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政府金融办提醒 “预付消费”等乱象频发骗局多

春节临近,各类金融诈骗案件高发,犯罪分子往往会选择中老年人下手。2月1日,省政府金融办发布相关警示,提醒市民要警惕非法集资盯上自己的父母,因为老年人容易受到高回报、低风险这类虚假宣传的蛊惑,成为非法集资的重灾群体。此外,近期我省出现了以“预付消费、预付办卡”名义向社会公众非法集资现象,省政府金融办要求有关部门提示消费者加强防范。
超高利润诱惑投资者
省政府金融办对非法集资案例进行剖析。据介绍,从受理的案件来看,吸引他人投入本金换取高息是非法集资犯罪的主要特点。被告人允诺的年化收益远高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存款或理财利息。承诺在投资到期时向客户还本付息,将募集的资金用作他途。
理财专家表示,天上不会掉馅饼,你惦记别人的高额利息时,别人却在打你本金的主意。
借助互联网非法集资
2017年,我省被起诉的非法集资案件中大多数被告人都设有公司,这些公司大多为“皮包公司”,实质上无实体经营。这些公司有具体的经营场所、完备的组织架构、一定的工作人员,层级较多、分工明确,甚至在全国各地设有分公司或营业部,这样的公司对于群众的欺骗性很大。
为了发展更多的会员或客户,“皮包公司”会进行全面营销“轰炸”。一方面,犯罪分子不但发放传单,还铺设实体网点,通过传统的线下方式融资;另一方面,他们还借助互联网展开非法集资活动。
受骗者多为中老年人
从受理的案件看,非法集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借款,以资金周转为由出具借条约定高息。二是投资,被告人采取投资理财、财富管理、高科技项目、互联网金融理财等名义,依托具体项目、债权标的、担保物,假以专业规范的业务流程、风险告知和合同文本,大大增大了投资者的辨识难度。三是代购代销+分红返利。
诈骗公司往往针对老年人生活相对空虚、孤独、缺乏关爱等特点,大打“温情牌”,非法集资的工作人员经常会通过一些小恩小惠来拉近与老年人的距离,通过对老年人嘘寒问暖骗取信任,进而骗取老年人的资金。
提醒:要学会拒绝利诱
省政府金融办提醒,老人随着年龄的增大,辨别能力有所下降,很多时候难以看清事情的真相。做儿女的,既要关心老人的身体,也一定要关注老人“钱袋子”的动向。老年人也要擦亮眼睛,警惕这些“糖衣炮弹”,不能贪图便宜因小失大。老人准备投资时要多方征询,要多和子女商量,通过传统的合法渠道进行。此外,如果市民上当受骗或发现相关非法集资的线索,要及时到当地公安机关报警。
文/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汪清林

左家坞镇召开党政班子会议
奋斗的青春最精彩
带着妈妈上大学的那个女孩毕业了 轮椅上的她笑颜如花
“这里将成为国内小龙虾产业的新高地”
市领导带队开展节前食品安全检查 确保群众饮食安全
江西省政府金融办提醒 “预付消费”等乱象频发骗局多
宿迁“电商达人”朱权权:不负青春,不负未来!
凌源市民政局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活动庆祝建党97周年
幸福邢庄村
网罗天下(2018-06-13)
荆山镇大力修复淮河生态
去年西安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位居副省级城市首位 房地产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进一步加大
中国宁波青年大学生 创业大赛启动
现场会后再访现场:静海区激活新动能 加速绿色转身
【停电通知】5月26日起 这些工业企业将被停限电
晋城:“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
聚焦省运会:市筹委会到白玉村督查省运会筹建情况
救助站来个流浪女 谁知道她家在哪里?
孙建国:坚定信心履职当好人民代言人
湘潭市银行业集中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大型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