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又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有利于进一步彰显“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有利于提升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光荣感,有利于传承弘扬中华农耕文明和优秀文化传统,有利于凝聚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强大动力。梅州被选为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全国6个分会场之一和广东省主会场,将向全国展示梅州农民的劳动收获,展示梅州农民的非凡创造力,展示梅州农业农村的改革发展成果。
缘起丨广东主会场为何是梅州?
全国6个分会场有着不同的寓意。“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在就丰收节有关活动筹备进展情况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选择全国6个分会场综合考虑了传承农耕文明和体现新时代要求,及地域文化传统、农业行业特点等因素,广东省梅州市作为“我国的热区农业和岭南农业的大本营”而上榜。
梅州森林覆盖率达75.06%,居全首位,是广东的重要生态屏障。
改革开放发端于农村,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农业农村发生深刻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所辖地级市梅州也不例外。梅州围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旅游农业发展,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带,成为全国闻名的“金柚之乡”和广东重要的粮食基地等,多项农业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如农业增速多年全省第一、省级龙头企业数量全省第一、第二届“十大名牌”农产品数量全省第一等等。
梅州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梅州成为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6个分会场之一,这是国家农业农村部对梅州“三农”工作的充分肯定,举办好该活动对促进全市乡村振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绿色发展意义重大,是农业农村资源一次大整合、跨域招商的大平台。
优势丨大交通大发展 好生态好收成
梅州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梅州是“世界客都”,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粤闽赣三省交界处,东邻潮州,西接河源,南连揭阳、汕尾,北界江西、福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等美誉。
红色苏区,人文荟萃。梅州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是全国七个之一、广东唯一全域被确认为原中央苏区范围的地级市,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叶剑英元帅出生在梅县雁洋镇。梅州历来崇文重教,人才辈出,先后孕育了宋湘、丁日昌、丘逢甲、黄遵宪、张弼士、林风眠、李惠堂、曾宪梓、田家炳等一大批名人贤士,辛亥革命以来涌现了院士34名、大学校长340多名、将军540多名。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75处,客家围龙屋被称为中国五大古民居建筑之一,客家山歌、广东汉剧等6项文化艺术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梅州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贯通四方。
海丝节点,交通便捷。梅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梅县区松口镇被授予“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称号。目前,梅州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205、206等六条国道和济广、长深等六条九段高速公路为主骨架,以四通八达的省道、“四好农村路”为网线,构筑起了市县“1小时生活圈”和市域“2小时生活圈”,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和“村村通硬化路”。 梅州即将进入“高铁时代”,梅(州)汕(头)高铁正在加紧建设,还有双龙高铁(龙川至龙岩)等正在规划建设。梅县机场运营13条航线、通航国内外17个城市,2017年旅客吞吐量39.8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资源丰富,产业聚集。梅州矿产资源丰富,有储量居全省前列的稀土、铁矿、瓷土等54种矿产,潜在价值巨大。工业集聚效应初显,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上升为省级战略,全市9个产业园(集聚地)全部享受省产业转移政策,先进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区正在申报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梅州综合保税区,成为新一轮发展投资创业的一方热土。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及研发团队参加在兴宁举办的华南双季超级稻年亩产3000斤技术模式攻关测产验收。该项目创造了双季稻产量世界纪录。
科技兴农,世界纪录。梅州充分整合利用省内外农业科研资源和力量,大力引进集成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不断完善全市良种繁育供应体系,加速主导作物和特色作物品种更新换代,杂交稻、白肉蜜柚、红肉蜜柚、纽荷尔脐橙、金萱茶、翠玉茶以及抛秧、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水稻“三控”技术等一大批良种良法得到推广应用,促进了农业产量、质量的大幅提升。2016年,由杂交水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选育的华南双季超级稻在兴宁攻关成功,提前一年实现华南双季超级稻年亩产3000斤的攻关目标,创造双季稻产量世界纪录。2017年,梅州与广东省农科院签订《共建乡村振兴农业科技合作示范市框架协议》,组建金柚(含脐橙)、茶叶、水稻、蔬菜、畜牧水产5个产业科技服务专家团队,推进重点产业全产业链的科技转化与合作。
生态优美,平安名城。梅州青山环抱、空气清新、水质良好,境内有自然保护区50个、森林公园174个,森林覆盖率达75.06%、居全省首位,是广东的重要生态屏障。有雁南飞5a级旅游景区和叶帅故园、五指石、雁鸣湖、客天下、灵光寺等11个4a级旅游景区,有中国第二个“国际慢城”——梅县雁洋,有世界第七个长寿乡——蕉岭县。梅州连续五年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被授予“全国创新社会治理优秀城市”荣誉称号,还是全国十大“最具安全感城市”,全省社会治安最好的地区之一。2018年2月,梅州获得了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
依托日益完善的交通体系、良好的生态等区位优势,梅州经济也实现稳步发展。2018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543.38亿元,比增5.2%;1-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完成111.72亿元、347.34亿元,分别比增6.8%、5.1%。
【特点】
活动呈现梅州客家风情
广东省庆祝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梅县区松口镇大黄村系“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100个特色村庄”之一。除此之外,梅州还设了3个分会场,分别是:梅县区雁洋镇雁南飞茶田、大埔县双髻山蜜柚公园、大埔县泰安楼。
大埔鲤鱼灯民俗表演。
记者了解到,大黄村主会场及其他分会场的设计或选址均体现浓浓的客家特色。其中,大黄村主会场的舞台设计采用围龙屋这种最典型的客家建筑和客家文化的形象符号,泰安楼则是极为罕见的石建方围楼、是客家建筑的一大奇观,这些能让观众更深刻地体验到客家民俗风情。
据了解,届时会场将举办岭南民俗文化节目表演、梅州地方特色活动演示等,节目内容有广东各地特色传统歌舞,如客家山歌、舞龙舞狮表演等等,呈现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和浓郁深厚的乡土风情之余,还将科技产品、电商销售等新元素点缀其中。此外,当下梅州已成熟并大量上市的柚子也将成为活动的主角之一,契合“丰收”的主题。
撰文:李盛华
摄影:高讯 连志城
责编:陈嘉良 肖舒丹
版式:涂未然 校对:刘洁瑛
肥西试水建设集体租赁住房
钦州市举办机关单位涉密人员保密教育培训班
张家界国地税联合开展“创响三湘 税励园区”活动
高招咨询答疑惑 填报志愿心有谱
强化问题整改 做好复评迎检工作
庆祝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特刊·优势丨展示梅州特色尽显客家风情
林州市交通事业发展见闻︰“天路”通达“天空之城”
鼓岭最新研究成果出炉 最老“洋房”并非宜夏别墅
三箭地产药山文化节昨日开幕
市安全监管局组织赴坪山区开展节后复产复工安全生产专项检查
市区初中招生新增运河中学 树人学校摇号录取450人
名山区公安分局整治“黑校车”取得明显成效
记“石家庄市文明家庭”张立州一家
供热设备已注水检测160吨“大家伙”摩拳擦掌
小站稻出新品引来三地稻农 “津味”水稻飘香京津冀
乡村振兴战略点燃汉源“三农”新希望——专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汉源县委书记杨兴品
第三届深圳市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行业“翰宇杯”足球争霸赛收官
北京市鼓励外资在京设立营利性养老机构
1至7月 我市各项社保基金征缴超28亿元
相城区 “智慧水利”平台助力精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