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绿树成荫的西南公园散步。/佛山日报记者陈浩森摄
三水区云东海湖。/佛山日报记者陈浩森摄
佛山新闻网讯 佛山日报记者宾水林 见习记者洪海、卢钰仪 通讯员三宣、薛竹梅报道:生态是城市三水的底色。3月9日,三水召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宣布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城市三水发展更突出的位置,打响环境治理提升三大战役,以系统工程提升三水的生态优势,以生态文明增强城市三水的绿色发展生产力,以环境优势铸造三水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城市特质。
“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城市三水发展的内在要求。”三水区区长胡学骏表示,将打好蓝天保卫战、水环境治理攻坚战和违法排污狙击战,建设高品质森林城市,写好山、水、林、田、湖、文的大文章,发挥生态三水的天然禀赋,塑造美丽三水,建设“城在山中、城在水中、城在绿中”的生态家园。
3年投超50亿元 让三水水更美
三水是一座因水而生、因水而荣的城市,水是三水的灵魂。为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文兴”总目标,三水出台《三水区“三水水更美”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大手笔投入超50亿元,使全区水污染遏制向好,水环境整体改善,水生态持续提升,基本形成与城市三水相适应的河湖水生态环境和水安全保障体系。
“保好水、治差水,三水水更美”。为提升三水的城市灵魂,三水将以“1+1+7”治水体系为统领,以流域为体系,河涌为单位,通过长短结合、水岸同治,进一步加强污水源头治理、补齐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短板,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加快水环境整治,需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提标改造上,三水将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新、改和扩建工作,争取到2020年,全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5%,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13间、工业污水处理厂5间。在完善配套污水管网建设、改造和维护工作上,三水在2018-2020年每年将完成不少于30公里污水管网的建设。
除了城镇基础设施,三水计划加快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因地制宜筛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到2019年前完成约316座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并将已建的55座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站进行升级改造,逐步构建完善的城乡生活污水处理网络。
以流域为体系整治,体现在将以广佛跨界河流为整治重点上。三水将通过水系连通、清淤扩整、配套设施等方式,解决河道淤积、排水设施配套不足等问题,同时将建立健全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长效机制。
打造河湖景观和发掘水文化,是三水“以水为魂”的实践举措。通过对荷香湖公园、荷花奇境、云东海国家湿地公园等景观的建设、规划,同时加大河湖水系环境的综合整治力度,维持其生态环境系统健康。而在文化挖掘方面,三水利用现有以及规划的水利工程建筑、水体景观和河涌眼线城镇为基础,开发出水利科普教育基地、绿色体验游和水文化景观驿道等载体。
治水举措,在于利民。三水深入推进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将加快完成险段堤防达标加固整治,高标准规划新建、重建排涝泵站,推进城市“水浸黑点”整治等水利民生工程建设,不断提高防御洪水和暴雨排涝能力。值得关注的是,三水将推进文锋西路、三达路、沙头片区、乐平大道片区排水工程建设,有效解决城区“水浸街”现象。
加强水质提升应急治理措施的工作上,三水以长短结合,加强河涌原位生态修复,同时强化污染物岸上治理。对于污染源头,三水将严防严控,持续推进7项专项整治行动。
接下来,三水将深入开展工业源污染防治专项工作、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农庄、水上餐饮专项整治和河湖水域岸线保护专项整治,加大村级工业园环境整治提升力度,铁腕打击非法偷排企业和加大跨界污染执法力度。同时,三水6月前全面完成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清理任务,并加强限养区监督管理,禁止新增畜禽养殖,严格做到“只减不增”。
说起三水,很多食客都会想起河鲜。而针对违法的农庄、水上餐饮,三水将启动专项整治,重点清理和整治占用基本农田、耕地或者位于河涌流域违法违规排污和沙洲范围内的各类违法建设农庄、清理水上餐饮泵船。同时,将分别在原来河鲜餐饮较为出名的西南街道、白坭镇和芦苞镇开展河鲜美食集中经营的规划布点建设,引导富有三水特色的水上餐饮上岸经营。
三水将全力治水,进一步突出水特点、水魅力,让三水水更美,让水点亮城市。
四源防治持续 打好蓝天保卫战
呼吸新鲜空气,是每一位市民的心愿。去年开始,三水就打响了蓝天保卫战,加强区级统筹,区镇联动,开展四源防治,并利用雾炮车、建筑工地安装大气污染在线检测系统等方法,治理大气污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上周五的三水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出台了《三水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2018-2020年)三年行动方案》。方案主要以pm10、pm2.5和二氧化氮(no2)为控制重点,坚持“限、治、提、建、打”五字整治方针,通过实施“四源防治”(工业污染源、扬尘污染源、移动污染源、城市污染源),确保全区空气质量逐年好转。
三水将持续开展“四源防治”,在去年治气“65条”的基础上,将3年大气整治工作思路优化、细化成95项硬措施。深化工业污染源综合整治,优化城市布局和环保准入,优化能源结构,4月1日起实施新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打击新、扩建高污染燃料设施和燃用高污染燃料等行为,实施重点行业整治,实施村级工业园环境整治。加强扬尘污染源控制,利用扬尘视频监控设备和颗粒物在线监测设备落实“六个100%”防尘措施,全面开展城乡结合部裸地复绿和覆盖。同时推进移动污染源治理和严格城市污染源治理。
“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2018年要确保pm2.5和pm10有明显下降,确保no2和o3进入下降通道。”区长胡学骏指出,接下来,一要坚持从源头上严把关,严控高污染高能耗项目低端产业环保准入,全区不再批准非集中供热或非清洁能源燃烧设备投产使用。胡学骏要求,着力在结构上做优化,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引导中心城区重点排污行业外迁,依法推动区域内落后产能退出,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清洁能源替代;加强对河口片区、南岸片区、干休所农场等区域进行综合整治。
“我们要从源头上进一步压缩工业污染存量; 推进扬尘治理精细化,确保施工工地‘六个100%’防尘措施管控到位。”胡学骏要求,大力推动城乡结合部及农村未硬底化道路硬底化并做好洒水保洁; 加大移动污染源执法力度,结合“限货”工作严厉打击超限洒漏等行为,强化高排放车辆管理,严管非道路移动机械;稳定控制城市污染源,科学使用雾炮车和洒水车,在达到路湿降尘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洒水次数。
大气污染四源防治,久久为功,三水人民将可享受到更多蓝天白云带来的美好生活。
实施九大生态工程 建高品质森林城市
去年,全区市域森林覆盖率达37.22%,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9.88平方米,这是三水人实践“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承诺的结果。
绿树林荫的北江凤凰公园成为亲子家庭散步玩耍的首选,左岸公园、水韵公园则是运动健身者的“心头好”,三水已然构建起“城在森林中,村在花园中,路在绿荫中,人在美景中”的城乡生态体系。
今年,三水进入城市三水新征程,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亮城市底色,开启新一轮绿化大行动,高标准高密度建设绿色生态廊道、景观走廊、城市公园,建设高品质森林城市。
胡学骏表示,建设“城在山中、城在水中、城在绿中”的生态家园、高品质森林城市。
三水区出台《佛山市三水区建设大湾区高品质森林城市工作方案(2018-2022年)》,提出利用未来五年时间,实施九大重点生态工程,到2022年,全区市域森林覆盖率提升至40.25%。
方案规划实施城市生态绿心群建设工程,形成“以千亩以上生态绿心为龙头,以城市综合性公园和镇级公园为骨架,村居公园均衡分布,城市绿廊有机串联”的市域生态公园体系。三水正在推进云东海国家湿地公园和海上田园(青岐现代水产园区)2个千亩以上生态绿心建设,结合城市文化建设,融合本土特色,打造成各具特色、内涵丰富的城市生态绿心。
三水水网密集、河涌交错,通过向水借绿,将城市绿化景观与水环境整治结合,高标准做好滨河、滨湖、水库的绿化建设,构建水清岸绿、林水相依的城市滨水生态走廊。同时向路扩绿,推进高铁、城际轨道等交通干线的沿线绿带和生态景观林带建设。
去年,镇域森林覆盖率达59%的南山镇成为省“森林小镇”。今年,三水将通过乡村绿化、送苗下乡、农田林网建设等形式,全面开展芦苞镇、大塘镇森林小镇申报和建设工作。三水北部山林地区要不断加强森林综合治理,推进矿山复绿,提升生态服务功能,打造佛山“三大生态屏障”之一。
此外,三水还将实施“三旧”改造增绿及村级工业园区综合整治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限桉退桉提质工程、污染耕地复绿工程以及城市空间立体绿化工程,促进城市森林和绿地提质增量,建设宜居宜业宜创新的高品质森林城市。
过去五年,三水成功创建成为国家森林城市,“森林走进了城市”;未来五年,森林城市走向高品质,开门见绿,满城飞花成常态。
合肥公交六月告别1元时代 90分钟内免费换乘3次
贵港公积金中心让职工办事“最多跑一次”
市政协召开十三届六次常委会议
2018湘潭春季车展圆满落幕
市检察院开展五四青年节系列活动
三年投入50亿元治理水污染 三水吹响生态文明建设集结号
书画艺术传习馆落户官职中
东乡孝岗:严苛整治“假懒拖”作风
春节不放烟花爆竹倡议获市民点赞
企业欲众筹众包组团闯雄安要打好大庆这张名片
社评:美贸易对话团应带着诚意来北京
越南胡志明市一公寓起火 13人死亡27人受伤
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区人大代表专业小组视察我区出入境管理工作
单个企业最高奖励600万元渝水区1434万元重奖突出贡献企业
坚持新发展理念争当振兴“排头兵”
“秋老虎”余威尚存 来荥经享受清凉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班开班
小伙醉卧街头满脸血,好心人帮送医还垫钱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重磅论断:产业园区要转型特色小镇,政府要努力做好“店小二”
中心城区道路交通改善迎难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