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黄珍)7月25日,由市科工信局、市图书馆、市科技创新协会、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科普知识讲座——“走进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在市图书馆二楼报告厅开讲,吸引不少市民读者到场聆听。
海洋是怎样的?“海洋分为光合作用带(0—200米)、中层带(200—1000米)、深层带(1000—4000米)、深渊带(4000—6000米)、超深渊带(6000米至海底的水层),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可深达10916米。”在讲座中,中科院深海所工程师宋睿喆从海洋分层、海洋面积、海底结构,让读者对海洋有了立体认识。
宋睿喆介绍,地球上约80%的物种都生活在海洋,深海生物基因争夺战愈演愈烈,开发利用将成为造福人类新的产业;海洋有丰富深水油气资源田、天然气水合物、海底矿场,以及人类文化遗存等,由此可见海洋资源对国家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人类对海洋的挑战从未止步,载人潜水器便是人类对海洋探索的载体和工具。世界上深海载人潜水器(深度大于2000米),包括美国的阿尔文号、深海挑战者号(已退役),法国的鹦鹉螺号,俄罗斯的和平一号(已退役)、和平二号、领事号、罗斯号,日本的深海6500号,中国的蛟龙号、深海勇士号。
中国的“深海勇士号”建成于2017年,现服役于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国产化率达95%,可下潜最大深度4500米,基本覆盖中国主要海域和国际海域资源可开发的深度。为了让市民读者对中国“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有更加深入的认识,科普视频对“深海勇士号”潜水器功能概况进行三维立体展示,包括国产载人舱、推进器、通信设备、液压系统、水下定位、控制系统等,通过动画演示载人潜水器如何在海底开展科考作业。
此外,讲座现场还播放“深海勇士号”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南海试验,记录其下潜及科考过程。现场不少市民读者大呼“大开眼界”,更加深入了解了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以及载人潜水器的科技力量与魅力。
市编办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
省内园林专家盛赞徐州市生态园林绿化建设
济南二期拆违台账公布共9709处 5月31日前须拆完
市水务局联合九三学社,组织医疗机构开展扶贫义诊活动
广州市农业局举办2018年广州市产地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演练
“深海勇士号”科普讲座让市民大开眼界
成都签署两大“绿色”协议 打造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文体项目
中共乌当区第十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举行
鼎城区武陵小学:健康生活 远离毒品 我们在行动
2019年度宁夏医保开始缴费
滨州市安排部署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宣传工作
宿州市建立1495名市管干部廉政档案
高新区交警违章信息实时上传,司机们别心存侥幸
坂里乡:组织基干民兵参加应急排点验入队宣誓
吉林市社保局取消集中认证后如何认证
镇委副书记、镇长李惠明作政府工作报告
市领导参观考察鲁迅美术学院成立80周年校史及艺术作品展
扶贫一线当“尖兵”
东莞市东莞中学初中部消防改造项目的中标、成交结果公告
坚持和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