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专家参观考察成都各大博物馆 感受天府文化深厚底蕴


考古专家在成都博物馆参观文物 摄影 张全能
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经络漆人 资料图片
昨日,参加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的专家学者兵分三路,参观考察四川的博物馆和考古遗址,其中,博物馆线路激发了专家学者的极大兴趣。成都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四川博物院……这些博物馆精彩的文物展览,独具匠心的展陈设计,有趣的互动体验,让平日里见惯了大场面的专家学者也连连感叹:“成都的文化氛围十分浓厚,成都人真的太幸福了!”
天府文化底蕴深厚 成都汉代文物引关注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此次博物馆之旅,让专家学者获益匪浅。四川博物院的“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展”、四川大学博物馆“成都平原与两河流域青铜文明对话展”、成都博物馆“秦蜀之路 青铜文明展”在吸引观众纷至沓来的同时,也引来专家学者的关注。特别是成都博物馆,这里彰显天府文化深厚底蕴的精美文物让专家学者流连忘返。
参观博物馆,普通观众大多是冲着“镇馆之宝”而来,考古专家却对自己研究的文物类型更感兴趣。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刘海旺告诉记者,他的研究专业是汉唐考古,因此他对成都汉唐时期的文物耳熟能详。昨日,刘海旺在成都博物馆看到了自己以前在论文集或图录上印有的成都汉唐文物,这让他感到分外亲切。最让刘海旺感兴趣的宝贝是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织机、经络漆人等,他说:“在成都看到汉代文物实物,我有一种见到老朋友的感觉。”刘海旺表示,成都出土了大量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它们的造型在全国来说都非常独特,充分反映了当时天府之国高度发达的经济发展水平。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宋亦箫向记者坦言,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汉代时的“位列五都”、唐朝时的“扬一益二”,都是成都厚重文化底蕴的体现。
文博融入市民生活
成都文博发展有活力
昨日一大早,四川博物院里就聚集了不少中学生,他们集体来这里感受家乡的历史文化。在成都博物馆,家长带孩子一同参观的场景也随处可见。成都博物馆展厅外还贴有手机语音导览二维码,观众用手机扫一下就能在线收听讲解,十分便利。成都的博物馆不仅数量多,各大博物馆的文化供给还有质量优、种类齐、活动频的特点,这让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印象深刻。“作为考古界人士,我觉得成都人很幸福,因为这里的重量级文物层出不穷;作为市民,我也觉得成都人很幸福,因为这里的博物馆不仅多,展陈方式也很有意思。”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曹兵武告诉记者,考古是一门比较专业的学科,传播展示考古研究成果是文博考古界从业者应该有的社会责任。让文物走近老百姓,成都做得很成功。成都文博资源丰富,文博考古界的从业者又擅长利用各种互动手段向公众展示考古研究成果,打破了考古、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隔阂。来自日本和歌山大学的名誉教授王妙发说:“成都的文博氛围很浓郁,让人羡慕。我成都的一个亲戚就是博物馆志愿者,听说在成都像他一样热衷于博物馆事业的人有很多。成都的文博形成了一种良性发展态势,而且已经融入市民的生活。”
2016年,在成都博物馆举行的“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上演了持续数月的现象级文化盛宴,创造了总计108万人次观展的纪录,该展览在互联网上更是引发逾2000万网友互动。昨日,来自敦煌研究院的张小刚对此次大展仍记忆犹新,“我对成都博物馆太熟悉了,因为我当年参与了敦煌大展的布展工作。”张小刚感叹道,成都的博物馆不局限于陈列文物,而是站在观众的角度,将文物背后的历史价值和故事娓娓道来,让逛博物馆成为了成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本报记者 王嘉
原标题:考古专家参观考察成都各大博物馆 感受天府文化深厚底蕴

来秦皇岛玩,试试康养旅游吧
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统筹推进
夹江:以过硬作风打造软环境
偶遇成趣
浚县交通运输局加强线索排查推进扫黑除恶工作
考古专家参观考察成都各大博物馆 感受天府文化深厚底蕴
市纪委通报6起党员涉赌和酒驾典型案例
让南头古城成为城市更新跨界的典范 南头街道民生论坛开讲
我市开展“3.1国际民防日”宣传周活动
宜宾县蕨溪工商所开展打击商标侵权“溯源”专项行动
山东省新闻摄影学会摄影采访基地落户我市
南通大学学者专著《〈说文〉古文研究》出版
商丘市第一中学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工作
杭州市绿化管理站园林绿化养护项目招投标管理系统项目竞价比选结果公示
斗门区节后走访调研三大园区 谋划发展新思路新举措
迅速推进水污染治理“八大专项行动”
射洪召开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
白山司法所集中社区服刑人员开展法纪教育
铜川市“三到位”确保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黄山区:家庭农场助力产业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