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文化 年味食俗:祭灶糖 甜到心


民谚曰:“二十三,祭灶官。”在我市广大农村,家家户户在祭灶这天都要办几件事。除了燃放新春的第一轮鞭炮,在送灶王爷时呈现出热闹壮观的场面之外,还要吃祭灶糖、火烧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还要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典型的祭灶食品是祭灶糖,又称为麻糖。祭灶糖是一种既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呈杆状,长约20厘米,直径约2厘米。祭灶糖外面粘着一层芝麻,吃起来又甜又酥。“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对祭灶仪式已经淡忘,但是对于吃祭灶糖的情景却记忆犹新。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祭灶糖的甜,从嘴巴一直甜到心里。”2月8日,市民陈全胜谈起儿时的祭灶糖,一脸幸福和甜蜜。
据说,祭灶用灶糖是为了让灶王爷吃过甜食,在玉帝面前多进好言。也有人说,祭灶用灶糖是要粘住嘴馋、好事、爱说闲话的灶王奶奶的嘴。
据陈全胜回忆,在以前的农村地区,还比较盛行过祭灶节。“那时候很神圣,农历腊月二十三,吃罢晚饭,我的父亲就开始祭灶送灶王爷,在灶王爷像前摆上一个香炉、两支红蜡烛、一只公鸡、几棵干草、一碗水,还有必不可少的灶糖。尽管大人早就把麻糖买回来了,但是不把灶王爷送走是不能吃的,孩子们只能眼巴巴地望着那仅有的几根祭灶糖流口水。”陈全胜说,“等送完灶王爷,父亲就把祭灶糖拿过来分给大家吃。那时候,祭灶糖是小孩子们最喜欢吃的东西。”
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祭灶糖的甜蜜也渐渐远去。2月8日,记者就祭灶节的常识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40多岁的刘春平告诉记者,农历腊月二十三前后她会买祭灶糖,但是已经不再祭灶王爷了。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小许只知道祭灶节要吃祭灶糖,对于为什么要吃祭灶糖及祭灶节有哪些习俗,他却一无所知。
记者走访了我市一些大型超市和商场,看到一袋袋包装精美的灶糖摆在货架上。在一家超市摆放祭灶糖的货架旁,记者观察了半个小时,除了几位年纪较大的顾客,很少见到有顾客将其放入自己的购物篮。又酥又甜的祭灶糖为啥少人问津?一位前来购物的顾客告诉记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的品种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软糖、奶糖、水果糖等应有尽有,孩子已经不偏爱口感太甜的祭灶糖了。”

龙文区蓝田镇:“幸福工程”救助款累计发放237.5万元
市水利局召开全市水政水资源管理暨水行政执法管理培训工作会议
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面助力“健康大庆”
市教育局局长黄英: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贡献力量
才聚黄河口 智汇新东营 我市将举办“高校英才进东营”活动
春节文化 年味食俗:祭灶糖 甜到心
兴化市“红十字博爱送万家” 活动正式启动
11部门联合重拳治理校园欺凌情节恶劣的涉事学生将移送司法机关
蚌山区切实加强农业系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重点督办建议办理工作“三见面”会议召开
2018年横渡刘公岛海湾游泳国际邀请赛下月开赛
向互联网“毒瘤”亮剑—我省公安机关严打网络赌博
城阳区四项举措强化校园安保工作
日照举行中韩青少年机器人交流活动
鄢陵县抢抓春季有利时机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
平原经济开发区:“扫黑除恶”宣传进社区
“五化”成果 百姓共享
清华博士生新区实践两项发明专利获授权
鼎城区青少年科技创新结硕果
“地球一小时”走进津市 德雅中学两千师生响应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