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奥体中心
黄石原国乒基地百冠楼
黄石国乒基地
大冶体育公园
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记者 阮瑞祺/文 石勇/摄)从省七运会到省十五运会,32年的岁月,如白驹过隙,体育圣火在黄石生生不息。
从黄石体育场到黄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一座座体育场馆拔地而起,见证了城市的发展。
两次省运会,为黄石注入了深厚的体育基因,为一代代黄石人带来了运动福利。体育,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1986年
百废待兴 从零开始
把时间拨回到1985年初,湖北省委、省政府在武汉召开了全省体育工作会议,会上抛出了一“绣球”:1986年举办第七届省运会,由省会城市以外的地市来承办。当时的黄石市委随后召开了一个临时常委会,会议分析了承办省运会的利弊得失之后一致同意:“绣球”——黄石接了。
难得的城市开放开发的一个机遇来了,黄石底子怎么样?当时的黄石体委办公室主任杨运榜回忆,当年的黄石,承办省运会,论条件是不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运动场所简陋。杨运榜说,黄石没有一个正规的综合性体育场。现在的黄石体育场(老体委),在当时只是一个没有主席台、看台的简陋足球场,四周用木栅栏一围,更别提游泳馆、体育馆和射击馆等,可以说一切都是百废待兴,从零开始。
从国外考察归来的时任黄石市委书记袁照臣在他主持的市委扩大会上说:“既然我们已经骑到了老虎背上,就不能下来了。我们只有一条路,那就是举全市之力,组织发动全党全社会投入到筹备工作中来。”
随后,一场轰轰烈烈的筹备省七运会的攻坚战就此打响了。体育局退休干部杜忠泽对东楚晚报记者说,省七运会的3000余名建设者节日不休息,过年在工地加班加点,克服资金短缺、时间紧迫等困难,按时完成了南湖游泳池、郭家花园射击馆、综合训练馆、市体育馆、市体育场看台等体育设施的新建和改建任务。投入资金600万元,其中省政府拨专款200万元,总建筑面积达1万平方米,为省七运会提供了理想的比赛场地。
经过省七运会,黄石拥有了堪比武汉的体育基础设施,黄石人也有了健身运动的专业场地。更重要的是,省七运会的成功举办,加速促成了国乒基地落户黄石。
2010年
借北京奥运会东风
重振体育雄风
亲历过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黄石人,至今都还会津津乐道国乒节。
1991年11月,小小的乒乓球让一座城市沸腾,黄石成功举办第一届国际乒乓节。时隔2年后,黄石再次为世人瞩目:1993年11月1日至4日,黄石举办了第二届国乒节。两次盛会中,黄石成功利用国乒基地这一城市名片,擦亮了江南明珠。
然而,令人遗憾地是,2000年前后十来年,黄石经济发展遭遇瓶颈,体育事业的发展也遭遇危机。
黄石体校校长程文胜曾在市体育局办公室工作过多年,他说,省七运会之后,宜昌、咸宁、十堰、襄阳、荆门等地先后举办了省运会,每座城市都因省运新建、升级了体育场馆。而在此期间,黄石体育场馆一直未能得到更新,显然已经与进入新世纪的社会发展不相符,与市民的期盼也存在较大差距。
另一方面,黄石的体育人却一直在默默坚守,培养了一大批后来的体育健将、明星。2008年,以程菲、李珊珊为代表的黄石籍运动员闪耀北京奥运会。这次东风,为黄石的体育发展带来了转机。
2009年5月,坐落于黄石广电中心西侧、人民广场南侧中轴线上的黄石体育馆正式开工。一年多之后,这座形状为“巨型钻石”的体育馆为黄石建市六十周年增添光彩。
2011年,投资1.5亿元的中国乒乓球队黄石训练基地重建工程开工,软硬件设施都得到全面提档升级,各种功能也更加完善。2015年12月2号,新国乒基地全面竣工并投入运营。
依托黄石体育馆、新国乒基地的建设,黄石体育事业在“十二五”期间持续发力,分布在县市区的大冶体育公园体育馆、铁山全民健身馆等场馆也相继与市民见面,黄石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终于迎来了又一次高潮。
2018年
开启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
时隔32年,省运会在新时代重回黄石。
本着“花小钱,办大事”的办赛理念,黄石结合现有场馆的实际情况,采取新建一批、改造一批、利用一批的思路进行建设,其中新建类6个、改造类14个、利用类17个。
新建的6个场馆有:黄石奥体中心、大冶龙凤山国际钓鱼竞赛基地、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运动员村、黄石磁湖水上运动临时赛道、黄石铁山国际轮滑运动场和大冶沙滩排球场。其中,最令人期待的当属黄石奥体中心。
黄石奥体中心位于大冶湖生态新区核心区,为本届省运会主场馆,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主体育场、全民健身馆、游泳馆、中间连廊及平台层体育配套设施、人行景观桥等。其中,主体育场、全民健身馆和游泳馆简称为“一场两馆”。目前,奥体中心已经承办了省运会赛事。未来,这些场馆都将成为市民运动的首选之地。
大至奥运会、亚运会,小到全运会、省运会,每举办一次大型体育赛事,都必须有相应的场地、设施进行配套。一旦建成,这些场地、设施都将成为城市的物质财富,由全体市民共享。市体育局局长周泽良表示,通过举办省运会,大大优化和改善了市民身边的健身体育设施,同时给市民带来更便捷、更完善的体育设施,全市体育工作者也要给我们市民带来更健全、更贴心的公共体育服务。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民健身绝不是一句口号,一个来自市体育局群体科统计数据显示:黄石在全市范围内的体育健身器材数量已达到14000多件。2017年初,黄石制订了《黄石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提出要在此期间,每个县(市、区)建成一个中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两片以上社会标准足球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8平方米,打造15分钟健身圈。就在今年8月8日,全市体育场馆免费向市民开放,当天共有5000人次享受了免费福利。
不断完善的体育基础设施和场馆,让黄石也迎来了一系列一流赛事:环中国自行车赛、黄石磁湖国际半程马拉松、中国坐标·黄石城市定向户外挑战赛……
体育,正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恭张新村住宅区门口垃圾成堆没人管?到底咋回事?
哈尔滨严查堵塞消防通道 责任落实到人
眉山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防汛蓝色预警
困难“摸排消”助推装备制造业振兴提升
滁州中学押中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 老师讲了一节课
1986年到2018年,从两届省运会看黄石体育设施变化 体育,让生活更美好
中秋市场销售火热家庭消费成为主力
高温下忠诚的坚守——萍乡铁骑交警罗翔的故事
东林镇中心幼儿园创新“田园课堂”收获多
为建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
娃萌虎爸齐上阵 绿茵场上秀亲情
北海市举办2018年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培训班
暑期铁路增开17趟旅游列车
2018年珠海市“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启动 郭永航会见爱心企业代表
集安市头道镇“清河行动”落得实
世界杯,别让身体跟着“悲”
晋源区承诺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组召开第一次推进会
荷塘交警大队强化措施连续作战查获4起毒驾违法
回民区:“四步法”根治环境卫生“顽疾”
注意!今起西安504路等3条公交线路有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