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代发展同步伐 与职工群众心连心

□记者 陈良锦 罗玉文 通讯员 黄秀珍
86年前,福建省总工会在长汀宣告成立,揭开了我省工人运动新的历史篇章。
不忘初心、永铸忠魂。86年来,无论在风雨如磐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战争年代,还是在激情燃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市总工会始终在党的领导下,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职工群众心连心、与人民事业共命运,坚定地带领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
新时代,新作为。五年来,市总工会在市委和省总工会的正确领导下,自觉传承红色基因,始终把党的领导作为政治灵魂,带领全市50多万名职工,围绕中心,锐意改革,在“再上新台阶、建设新龙岩”的伟大征程中充分展示闽西老区工人阶级主人翁风采和主力军作用,继续创造了众多辉煌:
今年4月29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表彰全国工会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新榜单出炉,市总工会荣获“全国工会系统先进集体”荣誉,是福建省11万多个基层工会组织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五年来,市总工会已先后获得全国农民工工作先进单位等20多项市级以上荣誉称号。
三级帮扶网络日益完善,经验在全省推广。
投资3亿元的龙岩市工人文化宫项目将在2019年建成投入使用。
……
保持本色 推动发展
“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我们还成立了6个技术长创新工作室,包括冲压、焊装、维护、装配、物技、平板,整个团队有52人,截至2017年,创造效益约1250万元,为企业做出一定的贡献。”1日,见到全国劳模、福建新龙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长高孔长时,他依然奋战在一线车间。
这是市总工会充分发挥先模引领示范作用,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龙岩,是一片经受过血与火洗礼的红土地,是毛泽东、刘少奇、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开展工人运动的地方。
市总工会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始终坚持工会工作正确方向,注重锻造忠诚担当的工会队伍,突出坚持“党建带动工建、工建服务党建”,以“六有”“双争”活动为抓手,规范基层工会建设,并把服务大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创新服务举措。
先模精神引领示范。通过持续组织开展“百名劳模”植树、劳模进校园、劳模志愿服务、名师带高徒等形式丰富活动引领示范作用。评选各级劳模252人,五一劳动奖状(章)101个(人),“工人先锋号”329个,全国、省级“五一巾帼标兵(岗)”54个(名);培育创建劳模工作室56个。
劳动竞赛蓬勃开展。深入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活动,开展“五比竞赛”“百日会战”等劳动竞赛,累计组织1026个单位、46万多名职工、700多个工程项目参赛,参赛率达到80%。
技能素质不断提升。实施万名职工技能培训和千名班组长培训计划,推动形成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组织15个行业150个工种57万人次职工开展技能大赛;举办各类培训班200多期,培训职工2万多人次;建设市级以上职工书屋87家。
自主创新成效凸显。征集职工创新项目907项参加省百万职工“五小”创新大赛,264个项目获省总表彰;对接转化45项,产生经济效益1.2亿多元。
特色帮扶 排忧解难
“这个医疗互助的模式很好,自己生病时别人帮我,自己没生病时可以帮助别人。”2017年,龙岩一家医药公司员工廖秉诚被检测出患有鼻咽癌,前后共花费10多万的医疗费,这对于他的家庭无疑是沉重的负担。生病之后,公司和工会都非常关心廖秉诚,组织员工捐款,同时因参加医疗互助,他还获得1万多元的医疗补助金。
目前,我市职工医疗互动活动已成功连续开展11期,深受广大职工的欢迎。全市共计168多万人次职工参与医疗互助活动,受益人数8.8万多人次,支付医疗互助金8309多万元,成为职工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
为职工群众服务是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为此,市总工会深入实施职工“温暖工程”,突出精准帮扶,打造山区地市特色帮扶,真正为职工做好事、解难事。
与福州、厦门等沿海城市的工会组织相比,市总工会在人员、经费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如何更好服务职工群众?市总工会保障与法律工作部部长林添福的答案是:靠特色、靠创新和靠坚守。
开展城镇困难职工调研,探索实施建立全国总工会、地方工会、基层工会困难职工三级档案管理模式,同时,对困难职工档案实行全程公开,困难职工档案动态跟踪管理,确保符合条件的职工、农民工不漏一户地建立困难职工档案。
“职工群众困难的原因有很多,有些人从数字上看去不困难,但实际很困难。”在林添福看来,三级档案管理模式使得帮扶更加精准,更有针对性。目前,该模式作为全省亮点经验在全省推广。
以连心帮扶为载体,组织各级工会广泛实施职工“温暖工程”。5年来,共筹集各类资金18289万元,走访帮扶慰问困难职工及其在学子女13万人次;举办73场就业招聘会,促成就业7.5万多人次;建成53家“妈妈小屋”累计接待服务12万人次;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战役,全面完成扶贫挂钩各项任务。
无病我帮人,有病人帮我。在重大疾病面前,个人和家庭的力量往往显得十分薄弱。2007年,市总工会启动职工医疗互助活动,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在职在岗职工在自愿的前提下,按照单位(公司)性质缴交少量的互助金(每年每人36元至100元),便可以享受相应级别的医疗补助金,帮助患病职工、农民工减轻医疗负担。
维护权益 促进和谐
“当场就昏迷不醒,醒来之后就发现自己躺在医院里。”
邓天付是新罗区雁石镇一家化工厂的职工。2014年的一天,上完夜班后,不幸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九级伤残,突如其来的横祸让他和家人不知所措。雪上加霜的是,公司不承认这是工伤,拒绝支付赔偿。
一个偶然的机会,邓天付得知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有免费提供法律援助。2015年,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邓天付来到职工服务中心,该中心立即安排罗伟律师与他对接,帮助他维权。经过一审、二审,最后申请强制执行,前后花了3年左右,2017年5月14日,经过漫长的维权,邓天付终于如愿以偿地拿到了5万多元的工伤补偿款。“感谢罗律师,感谢总工会。”说起此事,邓天付很是感慨。
近年来,市总工会把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广大职工群众服务,让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最可信赖的“娘家人”。他们紧紧围绕职工权益维护和职工队伍稳定两大主题,发挥闽西苏区传统优势,创新工会维稳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充分发挥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劳动关系三方协调会议作用,推动建立职工权益保障制度,健全完善企业民主制度建设。5年来,共培训职工代表3.25万人次,发出工资集体协商要约书3.3万份,答复要约2.7万份,覆盖企业98%以上。
健全完善维权机制,发挥职工维权“110”联动机制、“一庭一室四制度”和“中彩金”项目作用,实施职工维权“全程帮”。目前,全市共建立2568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2140个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5年来,接待职工来信来访来电7933件,受理法律援助1658件,处理欠薪509件,为9151名职工追回欠薪2750万元。
抚今追昔,勿忘初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征程中,市总工会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顺应新时代要求、适应社会新变化,努力探索,不断前行,继续带领全市广大职工群众通过诚实劳动、勤勉工作,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大数据+教育 清镇多媒体课堂变得更“智慧”
商丘市公安局坞墙派出所 “平安守护”永不懈怠
杭州跨境电商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赞!平江1人喜获“湖南省白求恩奖”
华安黄枣小学综合楼投入使用
与时代发展同步伐 与职工群众心连心
乐山市教育局长扩大会议召开
本周烟台咨询方面人才需求较大 80家单位急用人
乐平市召开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调度会
小手电 大市场
海城区持续开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工作
新田宣传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荔城区:召开食品安全工作会议暨食安创城工作推进会
逛大集6岁外孙走丢 民警仅用5分钟帮找回
联华村的“笋名片”
一代文宗 大廉不谦
武汉建成144个应急避难疏散地 包括5个应急避难场所
怀揣民意赴盛会 心系发展谋良策
天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来威商洽校地合作事宜
通山计划投资25亿元发展旅游将建富水湖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