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局局长 杨登廷 市委彭琳书记在全市“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动员会上,提出了“如何贡献乡村振兴的乐山样本”。 农业系统作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排头兵之一,当前农业基础如何?有哪些短板?有哪些优势和有利条件?落实乡村振兴农业系统应该如何作为?带着问题,深入基层调研,虚心学习讨教,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当前乐山农业的基本市情 粮食生产稳定提高。2017年,全市粮食生产总产量111.77万吨,油菜生产总产量7.14万吨,实现十连增。耕地面积稳定在224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46.97万亩,油菜播种面积61.69万亩,为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果。茶叶、林竹、畜牧、蔬菜、中药材五大主导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茶园面积、茶叶产量、鲜叶产值分别达到128万亩、11.8万吨、60亿元,占全省的25%、28%、21%,综合实力居全省第一,荣获“中国绿茶之都”荣誉称号,“峨眉山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畜牧水产总产值达113亿元;蔬菜种植面积达106万亩,总产量310万吨,产值60亿元。 农业产业化经营成效显著。截至2017年,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99家,其中国家级6家、省级27家、市级166家,实现销售收入210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3067个,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7个、中国名牌农产品2个、四川省著名商标23个;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面达到69%。 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全市新增有效灌溉面积 19.5 万亩,农机总动力达到231.62万千瓦,增长32.4%,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6.68%,增长21.68%,完成机耕便民道建设8605公里,其中水泥硬化路面5011公里。 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颁证登记基本完成。开展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农村土地收益保证贷款、农村产权抵押贷款等一批试点工作。 打造什么样的“乐山样本” 到2050年前,乐山农业将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的生产体系、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农业系统要立足现有资源禀赋和优势条件,重点在“产业振兴、优化生态、助农增收”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打造“农旅融合”的乐山样本。乡村振兴首先是产业振兴,产业振兴要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靠产业经济多元化来推进。乐山最大的优势资源是旅游,“农业+旅游”的融合之路,是乐山农业最好的出路。 乐山有“茶叶、林竹、畜牧、蔬菜、中药材”五大传统优势产业,产业振兴首先必须要规模化。目前,乐山农业正在按照“一区六带”的规划稳步推进,到2020年前,乐山规模化农业生产体系将初步形成。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单一发展优势农业产业的业主,挣钱的占比不到30%。为什么?因为受到资源环境双重约束,传统农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强。因此,要在规模化的同时完成产业转型升级,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之路,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采摘农业、旅游农业,让旅游资源与农业形成互补,产生经济效益,让农民能够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去年我市创建了21个融合产业示范园区,今年力争再创建15个融合产业示范园区,一个点一个点地打造,一片一片地示范带动,最后形成全市域的融合发展。 “农业+工业”催生出农产品加工业、机械化农业、设施农业等;“农业+房地产”催生出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等;“农业+旅游”催生出休闲农业、观光农业、采摘农业。乐山处处是景,处处有文化,最适宜的就是“农业+旅游”,也是乐山农业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必然选择。 (二)打造“产业助农增收”的乐山样本。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合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是主力军,他们既懂农村又懂农民,既懂城市又懂农村,既会用工业化的理念搞生产,还会用产业化的理念搞经营,还会用城镇化的理念搞融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希望,要给予大力的扶持。要发展现代农业,另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把传统农民改造成现代新型职业农民,让农民这个职业经理化、职业化。要进一步完善土地托管、订单收购、股权量化、二次返利等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户牢牢依附在产业链上,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的发展轨道,为全省全国贡献“产业助农增收”的乐山样本。 (三)打造“绿色发展”的乐山样本。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对优质绿色农产品、优美生态环境、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乐山农业不缺品牌,缺的是叫得响的优质品牌。如何打造优质农业品牌?一要“创建”,二要“监管”,三要“保护”,四要“宣传”。要加快推动乐山农产品走出乐山、走出四川、走出中国。要不断加强农产品生产质量监管、检测、追溯三大体系建设,推进全方位的监管网格化,要用好市级农产品质量检测平台,实现农业投入品、种植、养殖、水产产品检测全覆盖。继续加大县级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及乡镇、基地(批发市场)农残速测站(点)建设,构建起市-县-乡(镇)-场(点)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框架。要用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实现农业投入品、产品质量状况及时溯源。 要让乐山农业产业基地吸引游客,吃得安全放心,玩得舒心,就要把农业生态建设和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保护治理力度。一要治理秸秆焚烧。二要治理畜禽粪污。三要治理土壤污染。通过有效治理,让资源利用更有效、产地环境更安全、田园风光更优美,为全省全国贡献“绿色发展”的乐山样本。
凤岗:百余海外华裔青少年回乡寻根
南丰甲鱼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
市民学堂丨周日讲“岭南民俗文化”
市图书馆开展“书香润童年 报刊伴成长”送书下乡活动
爱心人士到新罗区东宫下托老院开展"端午献爱心"活动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
环境保护税征收工作在我市稳步推进
国家税务总局黑河市爱辉区税务局挂牌成立
我区2017年财政收支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聚焦河南重点民生实事落实情况 路宽人富心顺
推广农业技术
任桥镇加大环境整治力度
全年都将有花可赏 翔安大道绿道新添3.6公里“海绵路”
陈奕君在县(市、区)工作交流会上强调聚焦聚力高质量 大干实干二季度
程漫走访慰问科技工作者
新税务增强“合”动力 助广州空港腾飞更有力
永康成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邮储银行汉寿县支行开展“金融惠农”宣传活动
探索实践“三生融合”高质量发展之路 奋力谱写追赶超越建设“三市”新篇章——我市探索“三生融合”高质量发展加快追赶超越系列报道之一
泉州首创生态连绵带 “一环一湾十廊”构建“蓝绿交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