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班组建设,充分发挥班组建设这一载体在强化基层管理,提升企事业单位核心竞争力,促进职工全面发展,构建和谐单位中的重要作用,决定开展以“技能型、创新型、安全型”为主题的“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并于年底前选树100个市级“工人先锋号”,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目标任务
以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为载体,以打造“技能型、创新型、安全型”班组为目标,进一步推进班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和民主化,不断提高班组执行力、创新力和凝聚力,让一线职工有更大的用武之地、成才空间和人生出彩的机会,有效激发一线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促进单位的健康发展。
二、主要内容
(一)加强班组技能建设。要从班组工作实际出发,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职工队伍为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和班组成员易于接受的形式,通过开展岗位培训、技术交流等灵活多样的学习培训活动,提高职工学技术、练技能的自觉性,充实和更新知识,提升操作技能。推动和督促企事业足额提取和使用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确保经费总额的60%以上用于一线职工教育培训。积极组织班组成员开展师徒帮带、岗位练兵、技能比赛等活动,全面提升职工的技能水平、大力培养和选树技能人才。开展岗位技能认证和能力评估,畅通职工职业上升通道,引导支持职工争当首席技师和高级技能专家,激励职工岗位成才。2018年全市将继续健全完善高技能人才奖励政策,对8000名以上符合条件的高技能人才给予相应奖励。
(二)加强班组创新建设。要以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重点、难点为切入点,在班组中广泛开展技术攻关、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着力加强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的吸收和应用,以推广新技术带动新成果的转化,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提高班组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服务创新、管理创新、经营创新、科技创新,增强员工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深入开展职工高技能人才(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创新工作室的技术攻关、技能培训、协同创新等功能,吸引更多职工参与创新活动,培养创新型职工。2018年,全市将评选职工“五小”创新成果200个,选树职工高技能人才(劳模)创新工作室30家。
(三)加强班组安全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广泛开展“ 安全隐患大排查”百万职工大行动和“ 安康杯” 竞赛活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认真落实班组岗位安全责任制,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推行班组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认真做好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工作,提高员工对生产作业中出现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的认知和防范能力,使班组安全预控、可控、在控。完善班组安全生产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安全生产考核和责任追究力度,并将班组安全绩效作为班组、班组长和员工效益工资分配、推优评先的重要指标,促进班组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班组是企事业单位的基础细胞,是企事业单位开展各项工作的有效单元。全市各级工会组织要深刻认识加强班组建设的重要性,要围绕中心、真抓实干,充分发挥好班组的作用;要积极争取党政的支持,建立党委领导、行政负责、工会推进、职工参与、各方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合力推进班组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抓好载体,创建品牌。要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开展多种形式、多种类型的班组创建活动。要加强分类指导,认真总结不同类型企业加强班组建设工作的经验,大力培养、选树和宣传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模范班组的示范引导作用。探索加强与改进班组建设的新方式与途径,使班组建设更加适应杭州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的需要,推动班组建设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三)加强指导,科学考核。要加强班组建设的检查指导工作,定期组织检查、评定和选树。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加大“先进班组”的宣传力度,总结、推广“先进班组”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通过典型引路和榜样示范作用,推动全市班组建设工作。
难忘的“科技之旅”
辽宁省加大仿制药采购使用的政策支持力度
撞伤常德“四眼井”的肇事司机已找到 市民呼吁不能再让文物受伤
雨中候考显温情部门护考很贴心
扬马比赛装备昨天开始发放,首日近万人领取
关于开展以“技能型、创新型、安全型”为主题的全市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的通知
7月16日起两条公交线延伸至奥体中心
专家担心:再不保护 方言将被“塑料普通话”替代
市畜牧兽医局支部召开2017年度组织生活会并开展民主评议党员
爱文思水务有限公司举行客户座谈会
汕头市口岸查验配套服务采购项目中标公告【采购编号:pzh018a032】
快讯:环保专家来亳把脉大气污染防治
厦大金融科技高峰论坛举行 业界专家共论金融科技创新趋势
这是一份最全的沈马攻略
“信易+”项目成立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护航黄金周】武陵源区交通运输系统全力保障道路运输安全通畅
市商务局:淮南市率团考察我市菜市场文明创建工作
发展产业助力脱贫攻坚活动拉开序幕 村企“联姻” 促民增收
遵化市环保分局“借势、借机、借力”推进环境执法
党建问答:“四个自信”如何逐步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