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宁波的老年助餐点赞:4种运作模式 已覆盖1321个社区

  昨日上午9时半,招宝山街道的“爱心送餐车”准时停在了新三宝服务社餐厅门口,热腾腾的新鲜饭菜已准备就绪,正装进保温饭盒,菜品有避风塘对虾、西湖醋鱼、排骨炖玉米、葱油南瓜等。
10时45分前,“爱心送餐车”把餐点送到了街道所辖的10个社区,社区服务人员再一一送到老人家中。
这是新三宝服务社“长者食堂”很平常的一日,也是宁波城区老年助餐的一个剪影。
老龄化社会,养老是备受关注的民生大事。截至2017年底,我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达145万,占户籍总人口的24.3%;预计到“十三五”末,全市户籍老年人口将突破160万,届时每4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
民以食为天。如何让养老成为一件幸福的事,如何让老年人的生活更美好,首先,要让老人吃饱吃好。
这,也成为我市近年来重点“着墨”的领域。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目前,我市城区的老年助餐已基本实现全覆盖。从运作模式看,主要有4种类型:
“社区老年食堂”模式。老年人居住较为集中、需求旺盛的社区,通过新建或改造提升等方式,在居家养老服务站配置老年食堂,就地满足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北仑区、慈溪市把老年食堂建设纳入政府民生工程,持续大力推进,分别建有独立的老年食堂52家、70家。
“中心食堂+助餐点”模式。2013年起,我市探索推进镇乡(街道)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在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老年食堂,通过服务辐射,与周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形成联动,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成为老年助餐点,形成“中心食堂+助餐点”的助餐服务网络。海曙区鼓楼街道养老服务中心、镇海区招宝山街道新三宝服务社、鄞州区明楼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东胜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均做强了“中心食堂”功能,与周边社区进行服务共享。
“养老机构助餐”模式。大力推广“家院互融”服务,引导养老机构为周边社区提供老年助餐服务。海曙区、鄞州区通过养老机构中心食堂和社区老年助餐点结合,建有助餐点上百个。
“社会化服务”模式。探索委托餐饮企业等社会机构为社区老年居民提供老年配送餐、助餐服务。如慈溪市委托市学生营养餐配送中心开展老年送餐服务,部分社区委托邻近餐馆承接辖区老年助餐服务。
近年来,随着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示范创建,老年食堂的供餐服务也日益精细化。比如新三宝服务社的“长者食堂”,采用“半自助式”,即一个荤菜,几种素菜任选2种,荤菜选择实行预约式,工作人员提前一周将荤菜菜谱提供给老人挑选定制。实行刷卡就餐,一次刷卡10元,即一荤二素一汤一饭。目前,做卡的老人的已有220多位,选择送餐的有50多位。
“因为老人临时有事或出游刚回来,想加订或取消,只要在前一日4时前告知一声便可。”服务社副书记郭旭峰告诉记者,今年,他们改变了以往由送餐司机直接送餐上门的模式,由社区接力,一是出于效率考虑,二来可以给老人带去更多服务,比如,送餐人员逗留些时间陪老人聊聊天,解决些生活小事。
截至今年7月底,我市已建成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2个,新建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8个,老年助餐、配送餐服务覆盖1321个社区。
宁波日报记者 王佳
通讯员黄超梅梅薇

世界杯中场战事:最好的我,错过了最好的你
实施“外贸+”战略四川外贸促进三年行动方案出台
新春到
孝德扶贫树新风
刷新历史记录 去年我市无偿献血总量达9.8吨
为宁波的老年助餐点赞:4种运作模式 已覆盖1321个社区
4月初,洛阳这些道路、广场可赏牡丹
桂阳:我县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被通报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有关事宜
南明区召开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推进会
和林县多部门开展城镇农家乐环境综合整治行动
西南大学把蜀绣搬到课堂 50名残障人士享免费培训
爱心暖重阳 文艺汇演进福利院
骄傲!央视《大国重器》聚焦台州智造
实现宜宾和企业的共发展共繁荣
横县:小茉莉成就花乡大品牌
绵阳开展19项专项治理严惩失信行为
深化与国际友城交流合作 槟城书画展在厦门开幕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试教(面试)有关事项公告
2018年全市国土资源工作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