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人才“三大工程”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


“先天不足”的陈古镇破发展难题之法
依托人才“三大工程”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
“三大工程”是射洪县陈古镇实施的吸引人才战略,分别为回乡创业工程、回报家乡工程、人才培养工程。
回乡创业工程:鼓励在外务工青年回乡领办家庭农场、专合组织,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回报家乡工程:向在外成功人士发送“一封家书”,利用春节召开恳谈会,收集意见,介绍乡村振兴情况,动员成功人士积极捐款,支持农村基础建设。
人才培养工程:在外出务工集中地——广州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发现素质好、文化高的青年人才,将愿意回乡创业的人员纳入党员和村(社区)干部后备人才库,条件成熟的以“跟班学习”方式进入村(社区)“两委”工作,进行组织培养。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
陈古镇位于射洪县城以西,距县城21公里,虽偏而不远,但地无三尺平,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一度限制了陈古镇发展。对于这样一座小镇来说,如何在“先天不足”这一内因之下破解发展难题?
陈古镇抓住了发展的关键因素——“人才”。
“我们镇虽小,但走出去的人才非常多,数得出来的都有50多人。”陈古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何圣葆告诉记者,既然发展的内生动力缺乏,那就请“外援”,把从陈古镇走出去的能干人请回来,让他们成为陈古镇发展的外在动力。
基于此,陈古镇创新提出并实施了“三大工程”战略,即回乡创业工程、回报家乡工程、人才培养工程,鼓励有志青年回乡创业、成功人士为家乡发展作贡献和培养文化好、素质高的青年人才。
目前,“三大工程”正在慢慢发酵,逐步演变为陈古镇发展的关键所在。
8月24日,陈古镇千家村的千家生态园里,满山的跑山鸡、100余头生态猪,还有一片柑橘、猕猴桃对外采摘园,生机无限。
千家生态园的主人是42岁的罗朝康。2016年在“回乡创业工程”招引下,罗朝康从外地回到家乡,“我的根在陈古,既然家乡需要我,我义不容辞回来。”回到家乡后,罗朝康看准生态农业这一发展道路,打造了集养殖、采摘于一体的千家生态园。如今,生态园已初具规模,不仅为罗朝康带来了盈利,还带动了周边不少村民进园务工。
截至目前,在“回乡创业工程”吸引下,陈古镇外出回乡青年领办家庭农场7家,领办专合组织4个,开办电商平台4家,发展柠檬、核桃、莲藕等优势产业3个,帮扶贫困户45人,带动群众致富1500余人。
千家村有了生态园,而不远处的蒸笼寨村则安装上了一排排照明路灯,村民夜晚走路不再摸黑了。
“这些路灯是该村的成功人士梁空军、梁朝海两人共同捐款3万余元安装的。”何圣葆告诉记者,春节期间,各村根据本村实际召开恳谈会,并向成功人士发去“一封家书”,动员他们积极捐款,支持家乡基础建设。如今,像梁空军、梁朝海这样回报家乡的成功人士越来越多。
而在外求学、打工的陈古籍人士则成为陈古镇人才培养的一个方向。“我们在广州这些打工人士聚集的地区建立了流动党员党支部,加强与外出发展人士的对接。”何圣葆说,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而那些素质好、文化高的陈古籍人才更要转化为陈古镇发展的源动力,这些流动党员党支部将定期开展学习,并且发展年轻有为的人才,将愿意回乡创业的人员纳入党员和村(社区)干部后备人才库,条件成熟的以“跟班学习”方式进入村(社区)“两委”工作,进行组织培养。
如今,陈古镇依靠“三大工程”抓住了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这一重要因素,在抓住人心、抓住人才的同时,也弥补了“先天不足”,将人才力量转变为全镇发展的新动能。
(全媒体记者 陈醒)

嘉兴经开区启动三年行动计划,吹响“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冲锋号
台州市交通运输局督查杭绍台高速公路台州段“品质工程”建设情况
人勤春更早 实干赢未来
天津市河东区中山门街道组织开展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专题培训
省科协调研组到我市调研 助力揭阳乡村振兴
依托人才“三大工程”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
张劲松实地督查防汛工作
“建窑建盏”研究基地落户武夷新区
唐河县张店镇举办脱贫攻坚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 助力脱贫攻坚
媒体暗访、综合评价、奖惩分明——2017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工作呈现新亮点
食博会招展招商名企云集
国庆黄金假期没地方去?看看这个惠州乡村旅游线路图
首艘“中国造”极地破冰船下水
桦南县2018年农村党员“全覆盖”教育培训班开班
市委召开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明确四点要求
安阳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现场观摩暨工作推进会在林州市召开
全城倡议 我为“小白”当药神
杜良乡开展“热爱集体美化环境”主题党日活动
我市6所高职院校可单招,明起报名
屏山“扶贫车间” 拓宽群众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