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欣训练队列
都说“少不入川”,是担心四川安逸闲适的生活容易消磨斗志。在成都工作了15年,张少欣对这个说法一直持“批判”态度,进入成都消防后,从岗哨到灭火救援,最后到成华区公安消防大队建设路中队,没有半点轻松。
十年前,汶川地震发生后,张少欣驾驶着照明车奔赴一线,随后又驾驶水车往返都江堰和成都基地,每天至少10个来回,这算是挑战着他的驾驶极限。十年后,他忘不了驱车穿过举着横幅欢呼的人群,这让他对责任和荣誉有了更多见解,这段经历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从哨兵开始 大阅兵中崭露头角
15年前,火车缓缓穿越秦岭,朝着成都平原驶去,张少欣已经在硬座上坐了30多个小时,离开苏北农村,这还是他头一回跑这么远。“如果没有入伍,现在应该还在老家搞海鲜养殖吧。” 一开始,张少欣想着,进入武警部队怎么也会学几套拳法,不过等待他的是一个不足两平方米的岗亭。
2003年,进入成都消防后,张少欣被分配到了警卫班,支队大门口站岗,每天站满5个小时。换下岗哨,他还要学习灭火技能、驾驶技术,直到2004年,全国政法系统大阅兵,这个一米八二的大个子,被选拔进入了消防阅兵方阵,接受长达半年的培训。
河北石家庄,训练基地里地表温度高达50多度,参训人员每天的生活就是正步走、齐步走,每天流失的汗水用斤来计算。“脚磨伤了,感冒了,都没人愿意退场。” 张少欣告诉记者,一旦训练不合格,就会被退回原籍。“谁丢得起这个人啊?” 张少欣完成了任务,阅兵结束后,他也受到了嘉奖,这个哨兵让人刮目相看。
救灾路上冲锋陷阵 每天至少十个来回
张少欣喜欢消防车,东风141、540水车、奔驰救援车……在他手中都能跑起来。也正是这身车技,2008年汶川大地震,张少欣开着照明车前往都江堰,在黑暗的废墟上,这辆车成了救援现场一展“希望之灯”。
到了第二天,灾区出现了缺水的情况,张少欣驾驶着消防水车,从消防基地朝着都江堰进发。“满满一车水,很快就分完了。”张少欣说,那时候只恨水罐不够大,送完一趟水,马上就要折返,下一个地方还等着要水。
高速公路上,每天至少十个来回,他亲眼看到前面队友车子爆胎,一个急刹车让他打起精神。“连续两天,真的是不知疲倦。”他至今还忘不了,水车开到居民聚集点的场景,一些小学生,站在马路两边,举着红色横幅,上面写着感谢的话语,“车子开过时,他们欢呼着、挥舞着手臂。” 张少欣在这场抗震救灾的行动之后,荣立个人二等功,对于他来说,这场血与火的淬炼,是一场洗礼。
十年迎来急速发展 本领在身大有可为
抗震救灾之后,张少欣被部队送往军校学习。今年已经33岁的他,是成华区公安消防大队建设路中队的指导员,“现在正是壮年,正该出力的时候到了!” 张少欣说,身体早就已经适应了消防部队的强度,攒下的一身本领刚好能够施展出来。
带队指挥,每天凌晨两三点接警再正常不过,即使到了建设路中队,接警量每年也有800到900次。越来越多现场让他认识到,防火意识才是最重要的。“建设路中队辖区的市民对火灾的防范意识更高,火灾相对就要少一些。”他透露说,在平时对市民消防知识的培训过程中,他也特别强调火灾发生的规律,提醒大家以防为主。
十年,一切都在变化,无论是救援器材还是救援方法,与十年前相比,都提升了好几个“段位”,“现在液压破拆工具用起来更趁手,水带拖车一次也能够携带大量水带。” 张少欣对器材变化深有感触,而救援也更讲究避免二次伤害,方法更加科学。“当然我自己的变化也很大。”张少欣哈哈一笑,“如果不是选择部队,现在应该还在苏北老家。”
余萍莲 成都商报记者 宦小淮 图据成华区公安消防大队
原标题:从哨兵成长为指导员流过的汗要论斤计算
省移民局领导到通山县调研指导库区移民工作
百余名农村工匠接受专业技能培训
县委宣传部机关干部到“辽西第一党支部”参观学习
攸县检察院请群众上门“挑刺”
汤原县组织收看2018年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从哨兵成长为指导员流过的汗要论斤计算
溧阳一女子被三人殴打强行脱去上衣 警方发布警情通报
靖州: “农机换人”催生职业农人
“工行杯” 职工羽毛球比赛闭幕
快乐过元旦欢喜贺新年
祥符区公安局扫黑除恶打出“组合拳”抓好三个环节 完善四项机制
消防宣传进社区
金川集团龙首矿无人驾驶电机车试车成功
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南通召开落实市委“三项机制”工作推进会
龙海6家企业获得“支持企业研发投入”奖励
市地震局“春节”走访慰问离退休老干部
天涯区帮助精准扶贫户养殖黑山羊奔致富路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马鞍山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政治决议
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升级3年行动方案将出炉
“游乐园”开进医院手术室 让小患者在游戏中淡忘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