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抗旱保生产
景德镇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应对晴热高温天气
我市抓住有利时机实施人工增雨作业。
浮梁县农民引水灌溉。
景德镇新闻网讯(罗斌 李桢 记者 吴立群 文/图)阅读提示:近段时间以来,我市持续晴热高温天气,无论是生产一线的劳动者还是田地里的庄稼作物,都承受着高温的“烤”验。面对高温形势,我市各部门积极应对,不等不靠,及时预警,做好防范工作,做好抗大旱、抗久旱的准备。同时,加强水利设施修复,做好引水灌溉措施,确保水源保障和夏季安全生产。
记者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持续的晴热高温少雨天气,给我市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干旱。据统计,全市农作物受旱面积达14.583万亩,其中,轻旱面积9.472万亩,重旱面积4.773万亩,干枯面积0.338万亩。从灾情分布情况看,乐平市旱情较为严重,受灾面积达10.29万亩。全市水库8月6日蓄水总量2.548亿立方米,常年同期蓄水总量为2.763亿立方米,比常年同期偏少7%。
面对旱情,我市加强预测预判,密切关注旱情发展,统筹防汛抗旱,科学运用雨洪资源;对蓄水工程科学有效调度,实行专人管理,做好用水计划,采用“先用江河之水、后用水库蓄水”原则,保障用水需求。同时,加大经费投入,为基层防旱抗旱提供技术、资金和物资保障;加快引水工程的水毁修复,对尚不能永久修复的引水工程,采取临时应急措施,力保水能引得上田,充分发挥流动水源的效益。当前,各地抗旱服务队发挥“抗旱生力军”作用,发动农村广大干部群众正在全力抗旱,大家走乡串户,活跃在田间地头抗旱浇地,加强技术指导,提供优质服务。各地建立旱情日报制度,及时掌握旱情变化情况,加强旱情监测、预测预报分析、旱情灾情的调查统计和报告,为科学有效抗旱提供第一手资料。
目前,我市主要采取人工增雨作业和投入人力和机械来抗旱保灌。7月21日以来,市气象部门认真做好人工增雨工作,实行24小时值守班,作业小分队进驻作业点蹲守,遇有条件,随时作业,为农业抗旱减灾、城市降温减排、空气质量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据统计,截至8月5日,全市共成功实施人工增雨作业20余次,发射近70枚增雨火箭弹、碘化银烟条16根,大部分地区出现中等强度降水。8月1日至8月6日期间,全市累计平均降雨量达19.6毫米,其中昌江区15.3毫米、浮梁县18.9毫米、乐平22毫米。全市共137个站发生降雨,其中3个县(市、区)15个站超50毫米,最大降雨在乐平市南岗站点,为117毫米,增雨效果较显著。全市已投入抗旱人力3.842万人次,投入抗旱泵站175台套,机动抗旱设备3000台套,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情。
持续高温天气对我市农业生产造成了较严重的影响,市农业部门采取措施积极应对。通过12316短信平台、微信群、广播电视等途径发布旱情预警信息,要求有关部门和单位、基层农技人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民做好灾情防范工作,落实救灾措施。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优势,组织农业专家和农技人员,成立抗旱技术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查苗情、墒情,根据不同作物生育进程、同一作物不同生育阶段和土壤墒情,因时因地制定,落实防抗高温干旱技术措施,指导农民科学防抗高温干旱;对临近江河、水库的缺水田块,指导农民采取修复泵站、挖沟清淤等办法,扩大提水浇灌面积;有灌溉井的地方,抓紧修复原有灌溉用井,充分发挥地下水资源的抗旱作用。同时,密切关注病虫害发生情况,采取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办法,重点抓好中晚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和蔬菜等旱地作物蚜虫、蓟马、斜纹夜蛾、病毒性病害的防治。在抗旱救灾技术指导、政策支持、项目实施、资金帮助等方面,依据灾情和抗旱救灾积极性,对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倾斜;对于因干旱绝收的农作物,指导农民尽早翻耕改种补种,并积极做好改种补种所需种子的调运供应,帮助农民调进良种,提高改种补种农作物的产量和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益。(来源:景德镇日报)
网传高平市某餐馆两男子殴打女人?
行唐县政协九届二次会议隆重开幕
为基本解决“执行难” 历时半年的“暴风战役”打响
全区贯彻《环境保护税法》和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召开
手机扫一扫 商品信息全知道
景德镇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应对晴热高温天气
第39届国际名家具展在厚街举行 参展规模和人数创新高
示范区铺就产业致富路
蚌山区青年街道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用行走感受最美的风景 "我爱诗画浙江"公益毅行象山开走
全市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会议召开
困苦显真情孝爱暖人间——记庐陵新区十佳好人夏小凤
老人挑担出走两天 还好民警及时发现
急救知识进瞿沟
张掖湘西两地质公园结为“姊妹”
西海岸新区8家医院试点“健共体” 疾病预防关口前移
信用体系建设推进全市商贸流通领域
肥乡区人社局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
严管厚爱激发干部工作积极性
上甘山林场培训基层党员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