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网讯(记者 史伟)“城,所以盛民也。”城市的核心是人,关键在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民,乃城之本。”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是城市治理和服务的重要标尺。
未来三年,宿迁市将以系统化思维,通过统筹实施全市城市治理与服务“345”行动,进一步优化城市品质、增强城市活力、提升城市能级,更好地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城市。
宿豫区文昌广场笼式运动场
“345”以人为本 共建共享美好城市生活
城区80个老旧小区整治提升后“颜值”更高了、28家单位庭院开放成了大家的“花园”、路灯更亮了、停车位更多了、断头路越来越少了……近几年,宿迁通过不断提高的城市建设和管理能力,通过“以物应人、以物化人”的方式,让群众在细微之处感受到城市生活的日益方便、舒适和温馨。
为进一步加强城市治理与服务工作,共建共享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宿迁于近期制定印发了《全市城市治理与服务“345”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通过在全市持续深化“三场革命”、大力推进“四项提升”和深入实施“五小建设”,以此不断优化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聚集城市活力,促进城市繁荣。
何谓“345”?采访中,记者了解到,“3”是公厕革命、农贸市场革命、垃圾处理革命“三场革命”;“4”是提升城市“三水”保障水平、城市交通文明水平、城市空气质量水平、城市物业管理水平“四项提升”;“5”是小型体育设施、小型游乐设施、小型文化设施、小型活力街区、小型便民摊点“五小建设”。未来三年,我市将通过实施“345”行动,推动城市治理与服务向更高治理迈进,进一步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增强城市品质内涵、培育城市发展活力,让每个市民都成为城市治理和服务的践行者、守护者和受益者。
为有效推进“345”行动,我市制订了严格的时间线路图。到2018年底,完成公厕革命和农贸市场革命,并建立长效建管体系,垃圾革命取得明显成效,城市水务保障能力、文明交通水平、空气环境质量、物业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合理建设一批小型体育设施、游乐设施、文化设施、活力街区和便民摊点,群众出行和消费环境、生活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到2019年底,全市“345”行动各项工作在2018年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拓展,通过持续实施一批民生工程、重点项目,城市人居环境全面优化、功能配套更加完备、智慧建设平台有效完善、内涵品质显著增强、个性特色愈发彰显、文明底蕴更为深厚、发展活力集聚迸发。到2020年底,城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幅提高,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中的安全感、幸福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显著提升,形成具有宿迁鲜明特色的城市治理与服务品牌。
摊位分布整齐划一的锦绣菜场
管理+服务 给市民幸福感、获得感
美好的城市生活,给人幸福感、获得感,让人可以“诗意栖居”。推进城市治理与服务,让城市生活更美好,我市围绕人的需求,重视人的感受,努力把城市建成人人向往的幸福家园。
推着手推车,挑选新鲜的食材,如今,宿迁市民在家门口的菜市场买菜,享受着如同逛超市的悠闲和舒心。家住金陵名府小区的市民石尧年对家门口新投入使用的锦绣菜场忍不住夸赞:“以前外边有个自发形成的露天小菜场,现在的菜场设计大气好看,不仅方便而且菜品也丰富,菜也比较新鲜。”
摊位分布整齐划一,经营分类分区,地面干净整洁,干湿分离……锦绣菜场的“高规格”让在市场内经营的摊贩和买菜的市民夸赞不已。记者了解到,锦绣菜场现有蔬菜区、水果区、肉类区、粮油面食区、自产自销区等10个经营区140个摊位及5个品牌店,同时还配备了休息区、办公区、儿童游乐区、书吧休闲区和公厕等5个配套功能区,还提供无线WIFI、直饮机、擦鞋机等便民服务,让周边9个小区近2万市民切身感受到“农贸市场革命”带来的更舒心、更放心、更温馨的“农+超”购物环境新体验。
宿城区城管局城市管理科科长罗威介绍,“345”行动计划提出,到2018年底,市区和三县城区消除露天市场、马路市场、临时简易菜场,市场内WIFI全覆盖,农产品追溯系统基本建立,活禽交易全面规范,实现24小时服务功能的不低于20%。
补胎打气、裁裤脚、配钥匙、换锁芯……这些都是市民生活中的零星小事。城市管理工作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如何让城市服务从市民的小需求处入手,让市民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成为我市城市管理者为之努力的目标。
丁芝宏在宿豫区街头配钥匙已有40年,现如今他可是老丁配锁行的老板。虽然摊位不大,但装备用老顾客的话说叫“鸟枪换炮”。4台配钥匙机器、3个工作台、1把遮阳伞,摊位地面上还铺设了军绿色的油布,“迷彩帽和围裙都是城管局专门给咱定制的,还加上了我的姓‘丁’作为标志,带上帽子冬天不冷,穿上围裙衣服也不脏了。”
“过去他们就摆个地摊,周边的环境也比较杂乱,没有统一的标志和标识,我们现在委托设计公司进行专业的设计,给他们配备统一的标志和标识,以便于管理。”宿豫区城管局副局长张宁介绍,截至目前,宿豫区已初步建成12处经营重点为小修理、小织补和水果货郎摊点。
《计划》指出,针对城市街头巷尾现有的小修理、小型售卖等摊点,积极引导摊主设计制作服务标识牌等,鼓励穿着印有摊点名称的围裙或服装,让街头小修理摊点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
配备统一标识的老丁配锁行
高质量推进 让市民生活更舒适便利
“悬浮拼装地板的弹性蛮好,现在出家门不远就有健身休闲的场所。”在宿豫区文昌广场,新建的两个夜间篮球场和一个网球场得到住在附近居民的夸赞。
城市治理与服务是一门精细活,“345”行动为让市民在城市中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还着眼于方便市民的休憩、娱乐、健身建设的小型设施,目的在于让更多的市民从家里走出来,既有利于提高城市的活跃度,也有利于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
“目前已建成四片笼式运动场,同时中运河风光带正在规划建设,预计在本月底可以建成五片。”宿豫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袁年介绍,宿豫区的千鸟园广场、电商园区、高新区等地也同样建设了适合不同群体的小型体育设施,例如游泳池、足球场、篮球场、攀岩、轮滑等。
从2018年起,我市将利用3年左右时间,运用智能化、信息化等多种手段,系统打造城市智慧建设平台,为城市治理和服务装上城市大脑。通过实施城市治理与服务“345”行动为载体,推动城市基础承载能力全面增强,各类“城市病”加快解决,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使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这是宿迁城市治理与服务未来发展的目标。
“近年来,我市持续不断地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应该说,宿迁城市建设与管理已经从过去的打基础、补欠账,迈向强功能、塑特色的更新阶段。”市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主任尤文胜告诉记者,“345”行动的每一个项目,都与广大市民出行消费、游乐健身等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实施“345”行动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是着眼于城市发展大局、着眼于满足群众现实需求的重大决策,是推动城市治理与服务向更高质量迈进的突破口和关键抓手,也是更高标准、更大力度建设“生态、精致、时尚,充满人文关怀”的城市,进一步放大以物应人、以物化人成效的有效路径。
“实施城市治理与服务‘345’行动,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深入实施‘三场革命、四项提升、五小建设’,在更高的起点上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有计划地建设一大批以人为本的实事项目,着力打造优美怡人、舒适便利、充满活力的城市,更好地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努力让广大市民在城市中生活得更加从容和自信。”尤文胜说。
“鲅马”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清镇:开展禁毒宣传专项活动 营造平安无毒社会环境
天津新闻 (2018-07-03)
唐山市举办和谐寺观教堂创建工作业务培训会
全市首创——长寿区建立共同帮扶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长效机制
宿迁“345”,以人为核心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安全筑基,飞架长虹跨大江
——池州长江公路大桥建设工地安全生产见闻
达茂旗公安局进一步加强冬季防火工作
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将曝光
永吉县住建局召开廉政警示教育大会
夜明珠社区|关爱女性健康 重视两癌筛查(图)
公交站台橱窗玻璃碎裂 公交:将联系智能公交项目方处理
【回音壁】寮东村所有废旧塑料加工场生产设备已拆除
用爱照亮流浪人员回家的路
重温誓词 不忘初心 焕发青春 牢记使命
严管厚爱凝聚力量
受伤蛇雕隐匿树丛 云南市民及时救助
花多少就能返现多少?金融主管机构:传销手段
揭秘湘潭地名中的“密码”
叶梅芬主持召开七届43次市政府常务会议
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