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宁波城乡,纵横的河流上总能看到一座座桥,这些形状各异的古桥和新桥,除了它自身的功能外,也给水乡增添了不少韵致。而那些古桥所积淀的历史遗存和人文情怀,还成了江南特有的文化符号。
宁波人骨子里与桥有种特别的情感,譬如“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过去,婚丧嫁娶有各种“桥规矩”,能说会道的人被戏称为“桥头老三”,普通话说得不好称之为“灵桥牌”,可见桥对人们产生的影响。
海曙区集士港镇湖山村董家自然村有座古桥,这座古桥由十三个桥孔组成,故称十三洞桥。十三洞桥建于清嘉庆年间,全长53.31米,宽2.2米,桥墩高近6米。桥为东西走向,横跨于湖泊河上。
根据清代《甬上望族表》记载,在宋代嘉熙年间,宁波第一大孝子董黯的第四十三世孙董全八,听说集士港山清水秀,于是从慈溪迁入集士港镇湖山村,在此渔樵耕读,世代繁衍,逐步形成了董家的村落。
清代嘉庆十四年(1809),董家村董澜考中进士,官授江西余干县知县。在离家30余年为官期间,董澜仍心系家乡。当时董家地处湖泊河边,宽阔的河面犹如一道屏障,阻断了与对岸的交通,村民们出村进城都很不方便。于是,董澜出资牵头建造了这座十三洞桥。
集士港镇有“金山隔银山,洞桥十三眼;前后千亩畈,杨柳十八湾”的民谣,意指湖山村一带的富饶和美好的景色。
老底子,广德湖旧址河流上有许多桥,随着岁月流逝,很多桥已不复存在,唯有十三洞桥至今依旧巍然屹立。谁也说不清,这座古桥见证了多少人的脚步。尽管现在湖泊河造起了新桥,但董家村人总习惯在十三洞桥上来来往往。坚实的桥墩,磨得铮亮的桥面板,十三洞桥承载过董家村人的沧桑岁月。
宁波晚报记者胡龙召 文/摄
泰兴警方“六到位六防线”抗雪抗寒工作显成效
市委中心组举行专题讲座和学习研讨会
解一小小雏鹰们离校不离教
停电预告(2017年11月30日)
二氧化碳供应不足 英部分超市发布"饮料限购令"
集士港镇十三洞桥:承载过董家村人沧桑岁月
群众反映:昼夜施工扰民
虞城县城关镇举行第三届“清风杯”书法比赛颁奖仪式
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刘曙光主持会议并讲话田庆盈当选潍坊市人民政府市长苏立科等出席
“党建+”点燃“红色引擎”
分宜建行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南郑区首个公益书屋正式对外开放
石马山镇召开脱贫攻坚各行业领域调度会议
高新区环保局上门回复市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情况
省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助力双峰脱贫攻坚
拓宽农民致富路 东溪村推动特色食用菌产业发展
民警帮忙查找户籍原始档案资料,村民写信感谢
市政协党组召开2017年度民主生活会 找准问题 凝聚共识 助推发展
总书记叮嘱湖南的这三件大事,湖南干得咋样了?
大同农信社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2018〕4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