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县石集乡水稻秸秆“变废为宝”

宿迁网讯 (记者 裴凌曼 通讯员 蔡睿 张连华)11月28日,位于泗洪县石集乡的一片水稻田里一片金黄,当地农民正将水稻秸秆打包装车用作牲畜草料。
 
“水稻秸秆”竟然能变成“牲畜草料”?稻田里,一台台拖拉机正拖着打捆机将收割后的秸秆和留茬吸进机器里,所到之处只留下一指高的稻茬,稻田里干干净净。秸秆在打捆机里自动旋转、压缩、捆绑,不一会一捆断面整齐、弧度均匀的圆柱形草捆被“吐”了出来。
曾几何时,农民总为收割后的秸秆去哪儿发愁,焚烧会污染环境,如果不烧,随便堆放,还会影响环境。为减少大气污染,使秸秆得到有效利用。泗洪县石集乡引进一家畜牧饲料加工企业,将农民的秸秆收集起来,经加工后,变为青储饲料,不仅能让农民不用出人出力往外运秸秆,还能从中得到实惠,既保护了环境又实现了增收,取得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来自泗洪县孙园镇粮食种植大户沈广胜,在石集乡承包了1500亩土地。他告诉记者,这几年,他利用收割机将秸秆就地粉碎还田,易造成土地酸性增加和下年度病虫草害的高发隐患,现在实行秸秆离田再利用的方式,既解决上述问题,还能让他每亩地多赚100多元,他再也不用为秸秆去哪儿发愁了。
一个个捆绑好的草捆被运往另一块地里,一台台覆膜机将秸秆捆包扎起来,堆放在一旁发酵20多天,这就成了牛食用的青储饲料,有效地把农民眼中的“废物”变成“宝贝”。
据畜牧饲料加工企业安徽四方精工联合体总经理邵波介绍,每亩地可以打到15至18捆,每捆能达到130斤,每亩地大约有1吨,能创造经济价值400块钱,纯利润有200块钱。
一根秸秆的华丽“蜕变”后,不仅变废为宝推动农业可持续循环发展,也成为当地探索秸秆综合利用的新路径。

义县基础教育建设年工作成效显著
遂宁中学成立校刊学生编辑部
凝心聚力 共筑平安 2018年综治宣传月活动 启动仪式在福州举行
东营市召开法律扶残助残活动新闻发布会
阜阳市第二届“市直好人”评选暨第二届市直机关“读书月”活动颁奖典礼举行
泗洪县石集乡水稻秸秆“变废为宝”
第三届丝博会西安市代表团筹备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
“小小中医传承人暑期夏令营”走进衍生雨花客厅中医门诊
向阳街道园艺社区 关怀关爱流动人口健康生活
全乐山的太极爱好者积聚滟澜洲“搞事情”
四平市规划局12月15日至12月22日行政审批项目公示
【询价】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慈善总会办公室床上四件套(床单、枕套、被套)及棉被采购询价公告
我市启动推广“中国社会扶贫网” 周月霞出席会议
六环内“5公里充电服务圈”形成
隆林隆或镇高山汉族群众欢歌载舞集体欢度春节
横沥:无需预约!16项车驾管业务可在邮政网点办
新时代公立医院管理与发展论坛在贵阳举行 共话公立医院改革
福建闪电队将选拔10名球童 百余名青少年参加海选
全市人才返乡助力脱贫 攻坚现场会在虞城召开
市城管委邀艺术家为环卫工人送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