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各种消费离不开付款。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从紧巴巴地“凭票购物”到出门带现金,准备各种零钱,再到银行卡、信用卡刷卡支付,如今又增加了移动支付、刷脸支付,支付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支付方式的一步步演变见证着老百姓生活方式发生的巨大变迁。
9月16日临近中午,在东河区沙尔沁镇千亩葡萄园,经过一上午的采摘、游玩,40多名亲子团游客将摘来的葡萄小心翼翼过秤,然后装箱。“已收入60元”、“已收入80元”,53岁的种植户高新明站在人群中,只管掏出手机,给客户扫码。“我就负责‘听声儿’,看都不需要看。”他告诉记者,过去卖葡萄可没这么轻松。走街串巷辛苦不说,还要胸前挎上小包,里边装满提前换好的零钱,钢镚、毛票一一备好。过去因找零耽误时间,有顾客等不上,干脆不买了。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现在村里连卖焙子的早点铺都有了二维码。今年7月,赶在葡萄大面积上市之前,高新明特意学会微信收付款功能的使用。他感慨道:“现在连零钱也不需要准备了,移动支付太方便了。”不仅卖葡萄,高新明如今在村里买菜、下饭馆都使用微信支付,移动支付给他的生活处处带来便捷。除了年轻一代,如今尝到“码”上支付“甜头”的不仅有村里人,还有很多老年人。65岁的李大伯就是其中的一位。
不久前,李大伯给小孙子买童鞋,结账时问道:“可以用支付宝吗?”得到的答复是:“刷卡、微信、支付宝、苹果手机扫码支付在本店都可以使用。”于是李大伯熟练地打开支付宝让店员扫码。他告诉记者,以前不习惯扫码支付,总觉得不安全。有几次在商场买东西,找零钱耽误了后面的人结账,怪不好意思的,后来他便开始学习这一新鲜事物。从起初对移动支付一窍不通到现在成为移动支付“能手”,李大伯进步很快。
现在移动支付带来的购物新体验让李大伯感慨万千,他不禁回想起过去。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好多商品凭票供应,即使有钱,没有票也买不来。在李大伯的记忆中,粮票、布票,油票是当时生活的必需品,此外电视机票、冰箱票那是奢侈品。1984年,当时还年轻的李大伯等了很长时间,托人、找关系才搞到一台19吋的索尼电视。搬回家第一天,全院子里的人都好奇地来围观。前几天收拾屋子,他拿出几张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粮票,孙子们个个好奇,一个劲问爷爷那是啥,于是他开始给晚辈们细数起当年这些“老物件”的用途。
“或许以后的人又不知扫码支付为何物了!”李大伯感慨地说,从昔日的“票据时期”到如今的“扫码时代”,支付方式的变化既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又改变了老百姓的生活方式。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他相信未来的购物支付方式一定还会有更新、更大的变化。
(包头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张婷婷)
破解空间不足瓶颈,深圳如何“挖潜”存量土地?
一季度北仑区土地供应量价齐升
市场超市恢复营业 叶菜价格稍有上涨
1-6月份我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8%
市统计局:市局荣获“全国统计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看身边变化】网络改变世界:“码”上支付成常态
市卫生计生委召开医疗机构审批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南明区水口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辖区老年人免费体检
南京国展中心场馆利用率全省第一
惠城区举办全国广场舞展演活动 14支队伍参加
剑阁县实现住房公积金业务办理“最多跑一次”
湄江镇团委组织开展“弘扬雷锋精神 传承敬老美德”志愿服务活动
省政协调研组到三亚开展宗教工作调研
全警上路雨中疏导交通
袁子强慰问结对帮扶贫困户
[高新区]2018创富中国全球启动会举行
我市召开境外工程承包工作座谈会
精神的洗礼“我是党课主讲人”首秀反响热烈
石家庄市2000多辆共享单车擅自投放被清理
最新公布!东莞存款余额13070.29亿元 稳居全省第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