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审理周期4个月彰显中国效率


  处理涉外知识产权案件,中国法院坚持一视同仁,是世界上审判周期最短的国家之一;最高人民法院正在按照法定程序,积极推进设立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法院的相关工作……
4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情况。最高法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宋晓明就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司法保护一视同仁
  “乔丹”商标争议行政纠纷案,捷豹路虎商标权纠纷案,“拉菲”商标权纠纷案……近年来,一批涉外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宋晓明介绍说,人民法院受理涉外知识产权案件逐年上升,从全国法院来看,目前这类案件占比达20%左右,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处理的涉外案件占比近30%。这还不包括一些如股权中有涉外因素的案件,否则比例更大。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30%涉外案件中,有相当一部分双方当事人都是外国当事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们愿意到中国来打官司,特别是一些涉及标准、专利的纠纷案件。”宋晓明指出。
  他说,近年来,中国法院在处理涉外案件时对当事人都是一视同仁。特别是加入wto以来,中国严格遵守加入的国际公约,包括签订的双边条约,实行国民待遇原则,公平、合理、依法平等地保护中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据国外一些机构统计,中国处理涉外知识产权案件的审判周期在世界上是最短的国家之一。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受理的涉外案件的平均审理周期为4个月,欧盟主要国家的审判周期在18个月左右,美国就专利案件的前期准备要29个月。
  此外,在体制机制上,中国法院为当事人包括外方当事人提供一些诉讼便利,比如提供相关的法律材料,如果确实有一定翻译难度的,法院可以委托相关的中介机构帮助翻译材料。
  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研究建立国家层面的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一直是社会关注的话题。
  2014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通过的《关于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方案》提出,“将来条件成熟时,再考虑在其他地区设立知识产权法院及知识产权高级法院”。
  2017年11月,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若干问题的意见》要求,“加强知识产权法院体系建设,研究建立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
  宋晓明说,从世界范围看,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均设有国家层面的知识产权法院。北京、上海、广州知识产权法院的运行实践为设立国家知识产权法院奠定了扎实的实证基础。
  他进一步分析说,3家知识产权法院的成立和运行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实际困难。例如,知识产权二审案件的审理法院不统一,容易导致裁判标准的不统一;知识产权授权确权二审案件和知识产权民事侵权二审案件分别由不同法院审理,审理民事侵权案件的法院往往等待审理知识产权授权确权二审案件的法院审理结果,大大影响审判效率。

“雷锋情 青年承” 高新区团委启动学雷锋月活动
副市长孙国胜实地督导检查夏季旅游旺季供电保障工作
花垣县召开2019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筹资会议
磁县新增1家市级众创空间和2家科技企业孵化器
晋源区北堰城中村改造取得新进展
平均审理周期4个月彰显中国效率
凤阳:“绿色银行”助脱贫
青寨庄园:樱桃笑红了脸
区委召开二届二十六次常委(扩大)会议
南丰:豆皮飘香供应春节市场
[青白江区]区供销联社直属企业接受成都企业信用第三方考核评估
今天夜里洛阳局部地区转小雪气温-4℃到2℃
演绎现实生活工作案例 法院执行话剧登上舞台
比速度比质量看成效看担当
让家政业成为爱心工程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景然出席全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到华安县开展农药经营许可资质培训
全市首家自助化户籍室亮相王益
中秋献血送月饼节日期间街头献血屋正常采血
杨炳辉:古稀老人参加自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