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还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如何推进“城乡融合”?永康市以建设“优雅城市、大美乡村”为目标,以小城镇综合整治、治危拆违、“五水共治”为抓手,努力实现城市更生态、更绿色、更宜居,乡村基础设施更完善、更清洁、更美丽。
“城市要吸收乡村的美景与生态,要环境美,不能都是高楼大厦;同样的道理,乡村也要吸收城市的长处,基础设施要健全,生活公共服务更加便利化。”永康市委领导表示,城乡融合就是城市与乡村二者互相吸收对方的长处,让“城乡等值”,城中有乡,乡中有城,城市像乡村一样美,乡村像城市一样便利,这样的城乡发展格局才是最理想的。
小城镇环境整治构建新秩序
创建金华市卫生村数量居首
五线落地项目快速推进,石临街立面改造和景观工程同步进行,舟山街立面改造和道路整治正在施工,舟山市场11月底结顶……12月6日,我们在永康市舟山镇看到,不仅重点改造项目在建设施工,水沟改造、绿化补种、街角小品建设等小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实施。舟山镇依托独特的历史文化,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的优势,结合自然环境有机更新,幸福风情小镇的建设正在加速推进。
“舟山镇全员发动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很多村民从原来不会种花种草,现在爱上了种花种草。”舟山镇党委书记应伊娌说。舟山镇严格落实路长格长制、每周三主要领导及每日值班领导巡查制、交办单督办制,充分调动村民创建小城镇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镇执法中队作用,全面推广垃圾分类“端头经验”,全域推进落实垃圾分类。得益于一系列措施的落实推进,舟山镇在今年省级卫生乡镇考核验收中位列第一。
今年以来,永康市围绕“一加强三整治”工作重点,以“大拆大整大治”为抓手,结合“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治危拆违”等,迎难而上,扎实推进11个镇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严控“道乱占”,严查“车乱开”,严治“线乱拉”,严管“低小散”,做好“项目、生财、出彩、做强、和谐”的文章。11个镇的整治规划已全面完成,并组织了规划“回头看”活动;118个村成功创建金华市级卫生村,数量居金华全市首位。
包括舟山镇在内的4个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样板镇建设,都得到快速推进。通过引进ppp模式,古山镇解决资金难题,与中国十七冶集团合作开发8个项目,总投资53.61亿元,全力打造永武缙产业示范第一镇;从古祠堂的修缮到基础设施的完善,再到民风民俗的传承和发扬,芝英镇不断加强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并率先开展全域市场化保洁;花街镇探索出整村提升、村企共建、自筹自建、团队引进、招商引资、党建带动等“六大模式”,补齐了新农村建设“富而不美、没有特色”的短板。
“目前,永康已建立街(路)长、格长制和每周三巡查制度,出台‘线乱拉’治理相关政策,并实行由多部门组成的20多名专家服务团制度,开展多层次业务培训。”永康市小城镇整治办相关负责人说,专家团每月对各镇进行巡回服务指导,镇里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随时“点单”服务。
治出村口清水塘解了用水难
古山金江龙村干群治水一条心
金江龙村地处永康市区东南20公里,紧邻国家级风景区方岩,经济发达,交通便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全国最大的衡器集散中心,有着“中国衡器之乡”美称。近年来,该村的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村口的生态公园成了村民茶余饭后的休闲好去处,这要得益于该村干群齐心开展“五水共治”,把一口“饲养塘”治成了清水塘。
集体收购鸡鸭,治水突破靠诚心。未治理前,村口这口荒芜多年的“问题塘”成了村委会主任应洪进的“心头大患”。“每到夏季,村中的几口池塘就会缺水,村内家禽成群聚集,有的农户利用这天然的浅水塘饲养家禽,村里的水受到污染,居民的生活用水出现问题。”应洪进说,为了取缔被占用的饲养塘,解决治水的源头问题,他带着党员上门做农户思想工作。为消除农户的顾虑,他发动村里党员干部集体收购鸡鸭。就这样,村干部用诚心和实实在在的行动,得到了村民的理解与拥护,这口荒废的外露塘终于整治成了一口“蓄水循环生态池”。
10公里外引水源,治出活水靠思路。金江龙村民口中常说一句话:方岩山脚,公婆岩下,金江龙是个好地方。为了改善水生态,把“五水共治”落到实处,村里决定在东南西北四口塘埋下排水管道,管道延伸到两公里外的方岩山泉,引水进村,村口蓄水池的排水口再紧密连接村外的上长塘水库。今年年底,全村的排水管道、池塘的排污处理、塘口道路硬化工程就要全部完工。由金江龙村两委想出来的荒塘改造、蓄水循环系统发挥了实际作用,不仅能缓解夏季居民生活用水高峰的问题,更促进了村内水环境的全面提升。
干部治水一条心,亮化村庄靠建设。据悉,今年以来,古山镇大力开展小微水体整治,前期共排查出292个需整治提升的小微水体,以各行政村为第一整治主体开展清淤、引活水、水生植物种植等工作,10月底基本完成所有水体的整治提升。同时,为明确责任,巩固整治成果,古山镇全镇863个小微水体的沟渠(河塘)都“落了户”,全镇河道保洁工作总体提升明显,在永康市“五水共治”检查考核中名列前茅。
如今,金江龙村水泥道路宽敞、路灯亮化、公厕生态洁净,村广场有汉白玉栏杆,村里建设了古朴的文化礼堂,文化长廊上书写着村庄的发展史。在村广场两侧,有12杆秤整齐挺立,似乎在传扬着金江龙村“制衡之乡”的美名,展现了“团结、文明、和谐、魅力”的新农村面貌。
首启城区危旧房拆除重建工程
200余万元全由住户自行承担
11月22日,工作人员对南苑路3弄1幢的房屋实施拆除作业,标志着永康首个城区危旧房拆除重建工程启动。
早上7时许,挖机和洒水车缓缓驶入江南街道南苑路3弄,这里已早早拉起警戒线,来自江南街道、建设局、江南执法中队等部门的数十名工作人员维持着现场秩序。8时30分,作业开始。随着挖机钻头不断抬起、放下,建筑材料不断剥落,间或有墙体整片垮塌,工作人员忙不迭举起水枪,驱散扬尘。到了中午12时,这座占地约240平方米的老旧住房建筑已拆除东侧一半,西侧5个楼层已经拆除3层。
“真不容易。”现场,一位中年男子眼眶有些湿润,频频举起相机记录建筑“从有到无”瞬间。他是3弄1幢楼住户代表胡驱飞。“这幢危房能顺利拆除,要感谢街道和社区干部多年来的关注和推动。”胡驱飞说,此前,由于个别住户意见反复,导致这幢2015年鉴定为危房的建筑拆除重建工作一再拖延。
“这是永康市首个城区危旧房拆除重建工程。”现场,永康危房排查整治领导小组专家施蕴杭介绍,江南街道南苑路3弄1幢原为粮食局集资房,原有20户住户居住。经权威机构鉴定,该幢房屋被鉴定为c类危房,不宜经营和出租,尤其表现为阳台开裂变形,屋檐混凝土构件酥裂漏筋等问题。该危房为个别构建,综合房屋状况等因素不适合维修改造,经规划部门审批后,决定由住户自筹资金拆除重建。
据了解,自查上报南苑路3弄1幢危房情况后,江南街道高度重视,多次召集房主协调危房改造重建事宜。“有的房主年纪大了不愿搬离,我们就挨家挨户做工作。每逢汛期或台风期,我们更是紧紧盯着这里,一次次上门做疏散劝导。”江南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吕振尧说,在确定重建方案后,街道、社区干部积极对接,帮助住户疏导处理相关政策流程。今年2月,江南街道推进工作再发力,于2月底前完成南苑路3弄1幢住户腾空工作。
“南苑路3弄1幢危旧房,安全拆除。”下午1时,南苑社区联片工作人员在江南街道工作微信群中发布了这一消息,宣告了永康首个城区危旧房拆除重建工程迈出坚实的一步。
“拆除重建需要资金200余万元,将全部由我们住户自费承担。”胡驱飞说,自己对此充满期待,“南苑路3弄1幢将在原址重建,我们的家将更安全更整洁,汛期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市交通运输局:全力打好交通基建攻坚战
2018·广东(江门)振兴 传统工艺推介活动三大特色 超前 创新 务实
高州市领导到长坡调研县域副中心建设情况 凝聚工作合力 加快项目建设
长兴纺织行业产销两旺支柱产业地位凸显
合江县:县委副书记、县长胥兴贵带队调研临港工业园区
永康拆整治加速城乡融合发展
抓好百日攻坚“净化”行动 吉安市召开相关会议
大榭缸套铸造业向“绿色”看齐 逾九成已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犍为县:各级媒体聚焦犍为“花季之旅”
法治政府评估报告:八成地方政府评估得分及格
含山县开展2018年春节送温暖活动
高新区环保分局努力实现环保执法有质有量
新品多 配置高 高端笔记本节前热卖
我市全面启动2018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
区关工委举办基层关工委执行主任培训班
市环保局荣获“健康促进机关”称号
鞍钢冷轧产品首次在核电用钢领域“亮相”
【围观】高清绝美视频:庐山出现壮美火烧瀑布云
新华社播发通讯报道哈尔滨市南岗区“五型”干部选拔交流新机制
实施四大扶贫工程 以实事赢群众信任 ——市残联下派帮扶利津县盐窝镇单一村工作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