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早已过了下班时间,刘永海还在办公室忙活着,一边和记者聊着社区禁鞭的那些事儿,一边还整着急用的材料。刚才开会时手机打了静音忘了调回来,不一会儿再看,就有了7个未接电话,他赶紧一一回复,“别耽误了啥事儿”。
铃铃铃……就算忙成这样,只要是“社区人大代表服务专线”铃一响,刘永海几乎是条件反射式地第一时间抓起电话。这条2004年就设立的社区服务专线,“就是为了给居民们办事开的。”渐渐地,居民们一有啥烦心事儿、疑难事儿就会想到打这条专线,“往年春节期间,每年都会接几十个反映烟花爆竹事儿的电话。”
但今年春节,这样的电话一个都没有了。
3月2日,元宵节。济南人收到又一个特殊礼品:在这个传统的烟花爆竹燃放高峰期,禁鞭继续扎实落到实处。空气质量指数维持在60至70之间,当日夜间,在全国74城市中排名第25,在“2+26”城市中排名最佳。截至记者发稿时,空气清新继续保持,春节禁鞭战最后一个大考交上了完美答卷。
春节期间,济南禁鞭历经多次“大考”“小考”,得分次次优异。2018年2月15日,除夕当天,济南空气质量在“2+26”城市中排名第一,相比2017年的除夕夜重污染天气,有云泥之别。除夕的济南不闻鞭炮声,静谧和谐。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齐刷刷聚焦,济南的“无鞭春节”刷遍了全国人民的朋友圈。
一个“禁”字,竟然让人如此心生欢喜。久违了的春节好天气,让这座城市变得大不一样。
人性化管理,媒体铺天盖地宣传,区县全体动员,公安队伍全力保障,数十万人上街入户劝导,为了堵住可能存在的任何一处“破窗”,济南打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战争的对手,是不知道在何处可能出现的冒失与任性。这需要多么大的韧劲和执行力?出于什么样的认识和境界,才能有这样的干劲?又是怎样雄厚的民众基础,赢来令行禁止、和谐执法?
这是一种顺应民心的济南温度
刺耳的鞭炮声,带来阵阵“会呼吸的痛”。禁鞭,一个汇聚了泉城700万民心民意的词汇,丈量着这座城市的发展脚步,也衡量着以人为本的城市温度。
曾经,刘永海每年春节都会接到数十位居民吐槽:鞭炮吵得睡不着觉、污染空气、容易引发火灾……听着这些意见,再看看不断见诸新闻媒体的鞭炮炸伤事件,刘永海萌生了禁鞭的想法。2013年,身为济南市人大代表的刘永海将居民们禁鞭的强烈呼声写进了建议。
公共安全是最大的民生,也是良好营商环境的基础。时代发展,民意变迁,禁放代表着越来越广大的民意。刘永海的建言终于成功了。连续五年建言,刘永海等来了他想要的——也是广大市民想要的结果。2017年,济南市以立法的形式,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确立下来,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党心与民心同频,政意与民意共振。燃放还是不燃放,老百姓的意见最重要。不论是1994年的“禁鞭”,还是2005年的“限鞭”,济南市都充分听取了民意。两次民意征集,呈现出的支持率和反对率为五五开,比较胶着。这显示出,不论是“禁鞭”还是“限鞭”,当时的社会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共识。
而这一次,调查结果呈现的却是一边倒的态势。12345市民服务热线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民众对禁放以及禁放范围的划定支持率达到90%以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身边事物的看法也在变化。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发表后,让更多人认识到,只有保护好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保护好身边的环境生态,才能为永续发展奠定强大的基石。
“立法过程中我们拿出了最柔软的内心和温情”,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室副主任张瑞说,烟花爆竹的燃放或者禁放并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事情,立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让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实现和谐发展。
这是一种立说立行的济南速度
“禁鞭令”就是一场“全民动员令”,最广泛的发动,最全面的宣传,最迅速的行动,让这场“全民战役”的主导权牢牢地抓在全体泉城市民的手中。
临近狗年春节,和平路社区居委会门口出现了一张细长的桌子,上面摆满了春联、茶壶茶碗、护手霜、洗发液、香皂等。“大家快来看一下啦,有喜欢的自己挑选一下啊。”刘永海像个超市推销员一般,卖力地喊着。
“刘主任,你这是搞免费大派送吗?把那瓶洗发液送我行不?”邻居李大妈老远就冲着刘永海喊上了。
“免费是免费,可是不白送!”见李大妈有点蒙,刘永海眼睛里闪过一丝狡黠。他笑着给李大妈指着身后的红色条幅:“我这里是烟花置换点,你家里要是有往年的鞭炮,拿到这儿来,我立马换给你!”
“哦,这个办法好!你等着,我这就回家全拿给你,”李大妈高兴地说,“家里去年买的鞭炮还存着不少,儿子爱放,我可担心了,怕鞭炮崩着小孙子。”
“你要是上交的鞭炮多,我再自掏腰包送你桶油,这可是免费的啊”,刘永海笑着说。
以往临近年关,人们都忙着往家扛成挂成箱的鞭炮。今年春节,情况倒过来了:济南市民忙着“卖”自家的鞭炮,像李大妈这样的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消化“库存”鞭炮,既消除了安全隐患,又换到了想要的生活用品。
用礼品置换鞭炮,这是济南为了让群众以最快的速度知晓“禁鞭令”,同时从源头上减少鞭炮燃放而想出的一个两全其美的“金点子”,甫一推出便立刻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置换鞭炮的热潮。听说置换点开到了楼下,家住舜玉南区的刘先生赶在小年前夕将家中积存的鞭炮一股脑全置换成了生活用品。刘先生提起鞭炮来有点“打怵”,原来前年除夕夜,正在家里看春晚的他突然听到阳台上一声异响,赶过去一看,阳台玻璃竟莫名其妙地裂开了。“楼下放高空鞭炮,炸上来的碎屑把玻璃炸开了,幸亏没扎到人。”
为了让“禁鞭令”传达到千家万户、传达到每一位市民,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区居民、志愿者等第一时间行动起来,想尽一切办法开展全方位、无死角宣传。一场全市范围内少有的“全民总动员”以最快的速度掀起了热潮。
市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王文涛2月9日来到乐山小区南区广场,专门察看烟花爆竹禁放宣传栏和置换接收点,在支持禁放的条幅上签名,并表示“无论从环保、安全还是守法的角度,我们都不要燃放烟花爆竹,用实际行动守卫一片蓝天”。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忠林则专门主持召开全市烟花禁放工作推进会议,动员各级各部门统一思想、迅速行动,集中时间和力量,坚决做好烟花爆竹禁放工作。
市文明办成立宣传发动督导组,对全市烟花爆竹禁放宣传动员落实情况进行督导考核。2月5日,督导组分别到市中区八一银座、二七新村陈庄社区、舜耕山庄、自由大街社区及经八路日照银行,对禁放宣传动员情况进行巡查。从大年初一开始,市文明办组织人员上路开展巡查督查,尤其是初五、初七等重要节点,兵分多路开展巡查暗访活动。
安监部门于春节前夕展开烟花爆竹安全专项督查行动。行动当日,7个督查组对禁放区域外烟花爆竹零售店进行实地检查,重点对零售店是否存在安全距离不足、集中连片经营、在超市内经营等违规行为进行了检查。
对禁放烟花爆竹规定开展大力宣传,是“禁鞭令”落实到位的关键所在。从街道到社区,从商铺到超市,从住户到辖区单位,《济南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倡议书》等宣传材料可谓人手一册,社区宣传栏张贴、led电子显示屏等载体滚动播放、醒目位置悬挂横幅,让人抬头低头、进门出门必见“禁放”二字,入脑入心。
为确保群众对“禁鞭令”的知晓率,市文明办联合12345热线、移动通信运营商向全市所有手机用户及时推送公益短信,累计发送4270万条,其中2月7日、8日、14日发送量即达2226万条。主流媒体更是宣传主力,济南日报报业集团所属济南日报、爱济南、舜网等16个各类媒体平台,济南广播电视台下属各新闻媒体,以正面宣传引导为主,开辟“过年不放鞭、守护泉城蓝”“落实鞭炮禁燃法规,打造更优城市环境”等板块,通过新闻评论、图文解读、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重点宣讲法规解读、政策措施和工作部署,重点宣传禁放意义、群众反映和民意导向。
禁鞭过程中,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的无私付出令人感动。名士豪庭一区居民夏忠友年近80岁了,听说社区组织了一支50多人的禁鞭志愿队,他不顾自己年迈报了名。社区总共有33栋居民楼,一圈转下来至少要一个小时,可老夏却乐此不疲。“年味儿的内涵不只是放鞭炮、放烟花,为了守护蓝天,我们可以选择其他有年味儿的生活方式。”
这是一种坚持到底的济南力度
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决打赢“禁鞭战”。从各级政府到社区到家庭,我们看到了万众一心的坚定执行力;从空气质量到生活质量再到生命安全、财产安全,我们享受到了一个畅安舒美、怡然自得的泉城新春。
“咕嘟咕嘟……”大年初八上午10时,李壬泽风尘仆仆地闯进了办公室,二话没说赶紧接了杯温热的水,一口气喝了个精光。一大早出去巡逻,这位凤凰山社区居委会党总支副书记连口热水都没顾上喝。“查了一圈商户,没有一家放‘开门炮’的”,老李一边说一边接水,从大年三十绷到正月初八的那根紧张神经终于稍稍放松了下来。
像老李这样来自街道和社区的禁鞭巡逻员,在全市还有许多。据不完全统计,每天各区街和社区890多支督查队、3100多人在市区巡逻,此外还有22300余名网格员值守。他们是战斗在禁鞭最前线的工作者,也是最忙最辛苦的一批人。连大年三十晚上的春晚,他们也无心关注,生怕一不留神就错过了可能响起的鞭炮声。
大年三十晚7时整,距离春节晚会还有1个小时,市民刘宝钧和老伴儿下楼遛弯,走到小区门口发现门口有很多人,里面有好多面孔很熟悉,他认出来这是刚刚社区换届选举的居委会工作人员。新当选的居委会夏主任告诉他,整个辖区的居委会工作人员都在参加志愿值勤,确保禁放规定顺利实施。“大年三十我们在家团圆过节,居委会的年轻人却还在忙碌着。”刘宝钧感慨道。他立即让老伴儿回到家中,为这些年轻人送来了热气腾腾的饺子,没想到他们一个也没吃,就忙着到下一个小区巡逻去了……
多方的共同努力,换来了实打实的禁鞭成效。元旦以来,尤其是在小年、除夕、正月初一等重点时段,全市禁放区域内未形成规模性违法燃放,更未引发火灾和公共安全事故,一个“没有硝烟的春节”就这样水到渠成。
“今年我终于在上海亲戚那里‘长了一回脸儿’。”今年78岁的老中医田军每年大年初一都要跟在上海的弟妹视频,往年弟妹都会来一句“济南真热闹”,田军知道她这是在说旁边有放鞭炮的,在笑话济南“土”。今年视频,弟妹对济南如此“肃静”感到十分惊讶,以为到了上海。
“烟花爆竹由限放过渡到禁放,这说明人们的文明程度在不断提高,不燃放烟花爆竹逐渐被接受。禁放烟花爆竹是城市对文明的思量,为了泉城的碧水蓝天,倡文明新风是大势所趋。”济南社会科学院社会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战说,全国将有更多城市加入到禁放名单中来,济南走在了前面,走得漂亮。
没有鞭炮声的除夕夜,让济南的环境空气质量更显清新。2月15日(除夕)22时,济南空气质量指数为72,空气质量等级为良。同时段,在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包括北京、天津及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的26个城市)里,济南空气质量最佳。
和往年相比,禁鞭后的济南也迎来了近年来环境空气质量最好的一个除夕夜。这份“好气质”的形成,主要得益于禁鞭。今年除夕夜,济南市城区空气质量为良,同比2017年除夕夜的重污染过程期间,各项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均有所下降。
听不到鞭炮声,很多人睡觉都踏实了。对于家住天桥区花样年华小区的董芳华来说,今年串门,亲戚们聊的话题出奇一致,聊的都是禁鞭的事情。“大家都说,今年终于睡了个安稳觉”,董芳华说,“政府的这个规定,避免了烟花爆竹带来的各种隐患和危害,还是值得的,希望持之以恒坚持执行下去。”
没有鞭炮皮,环卫工人终于轻松了。山大路环卫所所长宋丽丽介绍,往年春节清扫鞭炮皮,给环卫工人增加了不少工作量,本来300米的路段可以扫1桶垃圾,但由于放鞭炮,垃圾量可以增加到3桶。老家在济宁泗水的邵泽友,夫妻两人都是环卫工,从事环卫工作4年以来,因为春节要清扫鞭炮垃圾,每年都是孩子带着孙子来看他们,老两口从未回家过一次春节。今年,邵泽友终于能回家过年了,计划带着孙子去公园玩玩,弥补他多年的遗憾。
今年春节,以往常见的爆竹伤人事件锐减。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往年春节都要收治10余名被鞭炮炸伤的市民,最多时达到30余例,今年则未收到一例。多家医院表示,今年一例鞭炮伤患者也未收治,患者的大幅度减少与禁鞭政策的实施有很大关系。
“烟熏火燎不复返,遍地碎屑没再现;空气怡人心情好,蓝天白云在眼前;鞭炮伤人久不闻,杜绝火灾没隐患。”历下区姚家街道的“打油诗人”梁永鑫有感而发写下诗句。在他看来,这个没有烟花爆竹当“背景音”的春节,少了喧哗,多了安心。
这是一种彰显文明的济南高度
于无声处见惊雷,于细微处见文明。“禁鞭战役”如同一张考卷,测出的是济南市民的文明素质,验出的是城市文明的新高度。最美的风景,是你我将禁鞭进行到底的那份决心。
2月16日,大年初一,驻济医院接诊来自菏泽、德州、聊城的3名鞭炮炸伤者。听到这则新闻报道时,出租车司机王师傅正在送一名乘客,话题离不开鞭炮。
“我今天拉了10多个活了,大家都说不放鞭炮好啊!”
“是啊,去年这个时候,出门咱俩说话,你都听不清楚。”
“别说是人了,我这车停放都不踏实。去年让鞭炮给炸了好几个地方,修理花了上万元。”
“怎么会有那么多?”
“摊不上你想象不到,摊上了可就是大事。你看看这些炸伤的,那得花多少钱?花多少钱那伤害也是留下了啊!”
“禁得好,禁得好啊!”
一个“禁”字,真是做到了百姓心坎儿里。想想看,大家尽管已经不愿意燃放,但如果没有城市管理者的有力引导,旧习俗和从众心理照样会让烟花爆竹遍地都是。
“这是我过年第二次来看‘一湖一环’夜景了,人一直很多啊!”2月20日晚,市民张先生陪外地客人来到大明湖游玩,谈起即将过去的春节,连称“感觉大不一样”。对他来说,2018年春节的记忆是四句话:城市更安静,景区更热闹,孩子拽着他一起用传统饰品装点了客厅,家人尤其老人更愿意出门了。
“大明湖、趵突泉、百花洲、芙蓉街处处流光溢彩、火树银花,这些绚烂多姿的灯光秀要比那一瞬即逝的烟花更值得欣赏,更让人流连忘返。”除夕之夜,网友“边上君”到单位值班,路上感受到更丰富、更真实的年味儿。
从2017年春节引导少放鞭炮到完全禁放,一年过去了,烟花爆竹真正告别济南。鞭炮不响,春风里却激荡着现代文明的清脆回响。很多盼望这一天的人,没有想到来得这么快、这么彻底。
民意如大江大河,响应及时、引导得力是风景,视而不见、错误管束则酿灾患。禁放烟花爆竹的规定,本身反映了民意,迈出了顺应民意的关键一步。然而,城市管理更大的门槛是“现实”,它却不见得是民意的朋友。
禁放烟花爆竹哪有那么容易?不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吧?回顾动议之初,有人暗暗捏一把汗。破窗效应始终存在!人们相信未来会更美好,有人却养成了对时光伟力的惯性依赖;呐喊危险就在身边,却沉寂为埋头在沙子里的鸵鸟;相信担子总会有人扛,却沦落为集体平庸。可是,一座城市要发展,我们要奔向新时代,穿新鞋走旧路没有出路,别人看不起,老百姓也看不起。
济南打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战争的对手,是不知道在何处可能出现的冒失与任性。这得需要多么大的韧劲和执行力?出于什么样的认识和境界,才能有这样的干劲?又是怎样雄厚的民众基础,赢来令行禁止、和谐执法?恰逢“济南战役”胜利70年,今天的攻坚克难、依靠群众和为了群众,不能说没有光荣基因的传承。历史惊人地巧合,70年后的一场禁鞭战,恰恰融入了“四个中心”建设的“济南战役”。这个力气花对了、花值了。
文明需攀登,一处有一处的风景,高处风景更美、天地也宽。有人说,2017年是济南人找回志气、找回信心的一年。以创城为标志,“论堆”凑不起局了,“木格张”登不上台面了。人心思变、人心思贤,济南人在文明新高度上秀气质,惊艳全国。变化一个接一个,济南人不一样了,济南也不一样了。
“新春不觉晓,碧空几多骄!除夕夜,一声鞭炮响都没听到,真心没有想到!”大年初一,市民张林给外地朋友拜年,满怀自豪。这是一出和谐美好的禁鞭记。于无声处,更多人读懂了华丽转身的济南、善治的济南、温暖的济南、奋进的济南。
2月23日,大年初八,刘永海在街头偶遇“鞭炮摊”,那是坚守最后一班岗的置换点。舜景花园小区的广场上,“过年好”,“过年好”,彼此寒暄过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央媒关于济南禁鞭的报道仍被津津乐道。
原标题:禁 鞭 记
息陬镇走访慰问部分困难老党员
市文广新局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传达学习贯彻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等
我市举行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文艺演出
安岳以“效能做乘法”为追求 切实维护司法公正
稽查局三举措提升税务稽查质效 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禁鞭记
我县开展第12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宣传活动
今晚9点饶城全城停水至第二天早上8点
武汉查处一批“新衙门”作风和“微腐败”问题:公务车假期未封存被私用13次
我市市场消费环境不断优化
全市重大项目建设迎来今年第二次集中检阅
西乡塘区查封火患未整改商场楼层
卡通mv公益宣传—《防溺水 保平安》
中山市国土资源局关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审查结果的公告
市公积金中心和县管理部践行上门服务
街拍福田|“女神节”当日阴雨来袭 预计10日回温
市政务办第一党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
农业产业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
胡颐新参加“农产品质量安全荆楚行”启动仪式
上坊加强“三公”经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