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区:塑造好“四张品牌”实现生态富民强区

现场走笔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城市设施持续完善,农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一幅生态美、生活美、生产美的画卷渐次出现在人们面前。乘着党的十九大东风,梅县区紧扣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开拓奋进,重点塑造好生态文明、创新驱动、乡村振兴、特色小镇四张品牌,推动美丽发展共赢,实现生态富民强区。
2019年预计将实现产值20亿元的广东嘉元科技公司的生产车间。
国家级特色小镇——雁洋镇日前获评广东十大明星小镇。
  小乡村变身美丽风景线
  “我们这儿水资源丰富,往年也会引来一些白鹭,但去年整治后引来更多白鹭,成群的白鹭十分好看。”水车镇白沙村村民钟辉泉说。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九曲连廊”:外围用七彩油纸伞装饰的连廊,每到夜晚,纸伞发出绚丽多彩的灯光,映衬着转动的水车、潺潺的流水,分外动人。
  谁能想到,眼前美丽的白沙村,一年前曾是脏乱的小乡村。2016年末,梅县区启动白沙村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整治乡村环境。围绕水资源,水车镇聘请专业团队围绕“水”做好白沙村的美丽乡村发展规划,将白沙村打造成为山水生态型慢生活村庄。“村民大多对升级改造投了赞成票,而且不少村民或是帮忙清理路障,或是让出自己土地建设道路。”白沙村支书吴伟发说,新农村建设全面铺开后,首先斥资约30万元清理湖面,现在水塘已经清理干净,并栽种上了荷花。同时同步推进清理“三堆”(杂物堆、土堆、草堆)、治理“三乱”(乱倒垃圾、乱堆乱放、乱搭乱建)、实施“三改”(改水、改厕、改圈)和美化“三口”(村口、路口、家门口)工作,升级改造该村主村道,推进部分房屋外立面改造,融入客家元素。
  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带来了商机。在白沙村,每到周末就吸引来一拨拨游客。乡贤钟伟平投资近400万元,将闲置的白沙小学改造成集展厅、餐饮、住宿于一体的特色民宿,春节期间将试营业。村民吴海辉也看中了其中的商机,准备将老房子改建成农家乐及民宿。“政府改造村容村貌时,也帮我们对房前屋后进行了改造,我再修整一下,在家门口就能做生意了。”吴海辉说,乡村建设好旅游产业发展起来后,他们谋生路也多了个选择。
  政策扶持助企创新发展
  2016年,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启动总投资7.2亿元的年产15000吨新能源动力电池用高性能铜箔技改项目,整体投产后,预计公司2019年将实现产值2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800个以上。记者在该公司采访时了解到,目前,投资2.8亿元建设的年产6500吨铜箔的技改项目一期已全部投产,二期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预计2月试产。“新生产线采用最新设备与工艺,可生产6微米铜箔,目前掌握这一技术的国内企业屈指可数,项目投产后今年将实现产值12亿元。”该公司相关负责人王俊锋说。
  航鑫科技股份公司是国内高锰酸盐主要生产厂家之一,专业生产高锰酸钾和高锰酸钠,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及日韩等国家。该公司负责人黄练基介绍,目前,一期已经全面投产,可实现年产高锰酸钠1万吨;二期项目正在快马加鞭建设中,竣工后年产高锰酸钾1.5万吨。两项目分别采用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免氯化一步法”和国内最先进的“三相反应连续法”,可缩短工期、提高效率。
  嘉元科技、航鑫科技致力创新谋发展只是该区企业创新的缩影。为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梅县区出台系列扶持激励政策,构建起全方位服务企业的生态系统。目前,该区累计投入股权投资资金1.16亿元,发放“助保贷”贷款19645万元,发放贴息资金2079.68万元,对新购置设备的工业企业按购置额6%进行奖励。去年开始,该区还对首次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奖励50万元。同时,专利技术孵化产业园首期综合楼、一栋研发车间主体等已经完成,已组建园区运营公司并开展招商引资。
  大项目迭出助美丽升级
  站在梅江河梅县新城大沙河唇段的亲水平台上,金黄色的落日余晖挥洒在河面上闪闪动人。岸边的亲水公园里,几位老人围在一起唱起了山歌,一群孩童抱着皮球在嬉闹玩耍。在市民们休闲娱乐的另一侧,亲水公园二期建设正在加紧推进,预计明年6月建成,届时不仅将有效提高区域防洪能力,而且将改善新城区的人居环境;另一边,城市扩容提质的配套和保障项目——新城水厂正在加紧安装调试,将于春节前后投入使用;梅县新城地下综合管廊已经全面开工,建成后将有效破解“拉链马路”……
  在国家级特色小镇——雁洋镇,三步一景五步一画的美景吸引来了全国各地游人,日前,该镇还获评广东十大明星小镇。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该区以雁洋中国特色小镇建设为载体,把特色小镇、国际慢城和雁洋新城建设相结合,在大力提升改造现有景区的同时,引进广东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特色小镇建设,计划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文化传承、景观改造、村庄美化等方面进行升级改造。
  不仅是梅县新城、雁洋国际慢城,一直以来,该区紧抓“五城”共建力度,着力引进更多大型企业参与城市建设,增强中心城镇吸引人气、集聚商气的能力。据统计,该区近年先后投入70多亿元完善道路基础设施、城市公共配套服务和征地拆迁等工作,目前,梅县城区规划区范围扩展至4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增至20平方公里、人口增至18万人。其中,梅县新城实施扩容提质项目52个,总投资481.62亿元。
钟光灵接受本报全媒体记者专访。
  书记访谈
  咬紧定位实现美丽发展共赢
  ——访梅县区委书记钟光灵
  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梅县区如何把十九大精神转化为振兴发展的生动实践?梅县区今后发展之路怎么走?梅县区委书记钟光灵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记者(以下简称“记”):请问梅县区如何开展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活动?如何结合梅县区实际把十九大精神融入实践、指引实践?
  钟光灵(以下简称“钟”):我区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组织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制订下发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方案和专题培训方案,并要求把学习宣传贯彻活动与中央和省市工作部署结合起来,和区委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和自身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区将紧扣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打好风险防范、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紧紧扭住“集聚一个园区,发展两大产业,畅通三组快线,抓好四创联动,推进五城共建”发展抓手,奋力打造“产业创新引领区、客侨文化传承区、红色旅游示范区、乡村振兴先行区”,重点塑造“生态文明、创新驱动、乡村振兴、特色小镇”四张品牌,推动美丽发展共赢,实现生态富民强区。
  记:梅县区明确强调要实现美丽发展共赢,刚出炉的梅县政府报告明确“要严守生态底线,保护好宁静、和谐、美丽的自然环境,以良好的生态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梅县区在这方面有什么规划?
  钟:围绕解决当前我区经济发展不充分、主导产业单一、受政策调控影响较大等问题,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厚植优势、补齐短板,建设高质量的现代化工业经济体系。一是围绕有效供给,激发创新动能。扭紧创新驱动“八大抓手”,集聚创新要素,加快建设创新型梅县步伐,加大扶持企业研发力度,全力推进创新创业孵化园、专利技术孵化产业园、院士驿站建设,尽快发挥效益,引进培育创新型人才,促进传统产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二是加大扶持力度,做强实体经济。主动对接“实体经济十条”,加快释放贷款贴息、股权投资、上规扶持等政策红利,做优投资发展软环境,推动实体经济稳健发展;落实扶持“新三板”上市系列优惠政策,培育扶持企业上市力度;积极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快推进综合保税区的申报建设,激活侨乡资源,积极推进第五届世界客商大会签约、动工项目的落实。
  我区将抓住中央和省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窗口期”,扭紧“三大抓手”,加快建设梅县集聚地,推进产业共建;配合推进梅汕高铁、双龙高铁、梅平高速和梅畲快线建设,加快建设东部出省干线、西部快线,尽快畅通高铁、高速、快线等更多快速通道,统筹加快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区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发展绿色制造和环保产业,推进清洁生产和资源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全面深化治污减排,打好蓝天保卫战、治水攻坚战和土壤污染防御战,让梅县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吸引高端产业、高新企业、高质人才集聚梅县发展;自我加压,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生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记:在刚刚过去的梅县两会上,梅县再次明确“要坚定不移推动乡村振兴,把乡村振兴摆在全区工作重中之重”,今年4月中国乡村复兴论坛年度首站将在梅县举行,梅县区推进乡村振兴方面有什么谋划?
  钟:4月16日至18日,南口镇侨乡村和松口镇将作为两个主战场举办“中国乡村复兴论坛梅县峰会”,现在全区上下正全力修缮、改造峰会举办地,日前也签约了一批项目,各项目时间跨越全年度,宣传推介强调全视角,资源合作注重全覆盖。
  我区将以此为契机,汲取先进理念,以乡村旅游和乡村融合发展为入口,做好“四个一批”。一是打造一批美丽乡村。以乡村旅游和乡村融合发展为入口,以 32 个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为突破口,突出“12425”(1条美丽乡村主题游览路线,2条乡村景观轴线,4大美丽乡村组团,25个精品示范村),实施精品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二是培育一批富民产业。我区将在美化乡村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培优一批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做好“梅县金柚”“长寿食品”“富硒食品”的开发利用,引导扶持龙头企业开展大宗农林产品精深加工。同时,支持发展集循环农业、农耕体验、创意农业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是建设一批特色小镇。我区将充分借鉴江浙一带特色小镇建设、产业融合发展、生态富民强市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加快传统中心镇、专业镇和特色镇的转型升级,着力发展一批“生产、生态、生活”深度融合的新型特色小镇。四是带动一批村民脱贫。我区将不断创新扶贫机制和扶贫方式,确保到 2018年底全区7611户17079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确保2020年全区相对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小康的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数说
  发展
  2018年梅县区谋划的省市区重点项目共有87个,总投资804.8亿元,年度投资136.5亿元。省市区重点项目数较2017年增加20个,总投资增加25.1亿元,比增3.2%。
  2017年,预计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00亿元左右、增长5.2%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7.17亿元,增长22.3%。
  总策划:张德祥 黄山松
  总协调:张柏明 梁 庚 钟伟光
  采风统筹:李锦让
  新媒体统筹:曾海鹰
  编务统筹:张德厚
  撰文:郑炜梅 姚诗诗
  刘洪桥 王 雅
  摄影:高 讯 摄像:梁 威
  责编:朱庆强 版式:涂未然
  校对:申世和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汉源县委书记杨兴品带队到西溪乡民安村督导脱贫攻坚工作
汉川“慈善一日捐”筹集30万元善款
峨桥镇丰裕村助人为乐好人事迹-----盛学琴她是折翼的天使,却不忘给人间带来温暖
快乐成长荆州各个小学开展活动庆祝六一儿童节
逐鸟而行十四载 他为成都鸟儿“画像”
梅县区:塑造好“四张品牌”实现生态富民强区
含山县“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警示教育总结会议召开
2017广州《财富》全球论坛:152家世界500强企业参会创纪录
佛山出台意见加强房屋租赁经纪机构和从业人员服务监管
永州年底将实现国企家属区社会管理
市公安局与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关于公安机关协助人民法院加强执行工作的合作备忘录》签发仪式
元宵节西安地铁线网客流再创历史新高 客流量突破255.38万乘次
莱西市:市政府与凯盛科技、浩丰食品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惠州一中博罗启正学校今秋招生 首招学生享“爱心补贴”
武功“四举措” 强化就业扶贫问题整改
苏州发布春季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风险提示
我市组织收看2018全国群众体育电视电话会议
【新春走基层】李顺一养的太湖猪出栏了
合肥地铁“蜘蛛侠”全国亮绝活
【央视快评】代表青年 赢得青年 依靠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