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气势练出都市气质


  近年来,我市按照“北优、中联、南拓、东进”的城市发展战略,实施“向东向南,靠海发展”的发展策略,大力推进城市扩容提质,既拉大城市框架,又致力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努力打造滨海绿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绿化多了、道路宽敞了、街道干净了,整个城市比以前漂亮多了。”这是记者在中心城区走访大街小巷时,听到市民给予我市变化发展的共同评价。承载着茂名工矿发展历史的露天矿,从环境破坏严重的“城市伤疤”变成美丽的生态公园;小东江的综合治理,让昔日污染严重的“火水河”变成了城中美丽的亲水景观……在南海之滨的水东湾新城,宜居宜业的滨海绿城亦呼之欲出。
  拉大框架
  完善功能
  俗话说:“路通财通”。我市一方面加快建设城市主干道,拉大城市框架,建设了西粤南路、文明北路、大园三路、站前大道等一大批市政道路,而且大部分目前已建成通车;另一方面,持续加快市域路网建设,中心城区辐射电白区城区、化州市区、高州市区的“半小时生活圈”已基本形成,使人们感受到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大了。网民张小姐表示,现在去化州、高州、信宜比之前方便多了,有时想吃一些当地的美食,可约上朋友说走就走。
  而随着湛江粤西机场迁建和茂名深水大港的加快建设,西部快线、中德大道、潘洲大道、工业大道南、市民大道三期、水东湾大桥、高地智慧城路网、茂化快线东延线等一批交通项目的稳步推进,让广大群众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以前很多大学毕业生离校时选择了留在珠三角,但我觉得选择回茂名发展是正确的,我看到了茂名的蝶变,相信会越来越好。”毕业生小平如是说。
  在积极拉大城市框架的同时,我市也在不断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不仅制定市区排水管网清疏计划,加强对排水管网设施进行清理疏通和改造,抓好防汛物资的储备,还完成了中心城区10条人行道升级改造和石鳌塘小区街坊路、光华小区街坊路等20条小区道路的硬底化改造工作,完成了城区24个水浸黑点的整治任务,市政设施承载力明显提升;对茂名大道、茂南大道等9条路桥设施进行了大型维修养护,去年全年共维修沥青路面21149平方米,共清理疏通排水管道总长约80.63万米,市政日常维修养护工作有序开展;同时抓好路灯安全管理,提高节能降耗成效,确保城市亮灯率及设施完好率在98%以上。
  配套增加
  城市添绿
  近日的一个周末,记者走访人民广场、新湖公园等地,发现有不少市民约上亲朋好友,带上各式美食,在草地上铺好桌布,来个悠闲的下午茶。“公园比以前漂亮了、干净了,有空时出来晒晒太阳,亲近一下大自然,感觉很舒服。”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去年来对我市各大公园广场都进行改造升级,在春苑、南香、江滨公园和人民广场加装路灯和厕所,完成新湖公园及人民广场太极广场建设,翻新修复江滨公园休闲亭等。
  除了市民熟悉的春苑公园、新湖公园外,我市正加快推进官渡公园、站南公园、钟鼓公园的建设,让周边群众又多了新的好去处。据了解,官渡公园于2016年1月7日开始动工建设,计划2018年春节前建成开放。目前公园广场、道路硬底化及铺装、地下管线埋设、给排水和绿化已大部分完成;公园厕所、小卖部、管理用房、配电房等建筑部分正在进行施工;公园冼夫人雕塑正在筹备建造。站南公园已完成土地规划调整,正在办理规划条件。钟鼓公园已完成国土、环评、规划条件等前期工作,正在进行初步设计方案修改工作。
  记者从市园林部门获悉,我市近年来还重点抓好了城市绿化工作和精细化管理,努力为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例如:完成了京粤汽车城门前、茂名大道人行道(茂南大道以南)、站北三路人行道等绿化;在市区全面开展绿化修枝整型工作,对人民南路中路、油城五路、厂前路等道路的桃花心、大叶枇杷等乔木约8500多棵进行重整形;完成城区19个小区内街行道树补植乔木787棵,剩余将在今年底前完成……市民熊先生兴奋地说:“茂名这几年变化真的很大,又种树又种花,连路灯都别具一格,很快连摩天轮也建成了。最近茂名在央视《魅力中国城》竞演上取得了好成绩,心里觉得很骄傲,希望有更多的人来我们茂名看看。”
  打造新区
  扩容提质
  据悉,博贺湾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水东湾新城三大发展平台,都位于我市滨海范围内,三大发展平台都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通过“港、业、城”联动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市实现扩容提质目标,不断推动项目建设又增强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目前,新区特别是起步区项目建设正在加速推进,成效明显。
  博贺湾新城是茂名博贺湾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中心城区,是东组团的重点起步区。冼太故里景区初具规模,浪漫海岸二期项目建成,放鸡岛码头扩建工程完工,“滨海新区海丝遗迹”已列入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此外,当地政府大力推进民生事业项目建设,博贺新渔港和公租房首期工程建设已启动。
  茂名高新区是我市振兴产业的主要平台之一,是茂名城市“向东向南靠海发展”的中联组团、未来的商贸物流中心,也是全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战场。记者了解到,高新区备受市民关注的露天矿生态恢复及公园建设工程,全年植树近2000亩,种植各种特色苗木1.3万多株,博物馆建筑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并且,露天矿矿区公路已全线贯通,引水工程已完成。高新客运站、崇文学堂、健康产业园、创新大厦等项目正有序推进。
  水东湾新城作为茂名城市南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宜居宜业的滨海绿城的建设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滨湾路、南海旅游岛、中国第一滩景区、智城大道、慧城三街、海城西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都取得较大进展。对内公共服务设施日趋健全,中国第一滩东侧及主次干路两侧绿道慢行系统有序推进;公厕、游客驿站及沙滩改造等工程相继启动。而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滨海校区项目食堂、学生活动中心、宿舍楼、图书馆、1、2号教学楼打桩已完成;歌美海公园人工湖已完成部分绿化工程,歌美海西路已基本拉通;水东湾海洋公园(一期)项目已完成入口平台及部分栈桥桩基施工。
  【相关链接】
  我市“北优、中联、南拓、东进”城市发展战略,向东向南,靠海发展
  北优
  优化发展现主城区(北组团),强化北组团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功能,增强现主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实施北组团优化提升行动计划,以“净化、美化、亮化、绿化”为目标,建设文体商务设施,改造城市道路,整治修复城市生态,提高城市服务水平和生活质量。
  中联
  发展高新、共青河新城片区(中组团),紧抓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机遇,以高新区产城融合和共青河新城建设为抓手,以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服务水平和生活质量为目标,配置市级公共服务设施,重点发展商贸物流、科研文化及生活配套产业,为将高新区建设成核心产业竞争优势突出、高端要素集聚、创新经济活跃、宜居宜商宜业的科技产业新城提供重要的载体。
  南拓
  发展水东湾城区(南组团),以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生态、智慧”的“南海首湾、海韵绿城、智慧新城”为发展思路,重点开发水东片区、陈村旦场片区、高地南海片区。水东片区定位为水东湾城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构造新城雏形,重点打造“南海旅游岛”、“高地智慧城”及“美丽水东湾”。
  东进
  建设博贺湾片区(东组团),完善组团内路网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现代化滨海新城。构建广东对东盟的开放合作平台。

我市实行物业服务网格化监管试点
刚柔并济改造城中村 金锁村签约率逾九成
从笔尖美文到舌尖美食
双生姐妹花艺考路:外表有多光鲜背后就有多辛酸
马边司法局召开提升社会评价群众满意度工作推进会
发展气势练出都市气质
农业合作社也搭上共享服务快车 蔬菜病虫防治“以工换工”
中外学者在沪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海外经典化有效途径
人均花费2.3万元,你会为"游学经济"买单吗?
市领导主持会议研究推进越溪河河长制工作
马边县农业局召开小谷溪村产业扶贫项目推进会议
认识公共聚集场所常见的消防隐患
河流巡查现场开具整改交办单
首届中国网络安全产业高峰论坛将于12月12日在京举办
92号汽油调整为每升6.81元
蚌埠市通报五起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中国石油莱芜公司评选“健康达人”、“瘦身达人”
我院组织收听收看全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及全市会议
教育时评:这山望着那山高?不修“内功”,难成大器
平定县小辰星儿童艺术合唱团获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