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闻赚现金”APP用“流量分成”赚钱引质疑


奖励五花八门,阅读、评论、转发均“明码标价”,实则是挣流量
“刷新闻赚现金”app用“流量分成”赚钱
“刷新闻赚现金”“读资讯赚金币”“1亿红包,1元提现”……近期以来,一批号称能帮用户“赚钱”的新闻app受到各界关注。凭借现金红包、阅读有奖和推广返现等奖励和补贴,这些app热度飙升、用户增长迅速。然而,这种以现金换流量、甚至用低俗博眼球的盈利方式也引发了诸多质疑。
刷新闻真的能赚钱吗?《工人日报》记者下载了一款此类新闻app。首次登录后,记者便收到了系统发送的1元红包。注册后系统又推送邀请收徒的信息,“首次收2位徒弟赚20元,当天即可提现”。
在账户页面中,“每天免费抢1万现金”“阅读3分钟得奖励”“高温补贴礼包”等奖励信息不停滚动。系统还提供了新手任务和日常任务等奖励:新手每天阅读3篇以上新闻,可获得200~1000金币,优质评论奖励200金币,分享到朋友圈奖励90金币……
奖励五花八门,阅读、评论、转发均“明码标价”,这是此类“刷新闻赚现金”app的共同特点。在一些app晒出的用户收入排行榜上,记者发现用户最高收入达95692.8元,但记者无法核实其真实性。
据媒体测算,如果单纯刷新闻,用户需累计阅读5~8个小时新闻或者观看十几个小时视频,才能挣到1元钱。想要赚钱,更快捷的方法是邀请收徒:为app拉来的用户越多、越活跃,奖励就越高。
一位名叫“大白”的网友据称在去年花费2个月时间为app拉来了2000多名“徒弟”,拿到了3.6万元的奖励。
大量用户在现金红包和收徒奖励的“诱惑”下,参与到“刷新闻赚现金”的游戏中。以某app为例,其上线一年半后用户达7000万,日活跃用户一度超过1000万,在资讯类app中增速第一。
然而,“野蛮增长”背后,以现金换流量、用收徒做推广的做法引发了各界的质疑。
有律师表示,收徒推广模式中,师傅、徒弟、徒孙构成了上下层级,师傅能从徒弟、徒孙处获得收益,这符合传销的构成要件。
而对于现金换流量的做法,私募投资人李灿对记者表示:“其套路是以现金奖励刺激流量扩张,再通过流量变现获利。同时,巨大的流量还可以用来吸引融资、提高企业估值。”
“‘刷新闻赚钱’本质上是一种流量分成商业模式,这种规则设计将大量原本没有相应信息需求和传播需求的用户转化为廉价的流量贡献者,从而迅速实现流量扩张。但用现金刺激出的流量是虚假的,其信息传播也是没有价值的。”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党委副书记刘自雄表示,“刷新闻赚钱”模式已经违背了传播伦理和行业规范。(记者 北梦原)

美好新时代 同声唱经典阳新一中举行经典歌曲合唱比赛
我市全面完成燃煤锅炉淘汰改造任务
未成年人参加城乡居保每年费用多少
四川古代体育文物展在我市开展
80后夫妻同心献血15年 “一腔热血”延续近百人生命
“刷新闻赚现金”APP用“流量分成”赚钱引质疑
人勤春早 新农人备耕忙 生态种植的优质稻米受热捧,小赤坎村农户将扩大播种面积
大庆车友注意:年前检车违章等"车事"要弄明白
王立彤在曲周县西刘庄村调研时强调努力在乡村振兴中 实现更大突破
【四望亭走笔】鼓励春运拼车需明晰法律界限
这次机构改革是在“病根儿”上动刀子
乡村旅游今年将带动1.98万人脱贫
本市发布2017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报告
武陵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召开
张庆伟在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深入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 奋力开创龙江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 陈海波出席会议
望城区货运车辆集中整治行动取得实效 卸载货物800余吨
金山镇“巾帼党员志愿者”义务植树
桃源太平铺中学:中考英语“人机对话”校级模拟考试顺利进行
市委常委会会议召开
进一步规范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