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中秋,一夜乡心九州同

  家是国家和社会最坚实的基石,是人们心灵最温暖的港湾。回家,让陪伴与团圆成为节日最好的礼物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一年十二度月圆,总是中秋佳节时最美。中国人爱月,咏之赏之,思之叹之。诗人们对月感伤了千年,也欢喜了千年,这份悲和喜,其实是借着月亮相思。“举头望明月”“千里共婵娟”“月是故乡明”,纷纷都是想家;阴晴圆缺、人生起伏、时光流转,映照的都是悲欢与离合。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中国的节日,向来和家有关,和团圆有关。中秋节,更直接被称为“团圆节”。一家人围坐一堂,父母给孩子念诵几句与月亮有关的诗词,爷爷奶奶讲讲吴刚嫦娥的故事,一起吃月饼赏月……这样的幸福,古今皆然。
中华传统文化绵延数千载,家国情怀始终是鲜明的底色。“家国天下”,家齐,国才能治。古时游子离家,因为书信不便,唯有寓情于月,无论圆缺都成为相思的理由。斗转星移,时代巨变,家,仍然是月下的人们最深的牵挂,也是国家和社会最坚实的基石。相互陪伴、相互扶助、相互支撑,家就是最温暖的港湾。
实现从农耕社会、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骐骥一跃,中国家庭只经历了短短几十年。现在的中秋滋味,已从那只“中有酥和饴”的小饼,转到了须臾难离的手机里,潜藏在小小屏幕上时时跳动的节日祝福中。较之从前,传统家庭的结构和氛围已经明显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福利保障的不断完善、医疗水平的持续提升,中国进入有史以来人均寿命最长的时代。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动成为常态,人们发现,物质丰盈了、吃穿用度不愁了,但“陪伴”却成了一种奢侈品。
中秋月圆,与陪伴有关的,还有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国与家为之牵挂的两桩心事。一端的孩子,是我们的明天,他们若在孤独中长大,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都令人担忧;一端的老人,是我们的昨天,维系着家国记忆、伦理担当和情感源泉。这个中秋,一件最好的礼物,或许就是民政部最近公布的这组数字:全国现有农村留守儿童697万余人,与2016年全国摸排数据902万余人相比,下降22.7%。这意味着,今年中秋节,更多的孩子可以在父母怀里撒娇,更多的父母可以少一些“遥怜小儿女”的苦楚。
这也是家与国、城与乡携手努力的结果。今天,城市变得更包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数量多了;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返乡就业创业者多了;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家的时空距离在不断缩减……我们创造着机会和条件,让陪伴与团圆变得更好实现,矢志增进人们的幸福,是国的责任,也是家的担当。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繁荣。从某种意义上说,能为家庭谋幸福的人,也才能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中秋的那轮满月,于家于国,都是一个温馨的提醒:团聚,才是最好的节日礼物。

【风从海上来·改革进行时】乡村火了产业热了 全国网媒探访方兴日盛“新济南”
文化事业发展要有特色
市政协就“如何整合我市网格服务管理资源”提案办理落实开展调研协商活动
一箭双星 我国在西昌再成功发射两颗北斗三号卫星
仪陇县路政大队多措并举开展路政法律知识宣传
月明中秋,一夜乡心九州同
放飞青春梦 共圆中国梦
南明“黔茶飘香·品茗健康” 茶文化系列活动拉开帷幕
我市解除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
绵阳制造传感器 服务全球4万火车站
弘扬传统文化 礼赞和谐板仓 ——板仓社区开展广场便民活动
清明小长假我市主要景区接待中外游客134.03万人次
明渠社区开展青少年交通安全知识宣传
市安委会开展市直部门安全生产巡查
滨海县创新集成服务模式推行“一窗一网”
郾城区养老保险中心 认真开展“学党规党纪”知识测试活动
张家界魅力湘西踏访白俄罗斯 民俗大戏登上国家音乐馆舞台
2017年12月16日、17日停气通知
市政协副主席刘克胜率宁波客商到大观区考察对接
快讯:我市召开工程建设类环保问题整改推进工作视频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