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丰城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丰城市提出了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始终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努力在获批国家级高新区、打造千亿循环经济产业、建成全面小康美丽乡村示范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智慧城市等十个方面,实现全省领先。
进位赶超 凝心聚力发展升级
过去五年,丰城市不断开创“担当领头羊、领先中西部、百强再进位”新局面,不但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更实现了重点领域的进位赶超、发展升级——
实现了“一个进位”: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由2010年的全国第99位跃升至第78位。
争取了“两类试点”:先后成功争取了全国首批中小城市综合改革等5项国家级改革试点,争取了省直管县等7项省级改革试点。
推进了“三大升级”:高新园区获评“专利过千”园区,正在申报国家级高新园区;循环园区获批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中国再生铝基地,并成功创建了丰城市第二个省级产业园区;生态硒谷被评为富硒低碳产业园、全省现代农业重点支持园区,同时被科技部列为国家农业科技园。
实现了“四个翻番”:2015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达到62.3、45.8、340.7和165亿元,是2010年的2.3、2.6、2.2和2.1倍。
迈上了“五大台阶”:财政总收入突破60亿元;五大主导产业规上主营业务收入突破600亿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累计突破400亿元;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00公里,达到145.6公里;2016年高考报考人数首次突破1万人,二本上线4458人,首次名列全省第一。
获得了“六张名片”:先后荣获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全国社会治理创新优秀城市、全国围棋之乡、中国长寿之乡六张国家级名片。
创新转型 筑实产业升级基础
产业发展,核心在升级,关键看转型。转型不仅激发产业的生命力,更考验一个政府部门的管理智慧和服务能力。
丰城市委、市政府创造性地实施了“3+2”招商及“省企入丰”战略,五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73个、10亿元以上项目32个。同时,项目帮扶不断深入,创新项目服务机制,推行重点工作部门承诺、“巡看比”和服务专员等制度,先后推动史丹利化肥、江西瑞林等70多个项目竣工投产。
五年间,该市的电力、机械电子、陶瓷建材、生物食品、富硒等主导产业快速壮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异军突起。2015年,循环经济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及税收分别完成160亿元和10亿元,均为2010年的3倍以上。
产业平台也正逐步做大。高新园区、循环园区、生态硒谷、电商产业园、商贸物流城、总部基地、养生硒谷、生态花谷、龙津洲新区等九大产业平台错位发展。
未来五年,市委、市政府谋篇布局,将着力推动三大转向,不断筑实产业升级新基础。
推动产业转向中高端。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重点主攻“131”产业,即以循环园区为主体的循环经济产业,以高新园区为主体的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产业,以城市经济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的现代服务业。
推动企业转向品牌化发展。大力实施“质量兴市、品牌强企”战略。制定出台奖励办法,鼓励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江西省著名商标,力争到2020年,全市中国驰名商标突破12件,江西省著名商标突破120件。着力引进一批农业品牌企业,引领丰城农业走市场化、规模化、科技化、产业化道路。充分发挥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等国家级名片效应,推动格林美、瑞林、东江环保等企业做大做强品牌。
推动园区转向产业新城。以中心城区为依托,推进高新园区、循环园区、生态硒谷建设成为产业高度集聚、功能配套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科技新城、循环新城、农业新区。把园区当作城区管理,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路网建设。力争建成循环园区海铁联运陆地港项目,完成循环园区中小企业孵化平台标准厂房、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等建设,力争建成富硒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及互联共享信息平台。
聚焦民生 持续增进百姓福祉
五年来,丰城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每年将新增财力的75%用于民生事业,为实现丰城跨越发展释放了潜力、激发了动力。
坚持教育和卫生发展不放松。教育卫生事业投入了104.2亿元。新建改建丰城九中等城区学校17所、乡镇中小学124所,全面完成了农村小学标准化建设。
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得到逐步缓解。新建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和第二、第三人民医院,中医院完成搬迁。启动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坚持社会保障不动摇。投入14.6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1.14万套。累计新增就业3.6万人。新农合覆盖率提高到99.5%。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提高到96.2%。
坚持安全丰城和平安丰城发展不松劲。强化“红线意识”和“安全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打非治违和安全专项整治,保持了全市安全平稳态势。
不断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如何让“民生阳光”持续普照丰城百姓的幸福生活,丰城市提出将坚守三条底线,开启民生民享新时代。
坚守民生民本底线,让群众共享幸福。大力实施产业扶贫、搬迁扶贫等扶贫工程,力争到2018年全市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到2020年确保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步奔小康。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力争未来5年内新建20所中小学校和公办幼儿园,切实解决城区大班额问题。加快普及高中教育,力争2020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2%。进一步优化卫生医疗布局,深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力争引进2-3家品牌民营医院。实行实物配租与货币补偿相结合的住房保障政策等。
坚守安全稳定底线,让群众共享安宁。着力推进法治丰城和平安丰城建设。严厉打击涉黄、涉赌和“两抢一盗”等犯罪活动,重点打击制毒、贩毒、吸毒等行为。改造提升“天网”工程,构建更加立体化、智能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公众安全感满意度。建立信访问题排查常态化机制,完善“金牌调解”等基层矛盾纠纷调解机制,促使矛盾纠纷化解多元化和城乡社区服务管理网格化,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建立食品药品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应急动员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探索“互联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模式等。
坚守绿色环保底线,让群众共享美丽。坚持“不环保、不生产”理念,严格项目环评把关,确保未来五年不新增对环保产生较大压力的项目。持续开展各类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切实防治工业企业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等主要污染,早日建成pm2.5在线监测系统,到2020年全市大气环境质量基本控制在国家二级标准以内,地面水质环境质量基本控制在国家ⅲ类以上。继续做好落后污染企业关停整改工作,建立常态化环保污染排查制度。引进无害化垃圾处理项目,完善环卫配套设施,积极推进饮用水环境整治及城市备用水源建设等。
三城同创 构建宜居宜业新区
为提高百姓幸福值,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开创城乡建设新局面,该市将从三个方面紧抓不懈。
积极推进“丰昌同城”发展,牢牢抓住南昌大都市区规划建设的历史机遇,围绕副中心城市建设目标,大力推进丰昌同城化;
加快谋划“一江两岸”建设,努力形成“一湖赣江静水,两岸四桥互通,城区园区对接,新城老城共融”的发展格局;
统筹构建“城乡一体”格局,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力争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城区总人口达到60万;实现乡镇和中心村公交全覆盖,继续加强水利设施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市高标准农田占比达到80%,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到70%以上。
“今后五年,是建设美丽丰城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阶段。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增强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放开大视野,展现大气魄,谋求大作为,努力开创丰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局面。”丰城市市长江伟斌说。
丰城市提出,到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超500亿元,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5万元和1.7万元,提前两年实现“两个翻番”。到2020年,力争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超600亿元,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超4万元和2万元;力争循环经济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高新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财政总收入超百亿元。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未来五年,该市将全力实施“1618”工程,即建设1个和谐美丽、宜居宜业的新城区;主攻高新园区、循环园区、现代服务业基地、行政服务中心、国资投融资及市政公用运营机构、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示范区6大发展平台;重点推进18个方面的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
“过去五年,我们克难攻坚,奋发图强,打下良好基础。”江伟斌说,今后五年,丰城市将抢抓机遇、开拓创新,为建设和谐、秀美、幸福、小康丰城而不懈奋斗。
(赵瑞明)
市公安局向阳分局成功破获系列盗窃车内物品案
注重保护开发传承历史文脉 努力让城市街区活起来旺起来
城中区科技局参加柳州市妇幼保健院科技计划项目调研
麻城歧亭镇稳步推进“厕所革命”
合肥大妈惊艳珠城 包揽省运会广场舞两金一银一铜
【新华网】 江西丰城:加快发展 在全省实现“十个领先”
龙海港尾:依法拆除5处非法洗砂场
恩施州道路运输行业供给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路南区档案馆利用馆藏民生档案
市旅游委出台《扶持旅游商品发展暂行办法》加快推进旅游商品建设步伐
前海50多项制度深化廉政建设
省工商局调研组来阜开展集中调研活动
我市举行大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广西交投集团董事罗根传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
港南区2339名适龄妇女获健康免费“两癌”筛查
全省网信系统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报告会走进许昌
娄底市领导到双峰检查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
江华:“野鸡司令”王玉平带富乡亲奔小康
“抢人大战”:引得来更要用得好
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回头看”交办案件办理结果公示(第20批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