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于书店的“军备竞赛”


晓风书屋里的读者
  在电商、电子书的冲击下,不少实体书店经营举步维艰。不过,近年来,一批“有创意”“高颜值”的复合型书店却悄然兴起。实体书店,这个城市文化公共空间渐渐重回人们的视野。
  漳州实体书店也在探索、转型、发展的路上。更好的阅读环境、更丰富的图书种类、更多元化的阅读体验、更具参与感的互动环节……这些复合型书店通过自身探索走出了一条发展之路,“书店+”的形式日益多样。
  咖啡香,从书店里飘出
  在市区延安北路,装饰一新的晓风书屋吸引了不少市民。
  顺着咖啡香味走进860平方米的晓风书屋,灯光柔和、空间开阔,咖啡香伴随着书香,在这个有着31年历史的书店中碰撞出充满人文艺术的气息。一楼大厅,座无虚席。
  “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涵盖书店、咖啡厅、餐厅、文创生活馆的城市文化空间。”漳州市晓风图书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星告诉记者,晓风书屋打破了传统书店的经营模式,成为融多元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文化休闲场所。
  “以前的书店满满都是书,读者大多坐在地上。现在书店提供给读者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店里文化氛围浓厚,是民众的精神生活空间。”在晓风书屋看书的市民程琳告诉记者,“这里除了书籍还有很多文化创意产品,我愿意沉浸其中,当然也愿意消费。”
  市区县前直街的弦歌书园同样翻新不久。这里一楼的书架上,社科类、辅导类图书琳琅满目、摆放整齐;在二楼书吧,舒适的沙发、靠窗吧台上坐满了读者。
  “每天都有几十名读者到二楼喝饮料、看书。”弦歌书园老板林加帜介绍说,书店装修前,楼上楼下都是书,会提供小板凳给读者坐。装修后,书店环境好了,客流量增大了,营业额也提升了。
  “孩子在家看书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而在这里阅读有一种氛围。”市民李江滨最近正趁着暑假带孩子到海西博文书乐园“充充电”,他说:“这里有卡通书架,有下沉式阅读空间,还有随处可见的舒适桌椅,孩子和家长一起读书,享受亲子时光。”
  升级改造后的海西博文让人眼前一亮。海西博文书乐园店长朱秀娟介绍道,为了扩大读者阅读空间,海西博文多开了一个门店,分为书乐园和品书馆两个区域。书乐园将儿童快乐阅读与美育教育相结合,品书馆则24小时不打烊。
  坚守,源于一份情怀
  “年少时,我与哥哥许志强爱好读书,但很多喜欢的书却难以购买,有时需要邮购或特意向出版社咨询,十分不便。这使我们萌生了开一家书店的想法。”许星介绍道,1987年,他们兄弟俩创办了漳州首家民营书店——晓风书屋。
  许星回忆,第一家晓风书屋面积约8平方米,哥哥负责组织货源,他负责销售,白天在书店卖书,晚上踩着三轮车到夜市卖书,每天忙到凌晨一两点。经过五年的发展,晓风书屋的分店已经遍及漳州每个县城,厦门、泉州、福州也相继有了连锁店。“在1993年至1998年,晓风书屋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全省19家晓风书屋连锁店每年总营业额能达3000万元。”许星说。
  随着电商兴起、电子阅读盛行、运营成本上涨等原因,实体书店到了“阵痛期”。许星感叹,从新千年开始,书店就开始走下坡路,近几年来基本都是亏本的,只能以批发业务来养活实体书店。不过,就算是亏本,他还是想坚守住晓风,因为书,也因为情怀和故事。
  “阵痛期”迷茫的不止有许星,还有林加帜。1992年,林加帜利用自己对书籍和市场的了解,与妻子开了弦歌书园。因为资金有限,夫妻俩从一个11平方米的小店铺,艰难起步。“网购图书折扣价有时比实体店进货价还便宜,这导致了图书销售量持续下滑,书店要生存下来是很困难的,更别提水电、人工、税收等经营成本了。”
  林加帜表示,在“阵痛期”,来书店看书的读者其实并没有减少多少,但许多读者看到一本喜欢的,回头就上网买了。十个进店里看书的人,往往不足两个人买书,实体书店更像免费的“图书馆”。
  “在去年弦歌装修时,许多亲戚劝我别开书店了,改行做餐饮或者出租店面能有更多收益。”林加帜坦言,“我与妻子和书本打了一辈子交道,怎么能放弃。只要能保本,就想继续坚持下去。”
  晓风书屋搬迁7次,从8平方米的店面到如今860平方米的“精神文化地标”;弦歌书园从11平方米的店铺开始,在林加帜夫妻坚守下,成了300多平方米的“文化陶冶基地”。
  这些实体书店通过自身努力转型、探索发展,纷纷从谷底反弹,走出各自“书店+”模式,以全新面貌与读者再相遇。
  在书店,也可以谈恋爱
  “在以前物质贫乏的时代,人们往往静坐书房,青灯黄卷,享受美好时光。”海西博文书店店长朱秀娟表示,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尤其是手机、微信普及后,纯粹的阅读变得更加难能可贵。书店的坚守,变得像是快餐城市中的一个特殊存在。实体书店要想在商业社会生存下去,仅靠图书销售是不够的,最终还是要靠自身的造血功能。
  尽管网络书店冲击很大,电子阅读提供了大量信息,但市图书馆馆长蔡宇飞认为,实体书店依然不可能被网络取代,图书馆存在的意义是守住一座城市的文化底线,而实体书店则能加倍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与气质。在书店挑书跟在网上买书的感觉完全不一样,网购有网络大数据的引导,方便读者,但会使读者阅读面狭窄;而到实体书店,读者可以在选书过程中与志同道合的人进行精神交流,是享受文化生活的一种方式。
  蔡宇飞对实体书店信心满满,他表示,实体书店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应当继续坚持、不忘初心。在面对网购大潮中,要进行自身探索与发展,提供网络书店没有的服务,让读者有全新的体验,才能把读者重新拉回实体书店。除了提供优美舒适的环境和饮品服务,开展不定期的讲座等,还要让读者在书店里进行精神交流,获得更多的体验。
  “在书店里,人们可以看书、交流、办公,甚至谈恋爱。”蔡宇飞说,只有在传统书店积极走出去,和其他业态中找到结合点,跨界整合,制造出“久别重逢”的惊喜,才是“书店+”时代实体书店的生存之道。
⊙记者 廖瑜婷 文/图

“一户一码”二维码查询
24小时施工 滨江中路下穿隧道春节前通车
梅姑娘不走寻常路 宁波大中型水库集体“喊渴”
观点:部分贫困群众各种"怕"是迟滞脱贫因素
高新区吕沟村安置房小区竣工
一场关于书店的“军备竞赛”
农村小规模学校期待“小而美”
我市进一步创新监管手段 全力加强食品安全全程监管
太和县八项聚焦展现乡村振兴新模式
有麻烦自然要挺身而出更何况是“家门口”的事
黄石市心理咨询师协会成立
达茂旗农田高效节水灌溉进一步提档升级
大鹏新区统战和社会社建局落实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启用工作
书家挥毫送吉祥 市民感叹年味浓
揭东区召开区委常委会研究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春季学期第二轮主体班开学
淄川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举行大会主席团第四次会议
铜鼓县农家书屋图书补充更新配送完成
市食药监局发布中高考期间食品安全消费警示
双峰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开展“追寻先烈足迹”主题党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