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王予杰报道 生有所依,老有所养。这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民群众对社会保险的希望。
2017年11月17日,国际社会保障协会授予中国政府“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评审团的基本授奖理由是: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凭借强有力的政治承诺和诸多重大的管理创新,在社会保障扩面方面取得了举世无双的成就。的确,开封市社会保障工作的成果得益于国家一系列改革措施强有力的推动。
回首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的五年间,在市委、市政府和市人社局的坚强领导下,全市社保经办机构按照扩大社保覆盖、强化基金征缴、完善稽核内控、提升管理服务、增强保障能力的总体思路,突出重点、狠抓难点、打造亮点,各项工作均取得新突破。全市社保事业飞速发展,多项重要改革举措陆续实施,社保待遇水平稳步提高,经办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经办服务能力达到全省领先水平……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社保工作涉及民生,与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是我市社保工作的基本遵循。
改革面前,蹄疾步稳。我市社保部门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用诚挚的情怀传递动人的温暖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饱含深情地提出: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对社保工作殷殷的期望和明确的要求。在我市社会保障安全网下,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社会保险服务,党和政府一直在用诚挚的情怀传递着动人的温暖。
5年来,我市社保工作成绩斐然。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整合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并实现全覆盖。整体推进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制度。全面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全民参保计划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扎实推进。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基金规模不断扩大,抗风险能力得到增强。
我市现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五大项社会保险制度八个险种,已经织就了覆盖所有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网,基本实现了法定人群全覆盖。截至2017年底,我市社会保障多项数据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市共参加社会保险774.58万人次,与2012年底的688.33万人次相比,增加了86.25万人次,增幅达12.53%,年均增幅2.51%。2012年至2017年,全市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515.27亿元,基金总支出475.68亿元。各项社会保险待遇进一步提高,养老金13连调、医保制度改革等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整个社保体系枝繁叶茂,为人民群众遮风挡雨,起到社会稳定器、经济助推器的巨大作用。
市社保局副局长吉宏宇在观看影片《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后情不自禁地谈到自己的体会,“社保人所从事的每一项工作,都关乎国计民生,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全市经济建设大局,是平凡而伟大的事业。值得欣慰的是,5年来全市社保工作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根工作第一线,负重拼搏、甘苦与共,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安得广厦千万间”,社保人铸就的社会保障网,同样是保一方平安,促千家安乐!”
“看病不再难,看得上也看得起病了”“养老金十三连涨改善了离退休人员的生活,现在是越活越滋润”……面对记者,当提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社会保险事业发展给老百姓带来的变化时,许多市民激动地连声称赞。
在连续8年上调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金的基础上,2012至2017年,我市继续逐年上调养老金,从2012年的人均每月1434元增加到2017的人均每月2308元,增加874元,增幅60.95%,年均增幅12.19%。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2012年的每人每月60元提高至2017年的80元。医保待遇全面提高。职工医保报销比例提高到85%,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6万元,职工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20万元。扩大重症慢性病保障范围,病种增加到23种,支付比例提高到70%。推进日间手术按病种结算,将床位费从9元天/人提高到15元天/人,并提高了材料费报销标准。居民医保实现按金额按医疗机构级别阶段支付,基层医疗机构报销比例最高达90%,引导参保人员到基层就医。居民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40万。全面开展困难群众大病补充保险,费用报销不封顶,报销比例最高达到90%。工伤保险上调了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护理费和住院伙食补助费等待遇。失业保险自2017年10月1日起,失业保险金由每人每月1160元提高至1256元,惠及1281余人。在生育保险方面。生育医疗费最高可报销6200元,比原医疗费增加2800元。响应国家全面二孩政策,只要符合国家规定生育,有卫计部门核发的生育服务证,参加生育保险的都可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降费率减轻企业负担 。2015年3月以来,我市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率相继降低,惠及101万参保群众。5年来,累计为全市企业减轻经济负担2亿元。
2017年7月底,根据省市统一部署,在市人社局统一领导下,全民参保登记入户调查工作圆满完成,全市共登记和补充完善257379人的参保信息。基本实现了制度全覆盖到人员全覆盖,人与钱“一个都不能少”,切实保障社会保险基金的“雪球”越滚越大,受到市委、市政府通报表扬。
用坚韧不拔的勇气推进改革
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活力之源,也是开启社会保障事业新征程的必然之路。
五年来,我市社会保险完成一系列重大改革,在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等方面,实现质的飞跃。
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胜利合拢。根据《开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 2017年1月1日起,我市开始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参保居民不再受城乡身份的限制,都能够公平地享有基本医疗保障权益。
实现异地就医及时结算。2015年,开封市开通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平台。2017年,在省内率先实现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省去了参保人员“垫资”和跑腿的麻烦,让老百姓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脱贫路上,不落下一个困难家庭,不丢下一名困难群众,这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5年来,省人社部门出台了多项“暖政”,我市社保工作也紧跟步伐,认真贯彻省政府办公厅、省人社厅有关文件精神,全力推进医保脱贫攻坚,实施城乡居民大病补充保险。我市认真贯彻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深入开展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工作,建成了困难群众大病补充保险数据库,建立了医疗保险脱贫攻坚信息动态日报制度。截至目前,共计10216人次享受困难群众大病保险报销政策,报销金额总计4708.43万元;9070人次享受困难群众大病补充保险报销政策,报销金额总计2301.66万元。
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及大病补充保险实现“一站式结算”。2017年6月,我市各定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区)级、乡级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及大病补充保险“一站式”即时结算,让参保患者就医享受到了更加便利、快捷的服务。
失业保险充分发挥促进就业预防失业的作用。2015年至2017年,我市共计对全市323加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稳岗补贴3220.89万元,涉及稳岗人员28153人。通过对企业稳岗补贴的发放,为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维护社会大局的稳定做出了应有贡献。
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范围进一步扩大。2013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纳入工伤保险范围,2015年将机关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纳入工伤保险参保范围。2014年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纳入生育保险参保范围。2016年5月,随着我市建筑业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政策实施,全市154家建筑工地,10556农民工兄弟参加工伤保险,保障了建筑业从业人员的工伤医疗问题。
用创新的信念开辟美好的前路
创新使制度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我市社保工作坚持用创新的信念开辟美好的前路,突出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互联网+”的滚滚洪流中,顺势而为者赢得未来。
5年来,我市坚持推动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不断提高社会保障领域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强化电子社保应用,优化、简化经办服务流程,将公共服务链条延伸到街道、乡镇、社区、村。建成便捷可及、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四个不出村”。为我市人人享有优质高效的社会保障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打造出超出全省水平的社保服务。
五险数据成功整合,管理水平明显提升。2016年开展五项保险数据整合工作,对市本级和三县六区共计40余万人的参保信息进行了合并,极大提高了五险数据质量,也为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整合后,建成了全市统一的五险数据平台,实现了“同人同城同库”的管理目标。
网上缴费基数申报全面推行。目前,我市网上申报率达90%以上,缴费基数增幅17%,人均月缴费基数增长490元。缴费基数申报工作提高了全市社会保险数据质量,2017年五项社会保险新增参保人员51659人,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持续扩大。
扎实推进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人脸识别全省领先。摇摇头、眨眨眼、读读数字……简单的操作即可完成养老金领取“刷脸”认证。这是市社保局的创新之举。无论退休人员身在何处,都可“刷脸”完成免费、便捷、安全、准确的认证。从2012年的手工认证到2017年的手机app人脸识别认证,离退休认证实现跨越发展。
推进社保业务向基层社保经办机构下沉,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近年来,按居民身份信息把市本级管理的87512名个体身份参保人员对应分配至五区,企业按工商注册登记信息把市本级管理的568家企业及其职工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分别纳入五区,业务下沉,满足了广大参保单位和群众就近办理社保业务的服务需求,社会保险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强力推动社会保障卡普及。社会保障卡为百姓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截至2017年底,我市社保卡信息采集量为367万人,实际发卡量为345万人。自2017年8月1日起,全市各级社保经办机构从参保登记到各个险种的待遇支付等所有业务经办流程全部使用社保卡,大病和大病补充商保的报销也使用社保卡。去年9月起,21万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分批次转移到社保卡上发放工作稳步开展,在发放期间同步完成金融账户的激活,提高金融账户激活率。
全市社保经办机构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构建高效便民的新型“互联网+社保服务”体系,逐步形成社会保险业务“一门集中、一口受理、一网通办、一链监管、100%网上办事”的社保服务新模式。市民之家社保大厅全面升级,基于大数据分析能力的加强,开展更为精准的网上服务,在“开封市政务服务平台”提供211项网上办结业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躬身大地,俯拾芬芳。走进位于市民之家的社保服务大厅,醒目的社保标识、现代化配置的办公设施、齐全的操作办事历程、社保工作人员满意的笑脸,都让办事群众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到一个窗口,很快办齐了要办的几个事情,开封社保的服务真好!”群众一句句质朴的话语,道出了由衷的感激。
这是一幅昂扬向上的民生图,这是一曲倾情为民的交响乐。
用执著的追求铸就闪亮的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要实现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党,就要确保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关键在人,就要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社保工作点多面广,服务群众,政策性强,任务繁重,要想开展好工作,必须要打造一支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作风过硬的社保队伍。5年来,市社保局以队伍建设为抓手,以“群众需求为方向,群众满意为目标”,抓教育,强化思想素质。抓培训,强化业务素质。抓管理,强化作风纪律。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社保队伍。
抓班子,带队伍,凝聚合力。近年,在市人社局党委领导支持下,全市社保系统内对10个县区社保局和局属10个科室的中层干部进行了轮岗交流,选拔任用了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干部队伍,努力打造清正廉洁、坚强过硬的领导集体。以制度倒逼责任,以责任倒逼工作落实,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做出成效。
抓思想,强业务,提升素质。5年来,全市社保经办机构先后组织干部职工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班400多人次,特别是根据市人社局统一安排,与人社部能建中心合作,承办了为期5天的开封市社会保险经办能力建设培训班,全国社会保障领域知名专家杨燕绥教授和人社部、社保中心多个司局领导来汴授课,全市各级各类社保经办机构的300多名骨干力量参加了培训。同时,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对经办人员的日常对口培训,5年来组织对口业务培训120多课次,有力打牢了经办管理服务的能力基础。
精神文明创建结硕果。5年来,全市社保经办机构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创建活动,开展文明交通、社区帮扶、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260余次,举办了两届“社保杯”和一届“医保杯”气排球赛,开展拔河、平板支撑比赛等文体活动26次,开展优质服务窗口创建、服务型行政执法等系列活动11次,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增光添彩。
2012年以来,市社保局、医保中心连续5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干部职工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全市社保经办机构经办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树立了“开封社保”新形象。
继往开来奉献谱华章
2018年1月1日,新修订的《开封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建立社会保险专家库、扩大门诊重症慢性病病种、日间手术报销等一些列新举措已经紧锣密鼓的实施。开展长期护理保险研究和讨论,将全民参保登记纳入全国统一平台,继续降费率,城乡居民医保深度整合,工伤保险纳入省级统筹,生育保险改革,继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继续大力推广社保卡的使用,继续狠抓队伍建设,提高经办管理队伍素质,做好2018年度城乡居民参保登记工作。10项工作计划,已经摆上桌面……在追逐梦想中前行,开封社保人的脚步从未停歇。
回顾5年来的发展,中共开封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苏国志在推进社保全覆盖工作中深刻体会到,领导重视、部门配合联动才能事半功倍。在推进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不仅听取汇报、研究方案,还多次到市县调研督导,及时协调研究解决有关问题,明确相关部门主要职责和具体任务。各县区也相应成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采取上下、部门间联动,确保了各项改革实施工作的有序推进。
在提到未来5年的发展思路时,开封市社保局党总支书记、局长任芳芳表示,坚决执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总目标和总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全面覆盖”为目标,以“补短板”为重点,以“可持续”为导向,以“信息化”为依托,立足现实基础,瞄准更长远的目标,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五险经办机构整合,化解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人口老龄化等难点问题,建成符合开封市情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追逐开封社保的中国梦。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民之所望,政之所为。五年来,开封市社保工作按照扩面为先、征缴为重、发放为本、法治为纲、创新为要、服务为上的总体思路,各项工作均取得突破性成绩,全省综合排名晋位争先,先后荣获市政府通令嘉奖、中华全国总工会 “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全省服务型行政执法工作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五年风雨路,奉献谱华章。社保人用其全部的投入和奉献,用饱含深情的浓墨,谱写了坚韧不拔、奋发图强的生动乐章。如今,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社保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锐意创新,久久为功,努力为开封崛起、造福人民书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
乐陵审计局——为“四点半学校”捐赠图书文具
【机关党建】市投资促进局机关第四党支部:联动铸就卓越 品牌引领发展
开学第一课“工商老师”教晚报小记者辨别山寨食品
危险 上海男在汉突发癫痫 幸好 女护士现场紧急施救
襄州:2040名教师参加暑期业务水平能力测试
开封市社会保障工作跨越式发展5年纪实不负使命 心系民生
济宁碳素集团职工子女攻读博士奖励5万元助学金
我市着力“四抓”增进全市妇女幸福感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执行
今冬不想用暖气的可以报停了10月15日前到服务窗口办理
颍泉区2017年脱贫攻坚市际交叉考核座谈会召开
高温下的爱心捐赠
市水利局农电站、建管站及衡山县红旗电站管理所联合开展“弘扬雷峰精神,创建文明城市”的主题活动
合肥依托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黎意勇到东源开展产业园区扩能增效“深调研”活动 解放思想转变思维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开创西安 “厕所革命”新局面
我市圆满完成计划生育与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监督执法指引试点工作
卫技副高职称水平能力测试开始报名
铲掉1500株三角梅砌墙 海口两家单位破坏海瑞桥附近绿化带被重罚
湖北省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全面铺开 今年惠及314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