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市卫计委向日照幸福护理院颁发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这是我市首份、也是目前唯一一份医养结合护理院形式的医疗机构执业行政许可。(《日照日报》3月22日)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逐渐来临,“老有所养”正成为越来越迫切的社会问题。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的要求。但很久以来,我国的养老院只能提供养老而无法医疗,而医院只能医疗而不能提供养老服务,这种“医养分离”的结果,使养老院里的老人经常要奔波于家庭、养老院和医院之间,不仅得不到及时救治,还给家人和社会造成极大负担。
作为社会养老的一种创新模式,医养结合的护理院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既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的养生保健、康复治疗、生活照顾、健身娱乐等养老服务,还可以随时提供医疗救助和临终关怀,是医院的延续和补充。医养结合,可以形成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对老人来说,可以从医院昂贵的费用中解脱出来,又有了专业人员护理;对于医院来说,缓解了紧张的床位等医疗资源;对于社会来说,则是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的养老方式,不仅让老人晚年过得有尊严,也减轻了家属的负担,让他们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之中。
护理院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但目前运行中仍面临不少成长中的“烦恼”。医养结合模式中,养老问题涉及民政部门,医疗护理涉及卫生部门,医保进入涉及人社部门,资金支持涉及财政部门。因此,在实践操作中,各相关部门要拓宽视野,主动寻找政策接口,提高政策协同力度,使“医养结合”不断完善和发展。
医养结合的护理院,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失能或者半失能老人的养老需求,但也应看到,护理院的定位都较为高端,所住老人要有一定经济实力,短期内这一养老模式还无法覆盖所有老人;另外,中国在养老问题上还处在一个思维观念转变期,目前,居家养老依然是老人或将进入老人群体的一代人的普遍选择,因此,在养老和就医上,还要以“家”为核心去做“医养结合”文章,积极探索能够对接的养老及医疗服务,以达到“医养结合”的效果。
比如,在农村,推行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基层医生深入乡村面对面为老人进行健康管理服务;在城市,全面推行家庭医生制度,社区医生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特别针对“空巢”、独居老人,家庭医生可定期上门,了解老人的饮食起居、健康状况,并做好老年人的心理慰藉、健康指导等服务,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更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医养结合的“未来之路”看着很“美”,行路却很“不易”。如何使医养结合的推进成为满足老年群体需求、激发市场增长潜能的双赢战略,还需要多方努力。(厉敏)
纪念陈伯华大师百年诞辰 汉剧《霓裳长歌》下月亮相
我市加强环境监管执法信息化建设
洛龙区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张玉杰主持召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推精准扶贫工作会议
管城区领导带队实地督导生态建设和河长制工作
姚建明局长主持召开全市特种设备安全形势分析会议
医养结合,让养老更有质量
关爱留守儿童
“花神仙子”风采大赛山东赛区新闻发布会举行
共商油气全产业链合作发展大计 第二届世界油商大会昨开幕
海山观察丨乡村振兴从“大扫除”开始
评论:“聚民心”要贴近群众
2018年5月11日宜宾市交通路况信息
厦门人均中文域名占有量全国居首
城步移民局扶持白云库区移民发展生态产业
切实抓好巡视反馈问题整改 坚决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
农家乐乐了农家人
“五一”小长假桂林再掀旅游热潮 来这里旅游的人多得吓死你!(图)
遂宁市中心医院举办元宵节猜灯谜主题活动
办案中细心侦查追回被盗摩托车
小区分享车位模式“遇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