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成为人生标杆 续写父辈荣光与梦想 冉应龙:传承家风 开启人生新篇章


冉应龙已扎根侨乡6年。朱磊磊摄
冉应龙的父亲。受访对象供图
    我叫冉应龙,1988年出生于四川绵阳,2012年来到了离家乡1200多公里外的江门,成为了一名边防战士。改革开放40年以来,往事悠悠,物换星移,无论是家乡还是江门,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没有亲眼所见、亲身经历那早期的十个年头,但是从父亲口中听说不少,久而久之便也有所了解,走过祖国边疆一线,留下属于我们的印记,这就是父亲与我的故事。     整理/江门日报记者 朱磊磊
    军人家庭 父亲成为人生标杆
    我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在我印象中父亲永远是他当兵时的那个样子:笔挺的军姿,结实的肌肉,雷厉风行的工作态度,还有那一本正经的脸。军魂似乎已经融入了他的血液里,不管是吃饭还是工作,他身上都透着军人气息。
    我的父亲18岁时就入伍,在新疆喀什军分区边防团驻守祖国的边疆。当时条件比现在艰苦太多了,父亲他们经常在山洞里工作,常年不见阳光。我母亲当年刚怀上我的时候,坐了三天三夜火车到了乌鲁木齐,然后又坐了三天三夜的汽车才来到了父亲的部队。由于大雪封山,整个基地里面都找不到新鲜蔬菜,后来因为一个领导刚刚探亲归队,才给了母亲一根黄瓜,母亲当时哭了好长时间。
    1989年,父亲从新疆调回四川,但依然与家相隔甚远,去驻地看他一次需要坐十个小时火车,因此10岁之前我几乎见不到他,可以说父亲缺席了我童年的大部分时光。他把一辈子都奉献给了部队,对家庭的照顾很少,但在我的心里依然非常尊敬、佩服他。他虽然不能一直守护着我们这个小家,可是他一直守护着祖国这个大家。可以说他是我心里中的一杆标杆,我这辈子都在追寻着他的脚步。
    传承家风 踏入军营开启人生的新篇章
    1999年,父亲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自己生活了十几年的军营,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2012年,我离开了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向着父亲的背影前进了一步。从小,成为一名军人的梦想就一直在我心中扎根,父亲告诉我,部队是个大熔炉,经历过淬火的熔炼,才会真正懂得生活的含义,其他的以后都还有机会,但是部队错过了就错过了一生。于是,2012年,我独自一人来到了江门,成为了一名边防战士。
    刚来到江门的时候,这座城市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比较有历史感。当时我从广州一路马不停蹄地来到了台山汶村镇,巨大的反差一度让我产生了为国戍边的错觉。后来我才发现,江门这个城市需要慢慢去品尝,像品茶一样,这样才能够发现它内在的魅力。
    刚到江门时,粤语对我来说无疑是天书,听不懂也不会讲。而当时我在赤溪负责当地居民的户籍业务,需要经常与当地的大爷大妈们打交道,他们对我都比较包容,看我不会说客家话,都愿意跟我用普通话交流,虽然讲得不是很标准,但每次都很有耐心,这让刚来到的我感到非常暖心,所以我在派出所那几年也想为群众多做一些事。比如最开始户籍业务是需要本人亲自来办理,不少学生与外来务工人员都没有办法在工作日来办理。后来,我就跟领导申请星期六加班,为有需要的群众办理业务。后来我们就形成了一个固定模式,星期六正常上班半天,为有需要的群众办理户籍业务,现在这个传统已经保留下来了。
    继续前行 扎根侨乡服务基层官兵
    我于2014年被上调到机关,这几年也是想尽量给基层官兵多做一些实事,多帮助一下他们。基层官兵经常要面对大案要案,每天工作压力很大,我负责宣传工作,就想着帮他们在这个业务工作上进行一些宣传推广,不能让我们基层的同志们白白辛苦。在我们的努力下,不少中央级媒体都对我们所破获的大案要案连进行了报道。
    为缓解官兵身心压力,丰富警营文化生活,提升队伍士气,我们紧贴官兵兴趣和实际需要,支队党委投入100万元购买了一批文体器材配发给一线部队,用于建设警营网吧、流动图书馆、官兵之家等场所,不但改善了基层官兵的工作、生活条件,更丰富了基层官兵的业余文化生活,使广大官兵在闲暇时能放松身心,丰富警营文化生活,构建和谐警营。
    幸逢这个最好的时代,部队对基层官兵的待遇也越来越好,每一顿都是八菜一汤的自助餐,照顾了不同地方官兵的口味,我不用再体验父亲经历的那段艰苦岁月,不再一个冬天都不能吃上一颗蔬菜。江门城轨、江门大道的建设开通,也让我与父母之间的距离缩短,见个面需要走上三天三夜也已经成为历史。每每说起这些事,父亲总是感慨我遇上了好时代。
    算起来我到江门已有6年时间,如今已在这个城市扎根并开始发芽,随着在部队呆的时间越长,我开始更加理解父亲,理解一位穿着军装的父亲,他用自己的一生实现着对祖国、对国防的庄严承诺。如今父亲将军装传递给了我,将这份承诺交付给我。我想,这条路现在该由我继续走下去,继续完成对侨乡人民的承诺。

第十届国际发明展览会闭幕,3天迎客3.5万人次
家校合作要有边界意识
会“游”的飞机、会“飞”的船 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水上首飞三大看点
强化创新服务 助力项目落地市物流办到天全县开展“雅安市LNG物流一张网项目”选址调研
让孩子轻松愉快地学好英语——记濂溪区第一小学教师陈琛
父亲成为人生标杆 续写父辈荣光与梦想 冉应龙:传承家风 开启人生新篇章
市区国土分局进一步规范托管登记档案调阅流程
铭记!73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战胜了日本侵略者
天津市社科界千名学者服务基层活动大调研专题调研推动会在八戒天津园区召开
中山市交通运输局2018交通系统物业管理采购项目(第二次)
宿州市立足“四个度”着力提升社会救助整体水平
桐乡市开展犬类限养专项整治行动
福州市政府代表团赴定西市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
宜春市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老年书画作品展 在宜春美术馆开展
黄山迎来最大规模北京研学旅行团
温岭市开展屠宰环节生产安全联合检查
2017年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邱县跃居全省第一
在决战脱贫攻坚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孟津县南石山村76家唐三彩企业全部告别传统煤柴窑工艺
小长假出游 带上这份“健康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