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卖部里看“三农


新华社昆明1月15日电 题:乡村小卖部里看“三农”
新华社记者 王长山、林碧锋
冬日清晨,浓雾弥漫,一排排灰墙灰瓦的二层小楼若隐若现。
“前些年,小卖部生意好。现在买东西渠道多,受影响很大。”48岁的村民陈绍芬经营着一家小卖部,虽然有点担忧,但仍像往常一样,早早起来开门。
陈绍芬是云南安宁市八街街道办事处摩所营村木厂村民小组的村民,她的小店面积不足10平方米,油盐酱醋、烟酒糖茶等货物一应俱全,百余种商品摆满了3个4层货架。
有140户村民的木厂村民小组离安宁市区20多公里,紧邻安宁市至八街街道办的公路。在村里行走,一栋栋灰墙灰瓦的2层或3层小楼不断映入眼帘,村道是硬化的水泥路,路面宽敞整洁,两旁路灯高耸。
近几年,上级在村里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投资规划建设两个新建房区,推进村道硬化和环村道路、绿化休闲广场建设,并完善污水处理设施,逐步建成农村建筑与乡土文化、自然生态相协调的“美丽宜居乡村”。
“别看是小山村,我们有两个公园和三个小广场!排污设施和城里一样。”村民小组长孙天红指着小卖部斜对面的一个休闲健身广场说。记者看到,广场旁建了亭廊,广场上摆放着单杠、双杠等设施,几位老人带着孩子玩耍,爽朗的笑声不绝于耳。“靠着国家好政策,村民们都住上了统一规划的新房。”孙天红说。
2016年底,陈绍芬家也盖起2层楼房,小卖部就设在一楼。店里的货物大都是小商品。“村民急着下锅时缺油缺盐了,就来我这里买点。”陈绍芬说。
羽绒服、牛仔裤、旅游鞋、保暖手套,一身行头十分时髦的56岁村民陈绍于走进小卖部买了一包10块钱的烟。“如今,大家买东西的方式很多,但有小卖部还是很便利。”他笑着说,“我这一身都是网购的。最近刚买了条裤子,4天就送到,快得很!”
据介绍,木厂村大部分耕地已流转给种植大户,规模化种植蔬菜。年轻村民外出打工,年纪大的村民就在蔬菜基地打工。陈绍于在菜园里打工月收入逾3000元。
离小卖部不远的路边,停着一辆“百货大篷车”,吃穿用的货物既新鲜又略显“高档”,不时有村民前来询问、购买。记者在此买了包小卖部没有的花生糖。“我们走街串巷,送货到门口,还根据村民需求及时进货补缺。”老板高建明说。
“小店一天毛收入百余元,纯利润不到20元。”陈绍芬说,“如今村里变化很大,除了送货的大篷车,不少村民都会网购,小卖部生意不好做。”
记者在小卖部蹲点的七八个小时里,看到前来小卖部买东西的就十来个人,以老年人居多。
不过,陈绍芬对此却不过分忧心。“小卖部能维持多久就维持多久吧。”她说,“山好水好,房子好路好,大家收入多,天天很开心。我想这就是美丽乡村该有的样子。”

好政策!我市优待老年人出新规 涉及吃住行多项措施
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
去库存 吉首市助力乡村振兴项目对接会成果丰
清镇市爱卫办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并开展集中讨论
双桥镇全力备战农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乡村小卖部里看“三农
我市实行物业服务网格化监管试点
刚柔并济改造城中村 金锁村签约率逾九成
从笔尖美文到舌尖美食
双生姐妹花艺考路:外表有多光鲜背后就有多辛酸
第六届海青节集中活动陆续登场 8日4项活动举行
和县历阳镇:召开扶贫工作会议
靖州培训新人传承苗族歌鼟
淮安名企赴宁招聘掀起“淮安风”
武汉“红色引擎工程”以党建促稳定
大学嘉园小区拆违千余平方米
马边县农业局召开小谷溪村产业扶贫项目推进会议
认识公共聚集场所常见的消防隐患
河流巡查现场开具整改交办单
首届中国网络安全产业高峰论坛将于12月12日在京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