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资百万元 关中小院被改造成“网红”


  2009年,李虎堂讲述老宅的历史。
2018年,改造后的老宅里有了现代化的厨房。
李虎堂2009年手绘的老宅改造平面图
2009年,老宅里屋顶的花砖有些松动。
2009年,老宅破旧的上房无人居住。
  西安市碑林区东木头市的小巷深处,这座近140年的关中小院,李虎堂一直舍不得离开,他总认为自己守着的不仅仅只是房子,还有家族的亲情和回忆。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将老宅整修好,几个兄弟姐妹能常回来住住,让老院子恢复往日的生机。
  周围邻居改成小旅馆
  2009年5月,记者进行西安传统民居的资料收集拍摄中,走进了李家老宅,这是一套典型的关中宅院,大概有200多平方米。李家在民国初年经营兔皮生意起家,买下了这座宅院。该宅院曾是一个督军府第,李家买下后传至李虎堂是第六代,如今只剩下这个小院的几间房子,几个兄弟姐妹分割了产权。
  李虎堂手绘了宅院的平面图,讲述了他的改造计划。让记者记忆犹新的是,为了加固,东西两个厦房使用了一根水泥电线杆相互连接支撑。在翻修加固东西厦房的过程中,李虎堂发现屋顶梁上留下的工匠资料显示,此宅建于光绪八年(1882年)。这套宅院为土木砖结构,东西厦房和朝北上房构成一个下沉式庭院,寓意“肥水不流外人田”,高大的院门后有木质照壁,整个房屋和院子外墙有精美的砖雕,有五福临门和各种动物图案,门前还有一对石狮子。小院的木雕也十分精美,门窗雕花、门板上雕刻着图画故事。
  由于宅院存在没有下水道只有旱厕、生活用水需要从外面提等诸多生活不便的因素,李虎堂其他兄弟姐妹早已搬走,朝北的上房多年失修,门窗破败不堪,但生于斯长于斯的李虎堂仍然留在这里。东木头市比邻城墙,朝北是繁华的东大街和骡马市,早年有不少建筑精美的关中民居院落,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很多住户将老宅改造成钢筋水泥的楼房,开设小旅馆挣钱,李家也曾有过这样的想法,但最后还是觉得保留历史建筑更为重要,遂作罢。
  花费百万元改造成“网红”
  2015年,上海东方卫视一档房屋改造节目《梦想改造家》相中了这套老宅,李家集体承担了20万元的费用,节目组承担了80万元的费用,设计由师仲松担纲,改造修复耗时5个月。基本设施改造:铺设了上下水的管道,增加了排污泵和5个室内卫生间,划分出了完备的后厨区域。房屋外观改造:保持房子原有的风貌,花砖、滴水与瓦片,更换掉残破的部分。数十平方米的雕花门窗和几件已经残破的老家具,工人忙碌了两个多月手工修复加固刷漆。建筑结构改造:使用竹基纤维复合材料替换掉了大部分原有建筑保留下来的椽子和木板,并重新加固墙面。用新材料完成屋顶和地面的防水工程,保温供暖铺设空气能地暖。
  改造完成后,老宅居住舒适性大大提高,通过媒体传播,李宅成了“网红”,经常有网友上门拍照摄像,也有一些西安老宅市民上门“取经”,李家都热情接待。2018年9月,记者再一次来到李家老宅,院子里还是当年的青砖铺地,房内已经更换成有地暖的地板,门窗依旧,但内部加装了双层玻璃窗,室内卫生间两侧开门,将房屋隔成两块,李虎堂夫妻和女儿女婿各有一个卧室,厦房巧妙地利用空间隔成两层,增加了楼梯和屋顶天窗让上层变成了8岁外孙高柄楠的学习活动场所,使用面积扩大了一倍,上房的门框上挂着一副题写着“祖屋”二字的牌匾。院子里石榴树和竹子碧绿,当年的储水缸养了观赏鱼,充满了生活乐趣。
  老宅是古城西安的历史
  对于老宅改造花费百万元,有一些人提出异议。为此《梦想改造家》节目组进行了回复:“许多观众对西安老宅的那一期存有异议,认为节目组投入资金来修缮这座宅子,有被李家占了便宜之嫌。事实上,在确认委托家庭的过程中,节目组工作人员走遍了西安的老街巷,目睹了许多宅子在大家族的四分五裂中被抛荒、拆毁、放弃、消失。保存如此完好,家人又非常爱惜的老宅子实属凤毛麟角。节目组投入心血乃至资金来帮助这家人,也是尊重他们保存家族记忆的努力,希望和他们一起让这座房子继续‘活着’。不仅为了他们,也是为了我们自己,为了向未来传递一份传统之美。”今年68岁的李虎堂和67岁的妻子李兆鍼表示:中国古典四合院体现的是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对于老宅而言,房子的精神价值远远超过了其本身的空间意义。西安是一座古城,古城的历史就是通过这些建筑展现出来的,李家会将老宅保护好并继续居住下去。
  文/图 谢伟

传达学习全国全省重要精神 研究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等工作
高温持续 警惕车“中暑”
市城管局迅速贯彻落实全市安全管理工作紧急会议精神
石棉联社:银企携手助力脱贫攻坚
吴川良村着力打造“红色文化”村
斥资百万元 关中小院被改造成“网红”
11岁女孩突然失明,社会各方慷慨解囊
顺德积极抗击台风“山竹”,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张红旗陪同京沪高铁公司领导来泰调研
大埔开展大学生党员法律宣传与社会调研活动
英国央行行长任期延长 以助英国平稳“脱欧”
诏安县秀篆镇:发起公厕革命 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90后揭阳小伙大埔当“豚鼠王”年收入可达10万余元
徐州经开区组织参加市“科技成果对接周”活动
【脱贫】平定县柏井镇刘家沟村:特色种养结合 脱贫增收有道
西安女子收钱后事未办成不退钱 法官上门执行时哭哭啼啼
“红色物业”党支部提前到岗解决居民困难
紧跟发展趋势 南京融合新兴业态打造国际软件名城
市民误将李花当樱花 武汉樱花下周才是最佳观赏期
2017年谁挣钱最多?京沪人均可支配收入逼近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