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柞水按照“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要求,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强化指导和服务,已将5920户19970名贫困群众捆绑在产业链上,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
做强农业园区。充分用活用足产业脱贫扶持政策,全力打造国家级西川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园,巩固提升省级卉丰、天书山和市级正森3大农业园区,启动认定杏坪、中坪等6大县级精品园,培育和扶持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今年以来,完成2个龙头企业、2个市级示范合作社和3个市级家庭农场培育、申报等工作,申报1个省级、5个市级标准化畜禽养殖示范场,发展涉农经济组织265个,培养创业致富带头人120人,带动当地8000余户2万余贫困人口实现增收。
做大主导产业。深化“三带一创”产业精准脱贫模式,围绕一主(木耳)两副(林下经济、乡村旅游)主导产业发展,大力实施木耳产业“1153”工程。4个标准化菌包厂正在加紧建设之中,完成核桃标准园建设1个700亩,板栗标准园3个共960亩;完成板栗综合科管3.5万亩,新发展中药材7600亩,栽培袋料食用菌1350万袋,创建食用菌生态标准园2个;发展生猪11万头、土鸡14.2万只,养殖鱼类72万尾,扶持5132户17995人发展脱贫产业。
做优产业扶持。创新推出“农户贷”“产业贷”等金融产品,由县财政出资5000万元设立金融扶贫担保储备金,金融机构按照1:10放大投放贷款,用于扶持、带动贫困户的经济组织发展产业。全县已发放“农户贷”5080户26770万元、“产业贷”33笔1505万元,带动贫困户8477户,贫困户获贷率达到55%。根据产业类型、规模,进行奖励补贴,已为852户贫困群众兑付发展产业奖补资金734万元,激发了贫困群众通过发展产业实现稳定脱贫的动力。
做实技能培训。扎实开展技术服务百日大行动,组建了51个技术服务小分队,进驻51个脱贫摘帽村,开展点对点、面对面、手把手地技术帮扶,全县已开展技术服务120余场次,涉及产业20多个,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对2934户2952名贫困群众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实现有劳动能力脱贫户的产业扶持全覆盖。建成京东柞水馆、农村淘宝服务站30个、淘帮手服务点17个、供销社农村电商综合示范站点15个,贫困村电商覆盖率达45%,预计今年全县累计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8500万元,增幅41.6%。(潘道华)
恩施州及恩施市聚力推进女儿城梦想小镇建设
市政协双月专题协商聚焦加快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 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湘阴县边界水域联防联治工作有了好方法
程柏全:匠心传承“痘姆古陶”
宣恩逐步消除超级大班
柞水产业带动铺就贫困群众致富路
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人社局开展建筑施工领域户外高温错时作业检查
良庆区部署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接国家评估认定工作
蒲从双率队赴长三角地区开展投资促进活动
龙海浮宫:加快推进浮南大道项目建设
市委宣传部大走访活动:宣讲进乡村 走访到各户
龙山区开展“砥砺奋进新时代 感受龙山新变化”主题实践参观活动
27种病可申请门诊慢性病医保
选择婚庆服务需谨防二次消费陷阱
《有爱才有家》民政系统专场演出300余人集体观看
粗心大意失钱包 拾金不昧还失主
永兴县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将于12月19日—22日召开
咸丰法院开出恩施州首份《离婚证明书》
哈市跻身首批国民休闲旅游胜地
市民热议各商圈停车环境 优质停车成商业体揽客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