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当年《开拓者》

于家荣
  在我为数不多的藏书群中,有一册用米黄色本夹子装订的1至10期《开拓者》刊物。用现在的眼光看,尽管它的封面装裱不是那么豪华精致,但我在闲暇时还是经常拿出来翻看,每当翻看时,便感到亲切,这个基层刊物,凝聚着当初煤建处领导的关爱和支持;凝聚着编辑们的才智和汗水;凝聚着广大作者的心血和参与。因我是《开拓者》的编辑之一,所以,在我的眼中,这个刊物就宛如自己所生的孩子那般挚爱至极……
  1984年,原鹤岗矿务局煤矿建设工程处的建井事业如火如荼。那年,正值国庆35周年,为了活跃建井工人的文化生活,更是为了向国庆35周年献礼,当时在工会工作的刘世放、李国立等几名颇有创作热情、颇具文学功底的文学青年,在处领导和工会的大力支持下,创办了企业刊物《开拓者》。当时企业办刊物的也有,但不是很多,记得南山矿有个刊物叫《乌金花》,应当时的编辑赵明义之约,我还在《乌金花》上发表过小说,富力矿有个刊物叫《矿苗》,还有个刊物叫《煤泥河》,记不清是哪个单位办的。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这些刊物都是“油印”刊物。说起“油印”,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是太熟悉,就是用蜡纸刻钢板,刻完钢板后将蜡纸贴在“油印机”的网上,然后用“油滚”一张一张推着印。这种印刷的缺陷是由于蜡纸容易破损而导致印刷质量差,印数少,我当初刻钢板印材料最多印过110多张,那蜡纸就出现褶皱破损不能再印了。煤建处的刊物《开拓者》,是铅印刊物,在《鹤岗日报》印刷厂印刷。《开拓者》当时是全市企业单位唯一的一家铅印刊物,那时候还没有现在先进的胶板印刷,铅印算是印刷质量最好、印刷技能最先进的了。
  近日闲暇,我又拿出我制作的“合订本”《开拓者》翻看,我敢说,这大概是当今存留最全的一套《开拓者》刊物,不客气说,可能当初《开拓者》的创始人刘世放、李国立手头都不一定齐全。记得2009年,矿务局要出版系列一套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诗歌和文艺作品丛书,在局宣传部工作的卞言君给我打电话,问我能不能找到1986年总第3期《开拓者》刊物,他在此刊发的小说《新来的房客》拟收入系列丛书“小说卷”中。我在电话中说:“言君,你找我呀,还真是找对了,这刊物的1至10期,我多一本都没有,就一期一本。”言君接着说:“哎呀太好了家荣哥,国立我都问了,他没有,这小刊物不济,还真难淘弄……”
  听起来我有点吝啬,我没有把刊物给卞言君,而是把刊物中他的《新来的房客》那篇小说复印了给他送去。不是我小气,是我留有私心,一是怕他不小心把刊物弄丢了可惜,二是作为当初刊物的编者和作者,现在都拿刊物像宝贝一样,卞老弟万一喜欢,要我送给他,我好意思硬往回要吗?不要,我不心疼吗?
  看着《开拓者》刊物,我生出些感慨:
  得力于领导们支持与协助。从1984年开始,《开拓者》刊物每年出一期,时间都赶在每年国庆节之前,在每年的全处国庆节座谈会上向基层单位赠发。刊物能够创办和保证顺利、如期印刷,首先得力于领导的支持和协助。当时煤建处资金情况紧张也好,不紧张也好,都能拨出办刊的专用资金,保证刊物如期、正常印刷,按时出刊;每期刊物,处主要领导都要撰写序言或发刊词,时任党委书记任天香、李广川、党委副书记王朝光、常务书记赵浩、刘忠德、工会主席高蒙等领导,都先后为刊物撰写刊首语;再就是领导亲自为刊物撰写作品,在刊物创刊的第一期,党委书记任天香就撰写了诗歌《这里,有一片彩色的旋律》。处长施伟远、党委副书记王朝光、常务书记赵浩、工会主席韩庆义等领导的稿件,常见于每期的刊物,施伟远处长的诗歌还被鹤岗广播电台选播。
  钦佩于创编人的才智与辛劳。当时的编辑人员认为办好刊物是一种责任。文字编辑有我、李国立、刘世放、田郓城、许佳声、田英才等,美术插图编辑是李国维、邸国龙,还有题写文题的戚延伸等。编辑们各负其责,把每期征集上来的几百篇各类稿件,由李国立分发给各位编辑,文字编辑的任务是对收上来的作品进行筛选,从思想性、艺术系、语言、字句等方面把关。大家分头整理和修改,临近印刷时,大家便集中到一起修改,在煤建处四楼大会议室,几个长条桌子并到一起,十余米长,大家就坐上去各自修改稿件,有时候竟干到“月淡星稀”。在刊物印刷阶段,我们要去印刷厂跟着校对,每期要校对三遍,到了中午,校对编辑就自费找个小饭店充饥。我们所有人员没有向煤建处提出要过任何加班或补助,所有花销都是自费。国立兄不但文字基础好,还具备美术功底,每期的版式设计都由他来做,他设计的版面豪放大气,用字精准灵活。李国维和邸国龙的插图设计与作品内容相得益彰、珠联璧合,既有观赏性又有艺术性。大家被建井事业火热的生活感染着,被一篇篇作品内容感染着,刊物中的作品,或讴歌、或抒情、或感叹、或褒誉,或夹着井下放炮的烟尘,或带着建筑工地的热汗,真情实感流露无遗,一吐为快……
  得力于各级文艺部门的支持于厚爱。《开拓者》创刊后,得到了各级文艺、文化部门的厚爱,时任市文联主席的李琴同志,曾到煤建处《开拓者》作者座谈会上讲话,给作者以鞭策,给刊物以鼓励。我省著名诗人中流(郑存)为开拓者的题词是:“开拓时代的爱,爱的时代开拓”。1990年我去北京参加全国企业文学刊物、企业报副刊编辑培训班,有幸接触到《工人日报》文艺编辑、主任姚荣启,便求他为《开拓者》题词,姚主任欣然答应,三天后就给我拿来有工人日报文艺部落款的两种字体的题词,上书:“工人写,写工人,出人才,出作品。”当年10月份出版的刊物,我们把这个题词与中流的题词一并刊出。此外,矿区《金鹤》刊物、《鹤岗日报》、《鹤岗矿工报》、鹤岗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都曾为《开拓者》的作者开辟专栏发表作品。
  遗憾于刊物的夭折与作者的云散。如今,当初的煤建处已经不复存在,待1993年《开拓者》办第10期的时候,当初的主编李国立已经转至市供销社任职,第10期是由我张罗编辑的。想一想10年办刊,是大有收获的,刊物带动和培养了一大批文学作者,而且这些作者都不断走向成熟,李国立、刘世放、王永久等,都成为省作家协会会员,多次在国家、省、市荣获文学奖。刊物夭折了,作者呢?也没有了当初的群体,各自云散……
  毕竟,那是一段煤建文学的开创史,我们从中走过,我们因此自豪。现在,偶尔和国立、永久等文友谈及那段经历,我们便感到欣慰。当时还没有“企业文化”一说,现在来想,当初我们的做法,应该是企业文化的构成吧?
作者:    来源:鹤岗日报    编辑:苏德媛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获全省标准化领域最高荣誉
天津阳光城·翡丽公园产品发布盛典圆满落幕
复兴号将首次从杭州始发 到北京最快4小时23分!最新高铁旅游攻略来了
2017年度宿城区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申报啦!
垃圾成堆 谁来管管?
感悟当年《开拓者》
府店镇安乐村老裴的致富梦
六年间,他成了20个孩子的“爱心爸爸”
市人事考试培训中心开展活动为中心建设献一计 为中心建设出实招
四平市规划局12月15日至12月22日行政审批项目公示
是真的!7月6日,王俊凯要来贵阳讲故事
产业项目建设年|冷水滩项目建设开启“春忙”模式
胡五岳主持市政府党组(扩大)会议部署近期重点工作
驻村扶贫不改军人本色
2018六安国际马拉松赛组委会致全体市民一封信
广之旅获得“2017年度道路交通安全先进单位”
市文明办到我镇调研创文网格化管理工作
反腐不停歇!中纪委:一季度处分省部级及以上干部22人
市农委来嘉定调研工作
吉林省降雨降温来临 注意防御山洪和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