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时不得进行“超纲教学”等不良行为;校外培训机构不得组织中小学生等级考试及竞赛,中小学教师课上不讲、课后到校外培训机构讲,并诱导或逼迫学生参加校外培训等行为将被查处……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国家工商总局等四部门日前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将对校外培训机构全面开展拉网式摸底排查。(2月27日《北京青年报》)
该《通知》中频频出现“立即停办整改”“坚决纠正”“坚决查处”等关键词,让公众对专项整治抱以期待,并冠以“史上最严”称号。如今,“占坑班”尖子班、提高班等各类校外培训班越来越多,打着“只要能通过考试就能被名校预录”“中学分班考试要考”“课上没讲校外培训机构会讲”等旗号,间接、直接地诱导鼓励学生去参加,不仅易增加学生功课负担,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家长也因高昂培训费深感经济负担沉重。
校外补课的初衷是为了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为后进学生提供课外辅导,就是所谓“补差”的功能。但是,目前校外补课已然呈现畸形化,不仅差生在补课,连很多优秀学生也在补课,导致校外补课沦为一场“军事竞赛”,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被裹挟进来,不得不参与到补课大军里,无法从中脱身。
而且,校外补课往往以高强度培训、大量做题、提前教育、全民奥数等模式,培训学生的“应试”技巧,只是一味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未能达到培养学习兴趣、因材施教的目标。部分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没有严格遵循义务教育的就近入学标准,而是暗地里另外搞一套招生标准,甚或与校外培训机构合作,将培训结果与招生条件挂钩,需要切断这一关联,才是釜底抽薪之策。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目前各地普遍存在中小学教师课上不讲、课后到校外培训机构讲,并诱导或逼迫学生参加校外培训的现象,学校明知存在类似不当行为,却往往不管不问,睁一眼闭一眼。当地教育部门也没有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对类似违规行为未能严厉打击,甚至为了考试成绩而纵容。家长虽有抱怨,却因难以改变这个事实,又担心孩子学习跟不上,被老师另眼看待、“穿小鞋”,也只能被迫给孩子报校外补课。
教育的本质是要因材施教,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但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教育已然偏离轨道太多,变成了唯分数论英雄。校外补课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蔚然成风,亦与此分不开。
因此,在打击校外补课之际,也要抓好校内教学。严禁教师“非零起点教学”,推行因材施教、素质教育,把学生的教育基础打牢,不盲目追求考试分数,从而保障孩子公平教育权利,压缩校外补课的市场需求。对于违规者,要严厉惩处教师和学校、教育主管负责人,同时鼓励家长和学生积极举报,对举报信息认真对待,保护举报人不被打击报复。
文/王桂霞
李全林到部分乡镇督导检查脱贫攻坚等工作
我镇对4个交通拥堵点进行改造 年底完工
我市公立医院债务化解取得阶段性成效
折扣力度不小 黑科技来加码 宁波线上线下提前发力妇女节
响应全市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 谷里街道一行检查企业安全
打击校外补课,更要抓好校内教学
洛阳召开市委政法委员会全体会议
临海紧扣“标准化+”全力打造工业高质量发展模式
宏潭乡加强新农合筹资宣传
泸州加快建成成渝城市群南部区域中心城市
合肥北二环畅通工程下半年将展开
电动车起火100秒内全部烧毁 有毒气体15分钟内充斥整座楼
男子喝下一斤白酒一斤黄酒三瓶啤酒后 生命垂危
158名网格员技能大比拼 进一步提升业务知识水平
达茂旗2017年累计完成百灵庙镇棚户区改造1050户
市政府召开第15次常务会议
我市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驶入快速发展轨道今年,所有县(市)将各建成1个儿童福利指导中心,全市力争建成社区儿童之家110个以上
甘棠镇召开基层党建工作半年推进会
市政务服务办进企业 多部门联合帮企业解难题 集中审批简化行政许可
首次参赛 7岁萌娃全程自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