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重庆保税港区正在构建内陆对外开放示范窗口

    7月4日18时58分讯(记者 李华侨 周晓雪)今年,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成立10周年。随着“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重庆站启动,采访组一行探访了重庆保税港区。记者了解到,截至2017年底,保税港区已累计引进企业近1900家,累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约3535亿元,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约515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约33亿美元,累计实现海关监管货物值1773亿美元,在发挥内陆地区集聚辐射功能方面起到了较好的带动作用。在外贸进出口总额等关键指标上,保税港区更是在全国14个保税港区中排名前3位。
参观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沙盘模型。记者 李裕锟 摄    发挥核心开放平台功能 聚集全球先进要素
    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重庆保税港区入驻企业以一般贸易方式全年累计完成整车进口清关1264辆,货值约5亿元,同比均增长近8倍。这种动辄翻倍的数据,在重庆保税港区的进口汽车、水果、红酒、跨境电商等方面屡见不鲜。而这背后,是保税港区开放平台功能的凸显体现。
保税港区进口商品深深吸引了参加活动的媒体嘉宾。记者 李裕锟 摄    重庆保税港区作为内陆首个“水港+空港”一区双核的保税港区、全国首批试点贸易多元化政策的两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之一,作为两江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成立以来不断探索参与全球市场的发展路径,口岸、通关、通道、平台等开放功能不断完善,初步搭建了内陆开放的框架体系。
    如今,保税港区致力于发挥保税贸易、国际物流等功能,吸引高端电子信息产业落户,打造智能终端生产基地、现代国际商贸物流园,重点培育发展了加工、贸易、物流“三大产业”,初步建设成为辐射内陆地区重要的保税加工基地、保税物流基地和服务贸易聚集区。
参观保税港区电商物流仓储中心。记者 李裕锟 摄    数据显示,重庆保税港区共累计引进企业超1800家,既有旭硕、仁宝、纬创、嘉民、安博、普洛斯等一批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也有中外运、中国邮政集团、菜鸟、唯品会、网易等众多中国500强。
    依托“三区叠加”优势 深化改革先行先试
    走过十个发展年头的保税港区,随着两江新区、中新重庆示范项目、重庆自贸区等国家战略的落地,立足三区叠加的优势,对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先行先试的甜头怎么样?企业最有说服力。2017年7月,笔电巨头仁宝集团在重庆的智能电子装备项目举行首次发货仪式。仁宝的选择很具有代表性,重庆保税港区地处“一带一路”(中欧重庆班列)和长江黄金水道经济交汇节点,具备服务本地和辐射周边的交通优势,通过水、陆、空、铁交通枢纽,辐射周边8个省会城市、300余个地级城市,物流条件优越。
    2017年12月,一架价值约3亿元人民币的全新空客a320平稳降落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进入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空港功能区指定停机位。这标志着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保税+飞机租赁”业态实现“零突破”,重庆由此成为第三批自贸试验区中率先开展飞机保税租赁的自贸试验区。
    澳大利亚嘉民重庆空港物流中心、中新示范项目之一——总投资3亿元的新加坡丰树(重庆)保税港物流平台项目、普洛斯重庆空港北物流园项目纷纷抢滩,受这些物流巨头的吸引,包括日本日捆、顺丰、德邦、百世汇通等物流快递企业在此集聚并逐步释放其红利,重庆空港国际商贸物流园2019年产值将达90亿元。
    依托“三区叠加”的优势,保税港区先行先试,不仅陆续出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工贸易、整车进口、进口肉类及水果等产业发展的6项专项扶持政策以及《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还积极推动海关、检验检疫局通关监管便利化,目前已实现保税港区7×24小时通关。
    顺应美好需要 全方位升级内陆开放
    搭建开放的平台、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最终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此,重庆保税港区在着力推动开放的同时,也从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打造国际商圈满足更高消费需求等多个维度,全方位升级内陆开放,助推两江新区内陆开放高地建设。
    目前,以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为主打造的保税商圈将进一步升级为自贸商圈,累计引进55家境内外客商入驻,经营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涵盖服饰、鞋包、食品、家居等品类的3万余种商品,不断推动保税港区的国际贸易迈上新台阶。
    同时,保税港区的城市建设也全面升级,正逐步实现从产业集聚区到国际化的现代新城转型升级。
    在空港功能区智能终端加工基地周边,保税港区打造总计约73万平方米(已建43万平方米,在建30万平方米)的生活配套区,保障约3万人的衣食住行医。按照“宜居宜业宜游”的理念,保税港区引进美国三五集团在规划、建设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成熟模式,打造融合文化、旅游、娱乐、教育、医疗、休闲、居住为一体的中国摩(重庆)项目。其中,具备全天候、全室内、全恒温等优势,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的大型文旅项目率先启动,同时建设巴蜀常青藤国际学校和配套国际化医院。该项目将以打造“智慧城市”为引领,突出绿色开放、产城融合的国际化示范区特色,最终成为区域旅游聚集地。
    根据重庆保税港区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850亿元;进出口贸易额突破10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年累计突破15亿美元。

我市部署参加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筹备工作
食品安全知识全普及 关爱你我他
港区分局召开药械保化监管工作会议暨相关知识培训
本市环卫行业积极应对台风“摩羯”来袭
省市旅游部门为溧水区“健康+旅游”把脉定向
【“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重庆保税港区正在构建内陆对外开放示范窗口
我市本月18日将举办退役士兵秋季专场招聘会
前夜大雨刷新历史记录
“二茬”草莓上市 价格比“头茬”的便宜许多
路人发现走失老太 志愿者帮助送到家
晋安区地税局三举措稳步推进12万个税申报工作
市民吃感冒药犯困驾车 险些追尾前车惊出一身冷汗
联饶溪黄冈河出口水体黑臭 环保部门呼吁共同保护黄冈母亲河
我市举办燃气应急抢险救援演练
龙亭区法院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党课教育活动
2018年豫哈青少年夏令营安阳站开营
红星天铂小区A2地块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公示
市残疾人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
市区涡河以南水系逐渐“活”起来
江苏省世界无烟日活动在锡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