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颜值”又有“气质” 重塑乡村魅力 留住“乡愁记忆”


从最开始尝试性地创业,到如今发展成占地300亩、常用工30人的大型农牧场;从纷纷外出打工、村里单身汉娶不到媳妇,到现在个个返乡创业、在家门口做起生意,喜迎八方游客……德阳新农村的发展越来越值得期待,农民的生活也越来越“时髦”。
2017年,德阳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幸福、美丽新村的未来目标日渐清晰。这一年,全市投入资金11.17亿元,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要求,建成幸福美丽新村269个,“四好”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带建设也在全力推进。
乡村刮起“创业风”  大学生纷纷投身农村
旌阳区与罗江区白马关交界处的原野有机牧场,从路边一块大石头的“疆界”起,缓缓延伸进丘陵深处,面积达300亩。牧场内,荷斯坦奶牛悠闲地吃着草。毕业于土木工程专业的牧场总经理邱文说:“我喜欢农业,一直就想创业,我的同学很多都在创业,大家看好农村市场。”
这个农家牧场已有7年历史,去年4月正式被认定为全国首批八大休闲观光牧场之一、西南地区唯一,所产牛奶等均为有机、绿色、纯天然。“7个合伙人都是德阳本地人,一开始只是觉得市面上的奶不安全,‘不如自己整一个’。”邱文说,“从基础建设到土壤有机改造共花了4年,这两年政府越来越重视农村发展,我们也有了更大的市场,订单可观。”
除了农牧业,近年来,观光旅游在我市也是有声有色。东湖乡高槐村内,一个个格调别致、充满文艺气息的乡间咖啡馆林立,成为市民聚会休闲的不二选择。村里不少农户农忙之余搞起了农家乐,还在“家门口”卖起了土特产。外出打工的农户,把自己小屋出租,既有人“免费装修”,还能当“包租公”“包租婆”,让不少在外打工的人都有了回乡的念头。
在市委农办相关负责人看来,我市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已初成气候,以旌阳区高槐村、龙洞村,广汉市沙田村,绵竹市棚花村等为代表的,包括乡村旅游、民宿、农庄、牧场等在内的多产业、多业态,已经让德阳农村向“现代化村镇”的发展转变。
村庄变“世外桃源”  “四好村”建设百花齐放
2017年,德阳提出新农村建设“3.0”版本,计划用4年时间,把成都和德阳间主要交通干线两侧乡村建设成“民居风貌特色化、产业发展现代化、基础设施标准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基层治理规范化、人居环境优美化”的“四好”幸福美丽新村,打造成德同城化现代农业发展示范走廊、德阳“四好”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带和成都平原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就在这一年,全市各地建成示范点16个,为示范带的建设树立了样板。截至目前,已创建省级“四好村”173个、市级“四好村”387个。
走进罗江区星光村,整洁干净的环境,通达平整的柏油路,门前和村道成排的景观花,让人以为误入“世外桃源”。而真正托起“世外桃源”的“气质”,在于全村“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四好”的“入脑、入心”。
63岁的村民元宗万在自家平房前开出几块菜地,除了自己种一点,其它都“租”给游客。原来典型的村屋现在改造成了几个带空调、独立卫生间的“民宿”,杂物也不再乱堆乱放。
“四好”带来的改变,在大垭村更是“翻天覆地”。区委脱贫攻坚督查时督查人员点赞,从实地查看到走访了解,都令人惊喜,贫困户在摆脱贫困的同时,已悄然向“四好”嬗变,全村“风光”更美。如今,大垭村家庭环境卫生评比起来个个不服输;80多岁的周绵江夫妇,几个儿子抢着供养;村里3个麻将馆,以前总是上座率爆棚,现在打的人少了,进村文化站借书的多了。
走好路住新房  “引凤回巢”培育创业“沃土”
要发展先修路。在罗江区鄢家镇天台村,进城搞餐饮发家的农民企业家刘晓艳举家“还乡”,召集几个姊妹出资百万改建起祖屋建“养老院”。让她打主意回农村的重要原因,便是“以前做梦都希望车能从老房子前开过。现在梦想成真,交通方便了,住在乡下更安逸”。
近年来,罗江大力发展农村交通事业,建成农村产业公路180余公里,建成景观道路120余公里,带动水果等农业特色产业连片发展10余万亩,多个精品农村特色产业园区成型,促进带动旅游经济加快发展,农村公路已成为该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城乡公交通镇、通村率达100%和90%,带动产业园区核心区农民人均收入1.8万元,帮助2.8万人成功脱贫。
为改造土坯房,政策“红利”加速释放。2017年,全市234个村实施新村建改保,完成农村危房改造6582户。完成123670户农村土坯房改造的政策准备、改造规划和试点等前期工作,计划今年底前完成总目标任务的40%,到2020年底前全部完成。
在旌阳区双东镇龙洞村,农房改造探索“新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在全村22户试点建设“民宿+”,让乡村更像“乡村”。来自全国22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筑专业的师生“进驻”,让村里原本破旧的农房有了专业大师级的规划设计,该村的未来发展变得“无限可能”。
如今,农村产村融合发展已成必然。绵竹年画村、罗江白马关、广汉易家河坝、什邡马祖村等一大批农旅结合的乡村景区拔地而起,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创意农产品、农事景观等新业态、特色产业项目纷纷“冒头”。
新的一年,美丽新村迎来新的曙光。除了“四好”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带建设持续加快推进外,实施“农村厕所革命”“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进一步建设完善村道等基础设施配套等将成为新村扶贫头等大事,助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更好的改善,“让城里人也羡慕。”(记者 伍玲)

网上开赌场日进斗金"幕后玩家"非法牟利被刑拘
不负久候|【晶科·滨江1号】营销示范区火爆饶城!
“改厨改厕”堪比整容,已有425户农家享受政策红利!
湖州市商务局 湖州市财政局关于组织申报2018年浙江省服务贸易切块资金的通知
鏖战特大桥 建设商合杭
既有“颜值”又有“气质” 重塑乡村魅力 留住“乡愁记忆”
环保课堂进校园
南城启动2018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
【晋城的安全大家想大家说大家干 “安全生产月”活动宣传(4)】原吉雷: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 促进安全生产工作再上新台阶
交警部门开展整治行动 大力打击三轮车违法行为
“超越自我·奋斗人生”教练员运动员事迹进齐大
“十三五”力争新增 50万人口落户东莞
多彩文艺晚会喜迎“壮族三月三”
增城区召开迎接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回头看”工作动员会
110辆比亚迪全新K7纯电动公交车投放西咸新区
乐山市幼师国培教师工作坊第二次线下面训在市实验幼儿园拉开帷幕
都昌县国土资源局组织观看《两面人》警示教育片
台州公益诉讼一年立案91件
电影频道“脱贫攻坚战——星光行动” 周迅聆听大凉山的支教故事
传承“非遗”从娃娃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