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星:与蛙“共舞”的大学生

  农民ceo——领跑农业现代化推动乡村振兴⑨
  李红星:与蛙“共舞”的大学生
  本报记者张贵文沈雪王建夫赵洪秋
    李红星(左)给工人讲解林蛙油提取应注意尺寸、重量、颜色等要求。特约记者 梁宪龙 记者 沈雪 摄
  “如果半截河村甚至四海店镇的农民,都能和我一起养林蛙,我会引带他们早日过上小康生活!”
  这是一名创业有成大学生的愿望,这是一名林蛙养殖加工公司总经理的承诺,这是一名刚成为共产党员的追求。
  他,叫李红星,是绥棱县佳霖林蛙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黑龙江百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半截河村,绥棱县四海店镇一个默默无名的小山村,如今因李红星和他的养殖合作社、科技公司而“鸣”声在外。
  “我从没想过养林蛙,也没想过这么难,更没想过能有今天的发展规模。”35岁的李红星,回首5年养蛙路,颇有感慨。
  2009年,李红星从大连机电学院毕业,进太平洋电子有限公司就业,用所学的机电一体化知识做线路板工,成了蓝领。工资很低,实习一年后转正,最高薪金1500元,可谓拮据,但李红星却在那时收获了爱情。未婚妻邓安艳是他高中同窗,就职浙江好兄弟鞋业有限公司,从事销售,因俄语出色,公司外派她赴莫斯科做分公司营销总监,很快收入不菲。邓安艳和李红星说了要他来莫斯科一起搞销售,这一次李红星是妇唱夫随,辞职与邓安艳双双远赴俄罗斯,开始了人生第一次创业之旅。3年销售,两人赚了近200万元,很丰厚的“人生第一桶金”。那时,李红星两人有个愿望:赚够钱回来给家里人买房子,然后结婚,就心满意足了。
  一次回家,父亲建议李红星:养林蛙,可能赚到钱。李红星明白:这是父母急切想让他们回来的借口,“儿行千里母担忧”啊!
  “四海店是山区,生态环境好,有山有水有树林,资源丰富,适合蛙生长,野生蛙很多。”李红星决定试试。几年前,半截河村有人尝试人工养殖林蛙,但成功者不多。这几年,林蛙药用价值飙升,野生蛙越来越少。
  2013年末,李红星和邓安艳不远万里回乡筹备养林蛙。2014年,李红星从吉林省购进30对种蛙,半年过去,蛙群就达“10万大军”。
  “可惜天公不作美,夏秋洪水内涝泛滥,二三十池子的蛙,还有种蛙,顺水漂了,几乎全军覆没。”一场水灾,李红星创业的一次“滑铁卢”。望着七零八落的蛙场,几十万元的投资没了,李红星夫妻欲哭无泪。
  其实一开始,他对养殖林蛙,心里并不托底。养还是不养?是李红星最纠结的人生抉择。父亲和他说,今年没成功,那是运气不好,不可能年年遭遇大水。人做事要坚持,要敢于承担风险。想成功,就要积累胜算的把握。听了这番话,李红星决定继续投资搏一把。与几户养殖大户组成佳霖林蛙养殖专业合作社,到吉林向人请教学习养殖林蛙的知识技巧。镇党委和政府支持他,把蛙场迁至环境优美、位置更好的6公顷场地。
  2015年,李红星重新购进70对种蛙,科学繁育,现有种蛙1000对左右,每年能繁殖80~90万只蛙苗。为解决黄粉虫喂食的弊端,李红星购进生长迅速、高蛋白易消化的美国蝇种作为主料,再以黄粉虫作为辅料,解决了黄粉虫喂食单一、高成本低回报的难题。
  不断摸索,李红星积累一整套成熟的林蛙养殖管理和蛙油提取技术,将蛙苗投放山上自然生长,到10月份天气转凉,林蛙从准备好的蛙道自动下山冬眠,不费啥力收集起来。通过生物技术增加雌性蛙的成型率,成功率提高到70%,蛙油提取体逐减增多了。
  林蛙油有“软黄金”之称,是不可多得的营养保健食品,国际市场价格每公斤近万元。看准市场,李红星将林蛙养殖方向林蛙油加工转。这年他成立了黑龙江百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成集养殖、繁育、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省大型林蛙养殖基地,年创产值150万元。
  李红星谈起创业感想,其实挺简单:种地也好,养殖也好,成功的秘诀无非就是尊重科学加吃苦肯干。
  一位海伦籍香港客商了解到李红星养殖林蛙的事儿,主动和他联系,近期准备来实地考察,如有可能,投资合作,生产林蛙油即食食品和林蛙油含片。“如果规模扩大,半截河村就有更多人养林蛙了!”
  12月9日,记者见到李红星时,他刚刚从山上蛙场下来。更让他兴奋的是,再过几天,他就成为半截河村党支部的一名党员了。
  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是李红星的一个心愿。他免费为附近村民们提供养殖技术,购置蛙苗,形成了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林蛙油人工提取,他聘用贫困户妇女,每个生产季可挣几千元。他还计划和村民一起建设林蛙风味餐饮、森林旅游的田园综合体,利用资源和产业优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门贵昌评价:
  蛙鸣四野,“星”灿乡村。
  如果李红星不从事林蛙养殖,继续对俄贸易,也不用这么艰辛,也许赚的钱也比现在多。可他选择了绿色生态的发展道路,而且能带动家乡父老一起致富建小康,这就是现代大学生的理想使然,更是一名共产党员的信仰,那就是实现共同富裕。
  使命和担当,源于追求梦想。乡村振兴,需要李红星这样有理想、有追求的实践者、领跑者、探路者。

邕宁区:“法院—民政联合调解室”揭牌
广西公安机关推出便民利企措施深化“放管服”改革
省第三环保督察组深入中心城区督导水污染整治
清镇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唐樾到暗流镇宣讲十九大精神
共享单车车篮载人 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李红星:与蛙“共舞”的大学生
佛山开展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监测及影响因素调查
常州摄影专家与小作者面对面:手机也能拍大片
10月昆明市游泳池监测结果出炉
盛隆冶金原料大棚建成投入使用
襄城县深入开展药品安全隐患排查保障全县用药安全
重庆农综项目带动148万农户增收 亩均收入提高390元
弘扬雷锋精神 关心老人健康
中秋假期不实施“开四停四”
富阳:新登水蜜桃捧回3个大奖
【暖新闻·江西2018】老人游铜钹山掉下20米悬崖 蓝天队员8人抬出
夕阳添魅力 遇见美丽海口
我市干部群众集中收看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盛况
立山区中小学艺术展演
卓尚君督导罗塔坪乡脱贫攻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