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回暖,气温升高,郑蒲港新区各项水利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步伐。3月28日,在郑蒲港新区大王排涝泵站项目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其水下、水上主体结构已基本完工,即将进入土方回填、内部装修和设备进场等阶段。
大王排涝泵站项目位于太阳河闸下游300米,设计流量为45立方米/秒,采用7台1.4米立式轴流泵,总装机4970千瓦,计划投资8094万元。起步区除涝范围约12平方公里,兼具排洪功能,受益面积约41平方公里。该项目于2017年10月份开工,计划2018年12月份完工,工期14个月。
另一侧,姥下河堤坝的施工工人们也赶着这样的好天气对堤防进行浇筑回填加固工作,这也是郑蒲港新区今年6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之一的姥下河防洪治理工程项目。该项目属“安徽省灾后水利水毁修复与薄弱环节建设性治理三年行动”建设项目,治理范围为姥下河蔡村——姥下河闸段,河道长度8.7公里,设计堤防为4级,穿堤涵闸建筑物级别为4级,核定概算为8738.38万元。工程于2017年11月开工,计划2018年9月完工,工期10个月,目前已经完成工程量50%。
“姥下河堤防在2016年汛期的洪涝灾害中出现了诸多险情,当时在抢险救灾过程中投入了400多万元进行紧急加固救灾,给周边百姓生产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2017年,姥下河防洪治理项目被列入我市民生工程中的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性治理项目。”
郑蒲港新区规划建设局副局长张文正介绍,新区通过细化工作方案,多渠道筹措资金,全面提高工程建设标准和防洪减灾能力,使得防洪标准总体达到20年一遇。“治理后堤顶高度可达11.93米,在原本堤防基础上增高了0.6-1.6米,迎水面边坡坡比为1:2.5,背水面边坡坡比1:3,整体三个标段上的土方量达90万立方米。”
据了解,郑蒲港新区今年将启动姥下河防洪治理等6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目前大王排涝站、姥下河、丰山河堤防加固3项工程正在加紧施工建设,姥下河北排涝站、牛屯河堤防、太阳河堤防加固工程即将开工实施。“目前,姥下河防洪治理和大王排涝泵站这两大工程正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力争在2018年汛期到来之前发挥功能效益,保障新区稳定发展。”
(记者张令琪通讯员张妮)
洞阳镇镇级河长巡查九溪河
河东区多措并举推动足球教育发展
休宁县实施河长制成效初显
乐亭县举办新提任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班
即墨区组织工作会议召开
抢抓晴好天气 加快水利工程建设 郑蒲港新区积极备战防汛
淅川法院荣获全市政法宣传工作“十佳”单位
哈市开出今冬供热最大罚单 哈热电被罚款10万元
双城区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学习中央省市重要指示精神
新宁召开2018年全县公路工作会议
荷花池上作业忙
我市召开环保专项巡察情况反馈会
银川公交临时取消305路部分站点
黔江城乡居民购年货 农特产品最受欢迎
町隐·八闽民宿学院和中国·鼓岭民宿学院挂牌成立
三角镇2018年创业集市承办公告
2018年度湘西学习大课堂暨茶产业发展专题报告会举办
枣强民警雨夜救助迷路老人
承德市出台贷款担保新规助力创业者圆梦
郑州市审计学会荣获社会组织工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