药,具有消炎止咳作用,是良好的植物抗生素。“猴耳环是本土树种,梁化林场里生长着众多野生猴耳环,长势良好,有些野生猴耳环树龄有七八十年了。”
种植猴耳环,发展林下经济,梁化林场的目标是创建示范基地、打造生态品牌产品。2017年4月,省林业厅批复梁化林场发展种植林药猴耳环项目建设;今年3月,省林业厅厅长陈俊光来到梁化林场调研,鼓励以林下经济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梁化林场优越的条件吸引我们,我们将第一个猴耳环的种植基地放在这里。”猴耳环项目企业有关负责人对此很有信心,“我们目前种植了2000亩,计划是2万亩,我们相信这有着广阔的市场,未来我们将在惠州建立产业基地和养生基地。”
近两年的猴耳环逐渐成林。
猴耳环枝叶是良好的植物抗生素。
发展面临的挑战并不小
梁化林场如今的场部办公室,是用板房搭建起来的,林场的干部职工在这里呆了3年多。而原来的办公楼,2015年被鉴定为危房,只好放弃。何景洲和同事们上班,都要爬上一个缓坡,这条路,似乎也是梁化林场走过的62年缩影。
“不是没有遇到困难和瓶颈,挺多的。作为惠州第一批国有林场,梁化林场如今算是老林场了。林场目前规模在全市国有林场中排第二,如何在改革中进击,我们还在探索。”何景洲坦言,新世纪的发展,对林业管理与保护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林场在发展生态旅游、康养产业等方面,需要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但我们20多年没有新生力量进来了,如今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刻,我们心里着急呀。”
需要追赶的,还有森林管护的高科技运用。“10万多亩地林地,护林员巡山,不是步行就是开摩托,最多携带一步对讲机。你们已经熟练使用无人机拍摄了,出来的画面很清晰,如果我们使用无人机,哪里有隐患也一目了然。但,我们林场还没有人会操作呢……”何景洲说道,这让他们倍感危机。
“省林业厅批准梁化林场为第二批生态公益示范基地,我们身上又多了副担子,任重道远。”何景洲介绍,梁化林场将以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核心,在加强培育保护的基础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优质高效生态公益林示范基地,提高森林质量,提高社会效益。
梁化林场场部大门上,刻着那句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我们始终贯彻的理念,也是我们发展的根本。”梁化林场的职工说道。
林下经济
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相对漫长的林木生产周期,发展林下经济能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本版文字 《东江时报》记者李向英 本版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杨建业 周楠
银川2018中考4月18日-21日报名
开辟绿色通道男子受伤的手指有救了
崇明区召开区政府法律顾问团座谈会
专家支招|开学季分离焦虑障碍该如何处理?
泸县县委书记薛学深主持召开泸县城乡规划委员会2018年第三次会议
惠东梁化市属国有林场不仅只有梅园香雪
开封坚持试点先行 推进“一中心四平台”建设
2018年对台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汪洋出席并讲话
海盐“布网攻点”为年货市场保驾护航
南丰高标准农田火热施工中
定海启动“新官不理旧账”专项治理行动
濉溪县铁佛镇召开产业扶贫代种代养签约仪式现场会
女士牙龈肿痛一个月 一查竟是白血病
南京首批27处市级重要湿地名录公布
企业虚报套取维修资金或被清退出“ 库”
送您一份保险,您的安全我来守护
【宽城区】市委政法委到宽城区督导调研2018年上半年重点工作情况
“2018年汕尾市荔枝文化节”工作方案
实验小学:185名少先队员展才艺迎校庆
成都市县两级纪委监委全面融合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