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区于2014年在全市率先出台《西城区生活性服务业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7)》,通过三年扎实推进,已经圆满完成任务目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记者走进菜园北里百姓生活服务中心看到,这里不光有蔬菜生鲜,还有理发、洗衣、快递代收、家政服务、加工缝补、管线维修、修表配钥匙等五花八门的便民服务。据悉,这里经过近半年时间的改造,原市场商户疏解了30%,腾出的空间,通过民意立项增加了新的服务。
三年来,我区不断优化生活服务业的布局,累计建成30个百姓生活服务中心,实现按照居住区每平方公里至少形成一个百姓生活服务中心的目标,261个社区实现商业便民服务七项基本功能全覆盖。同时,我区将生活性服务业规范化建设与环境整治、“七小”整治、开墙打洞工作以及人口调控紧密结合,累计疏解提升各类传统商市场57个,淘汰不规范网点3500余个。通过不懈努力,全区生活性服务业网点规范化、品牌化比例达69%,连锁化比例达47%。
日前,记者发现,我区开车不易通行、初来容易迷路的胡同深处也有了品牌连锁便民菜店。在南闹市口东智义胡同、什刹海柳荫街等文保区胡同,统一红色“福”字logo的福临日日鲜菜店,让居民不用走出胡同,就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基地直供蔬菜。
据悉,区商务委不仅引导和支持蔬菜零售连锁企业开进背街小巷,而且“腾笼换鸟”增补服务网点,仅2017年就在胡同深处连开7家便民菜店。
据介绍,三年来,我区将拆违、开墙打洞治理、地下空间清理等腾退空间优先用于生活服务网点建设,累计新建和规范提升“规范化、品牌化、连锁化”网点435个。展览路街道通过拆除违建,清退低端业态,在具有50多年历史的二里沟副食商店原址重新建起了便民服务店,让曾经陪伴文兴街社区老街坊多年的“老朋友”又回归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