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农业局获悉,为全面推进现代渔业绿色发展,加快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日前,我市制定并出台《湖州市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实施方案》,在全省率先开展水产养殖尾水全域治理。
据了解,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养殖水域面积78万亩,其中湖泊、水库、河沟等水域养殖面积18万亩,池塘养殖面积60万亩。其中,德清是全省最大的内陆水产养殖县,该县水产养殖面积20万多亩,养殖尾水污染问题较为普遍,去年3月底,该县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全域渔业养殖尾水治理,加快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通过前期摸排,确定了1500个尾水治理点、 17.7万亩治理面积。“看,鱼塘排出的养殖尾水经过层层处理进入湿地洁水池,明显变得清澈透明了!”近日,站在自家养殖场的田埂上,德清县钟管镇东舍墩村养殖户吴建荣兴致勃勃地介绍着养殖尾水循环处理技术。顺着吴建荣指的方向,记者看到,洁水池中种满了水生植物,池水清澈见底,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俨然一个水清景美的湿地公园。“水质好了,鱼病也少了,不仅每年能节省60%的鱼药费用,产量还增加了20%。 ”吴建荣笑着说,由于循环水养出来的鱼几乎没有泥腥味,他养殖的黄颡鱼成功打入北京市场,批发价比一般养殖场每斤高出近1元。
这是德清开展全域渔业养殖尾水治理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德清已完成治理1333个,治理面积15.1万亩,全县养殖尾水水质明显改善,渔业养殖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治理,排放尾水悬浮物、总氮、总磷等含量大幅下降,基本能达到地表水ⅲ类以上标准。《方案》提出,今年3月底前,各县区将发布实施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划定禁限养区,全市养殖的湖泊、水库、河沟划为禁止养殖区;东西苕溪、长湖申线、湖嘉申线等全市主要河道两侧300米内,太湖水域沿岸3公里内水域划为限制养殖区。同时,以规模场自治、连片养殖集中治理等形式,建立沉淀池、过滤坝等养殖尾水处理设施,应用物理和生物净化处理技术,实现循环水再利用或达标排放。加强农田保护管控,进一步调整养殖布局,优化养殖结构,努力实现减量提质和减排增绿。推广多品种混养、鱼菜共生、稻渔综合种养等生态养殖模式,提升池塘水质原位修复能力,促进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水域环境改善。
根据《方案》,今年全市力争完成尾水治理22.54万亩,通过试点示范带动整体提升,重点治理东西苕溪和环城河两岸陆域延伸区域核心区3.37万亩,太湖沿岸3公里范围内3.3万亩,德清县率先全面完成尾水治理任务3万亩;明年,全市要完成尾水治理20.66万亩,确保尾水治理无死角、全覆盖、出形象,全域实现水产养殖尾水循环利用、达标排放,助推现代渔业绿色发展。(湖州日报)
明后天局部阵雨低温降至15℃
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 不断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
6日8时至7日11时长春降雨2.6毫米
300余幅剪纸展示西海岸文化魅力
【精准扶贫在三湘】家门口打工 养家又顾家
湖州省内率先实施水产养殖尾水全域治理 推广生态养殖
任城区开展2018年新春驾驶员考试
龙海:打造公平司法 优化营商环境
全新超级英雄电影《海王》宣布定档将于今年12月7日全国上映
春季小虫喜乱叮 海口皮肤科医生提醒市民谨防丘疹性荨麻疹
莱西市:市领导重阳节走访慰问老人
我区召开海防与打私工作会议
大乌龙!长得太像小黄车,不上锁被人骑跑了!
福州公交移动平台开播党员教育电视短片
老虎滩更耐玩了
岭东区举办校长、教师“佛山跟岗培训”汇报交流会
新店镇举办爱心企业捐资助学活动 捐款61万元
春节无“硝烟” 是良俗和善治的共识
多项市级法学研究课题聚焦生态环保专家学者关注湿地公园立法研究
新罗:“街巷长制”助文明创建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