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富村的“装故事”民俗。 刘嘉健 摄
彩旗开路,红狮欢舞,敲锣打鼓,“故事枱”紧跟其后,“虾兵蟹将”鱼贯而出,50多人的“装故事”演出队伍一路浩浩荡荡,热闹非凡……近日,记者来到位于世界自然遗产地丹霞山景区内的仁化夏富古村,看到一场别开生面的民间艺术表演——“装故事”,这是村民们庆祝春节的独特演出,吸引不少游客驻足观看。
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装故事”是夏富古村的传统民俗活动,迄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每逢重大节庆日,特别是春节、端午节等,村民都会自发组织一场“装故事”活动。
“故事枱”讲述历史文化
“我要演文官”“我要演武官”……在村里的小广场,听到“装故事”要挑选“故事枱”上的文武官,村里的小孩特别积极,围着夏富民间艺术团团长李美丽边举手变跳跃边叫喊着。李美丽告诉记者,文官武官是“装故事”比较重要的两个角色,能选上的孩子都“了不起”,一要灵活大胆,二要长得俊美。经过一番观察,7岁的李厚峰和8岁的李富林被幸运选上,乐得活蹦乱跳。记者采访了解到,原来他们已不是第一次参加“装故事”活动了。
“以前我也当过文官,特别好玩,化个漂亮装,穿上戏服,坐在轿椅上,像皇帝一样,特别威风!”谈及参加“装故事”的感受,李富林难以掩饰心中的兴奋之情。另一边,夏富民间艺术团的团员们也在紧张准备妆容、道具。
“咚咚咚、锵锵锵……”随着锣鼓声起,整装待发的“装故事”正式出发。记者看到,“装故事”表演游行队伍由彩旗、狮子、乐队、故事枱、“虾兵蟹将”、花篮等组成。其中“故事枱”是整台活动的中心内容,“故事枱”上设有“故事架”,“故事架”上由两个男丁呈上文下武排列,扮演着文官、武官,由四个壮汉抬着“故事枱”行走在村道上,纸扎鸡、纸扎鱼等道具紧跟其后,一路鼓乐齐鸣,活动场面壮观。
纪念屈原弘扬爱国精神
在演出现场,记者看到一位老村民卖力组织,他的名字叫李颂沂,年近80,是原夏富民间艺术团副团长,一直以来致力于“装故事”文化的传承发展。
据他介绍,“装故事”是民间娱乐戏,由戏曲演变而来。主要反映古代历史人物及现代生活中所发生的典故、传奇或具有诗情画意的事情,属于脸谱化、服装化的娱乐戏,每台“故事”都完整地表现一出传奇。
“我从记事起就有印象,每年端午节,我们村三角街就要‘装故事’,那是村里一年中最热闹的事,在我六七岁时,当年管化妆的老人,在围在‘故事枱’众多的孩子中一眼看中了我,把当文官的龙袍穿在我身上,坐到铁灯芯上的宝座上,用布巾扎好,下面还站着一个武官,把我高兴坏了,永远都记得。”李颂沂回忆道。
记者采访中得知,“装故事”起源于荆楚之地,最初是民众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以虾、龙、鲤等为图腾,扎灯游行,以此表达对这位爱国诗人的纪念和敬重,激发爱国热情。夏富村的“装故事”就是人们演练东、南海龙王指挥虾兵蟹将寻找屈原遗体的生动场面。
在保护中继承发展
来自山东的游客张冀看过“装故事”后觉得这样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保护与传承。“我在其他地方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民俗,非常独特,我认为当地必须加大力度弘扬‘装故事’文化,在保护中发展。”张冀跟记者说。
让人欢喜的,2011年,县里给予支持,让夏富村民成立民间艺术团,打造“装故事”文化品牌。在村民们的热情参与下,村里组成了一支以40岁左右村民为中坚力量的表演队伍。更为重要的是,近年来,随着市、县对“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的越发重视,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让“装故事”的传承与保护得到更大保障。
据仁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刘俊杰介绍,近年来,通过组织传承人开展装故事传承班,建立装故事传承保护基地,扶持装故事活动游行道具服装,组织装故事参加各类省市县非遗展游活动,加大媒体宣传力度等,让“装故事”的传承与发展形成新动力,很好地促进这一文化瑰宝的继承。
马兴瑞率省政府代表团赴陕西学习考察深化两省交流合作
仁寿县鲜花妆扮城市 创森喜见成效
关于公布2018年台州市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名单的通知
怀宁把指挥部前移到标准化建设一线
兰州新区乡村旅游火了
民俗表演“装故事”闹春节——仁化县夏富古村传承“非遗”文化“装故事”见闻
“魅力之城”开展“媒体北海行”活动
涟水县发展电子商务拓宽富民新路
阔别2个月 金鸡湖音乐喷泉今晚回归
南充男子殴打致人受伤后潜逃 民警成功劝其自首
[京城快讯]北京常营体育公园开园迎全民健身
乌当区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营造良好文明氛围
祥符区交通运输局积极开展安全创建结对宣传活动
市城管行政执法支队召开2018年工作部署大会
我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成效显著
汨罗屈子生态湿地公园大白鹅被“惦记”,一晚上丢了9只
海洋馆熊猫馆园博园建得咋样了
市法制办举办第八期文化讲堂和读书沙龙活动
桂林帝禾国际大酒店食物中毒事件患者全部痊愈出院
西乡塘区:打击一户多宅违法建设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