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委会主任杨明——
“让江南水乡变得更水灵” 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因为“荻花飞舞、河港纵横”而得名。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千百年来,这里的人们靠种桑养蚕、捕鱼养鱼为生。今天,传统古朴的生活方式依然在这里留存,桑蚕养殖业在这里焕发生机。 昨天一早,记者来到荻港村,尽管冰雪仍未化尽,但是掩盖不住水乡的那一份绿色和秀气。得知记者来采访,荻港村委会主任杨明从桑基鱼塘保护区赶了回来。“因为连日的低温雨雪,有些桑树枝压断了,有些塘埂损毁了,乘着天晴就跟村民一起帮着清理和修整。”杨明说。 如今,村里完整保留了连片桑基鱼塘的面积有1007亩,这也成为湖州桑基鱼塘农业文化遗产的核心保护区。杨明不无感慨地说:“最多的时候,村里有六七千亩,后来因为改造鱼塘等诸多原因,只剩下这一片了。”能保留下这千亩农业文化遗产,村里也是下了大功夫。 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和孚镇、菱湖镇等地的鱼塘流转后对外租金每年最高可达到每亩1800元左右,许多村将大片桑基鱼塘改造成标准鱼塘进行出租,增加村民的收入。“当时村两委在改造与保护上,也有不同意见,但是最后统一了思想,要重点保护。”杨明回忆,“当时许多村民来反映,要改造桑基鱼塘,我们就一个一个做他们的思想工作。” 从2013年起,荻港村对桑基鱼塘的保护更加重视了。而杨明的另一个身份是南浔区和孚镇人大代表,也是镇人大荻港联络站站长,他与其他代表一起,开始定期研究桑基鱼塘保护和利用工作,在查找问题的同时,积极出谋划策。 塘埂年代久远,桑地坍塌严重,需要进行土地整理,来恢复其原先的生态。如何保持原生态?蚬壳铺路,不能进行路面硬化,路宽在1.6米以内,不允许大型车辆进出等等。 在市、区、镇、村四级努力下,经过几年一系列的保护性修复,荻港村核心区桑基鱼塘进一步形成了绿桑成荫、鱼塘连片的自然风貌,如今古老的桑基鱼塘系统重新焕发勃勃生机。杨明说:“保护好桑基鱼塘,我们这个古老的江南水乡村落才能够变得更加水灵。”
陈冰冰主持召开第十七届市人民政府第12次常务会议
市政协党组召开十四届十五次扩大会议
张柱率宁夏固原市党政代表团来莆考察
黄山市启动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教育
娄底市足协教练员培训班一期开班
“让江南水乡变得更水灵”
广东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政策措施(修订版)
我镇召开“治摩”工作推进会
“2018紫金山端午诗会”——走进太行圣境 共度诗意端午
宿迁去年组织文化惠民活动1500多场 惠及群众280余万人次
川南城际铁路改线方案确定 将承担渝昆高铁并站代建工程
市政协召开文艺人才培养对口协商会
无极县城区环卫工吃上爱心早餐
一封外省感谢信催生衢城“扫码挪车”—立说立行见成效(4)
扶起“精气神”脱贫攻坚——廊坊在行动
居民小区燃气泄漏 芙蓉区文艺路街道紧急处理应对
志愿者走上街头宣传 让爱在微笑中“驻足”
成都:保障对象租房领补贴 支持多样化居住需求
我市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通过专家验收
郑剑戈带队看望慰问驻汕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