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屿作业区40万吨级深水泊位码头投产将开启莆田大港新时代。
今年以来,北岸开发区发挥赶超跨越的主阵地作用,围绕“智慧港城、美丽北岸”建设,大力实施“大港口、大产业、大旅游、大健康”发展战略,抢抓机遇,先行先试,奋力打造莆田城市次中心,构筑推动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努力实现港、产、城互动融合发展。今年第一季度,开发区经济运行总体上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据统计,一季度有4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市第一,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9.02亿元,增长9.5%;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48亿元,增长2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04亿元,增长23.7%;外贸出口总额完成1.11亿元,增长322.7 %。
突出项目攻坚 撬动发展新动能
在妈祖国际健康城,核心区项目建设现场如火如荼,主干道荔港大道东吴段二期项目现场施工车辆工程车来来往往,一片繁忙,目前该项目已完成80%工程量。“中关村医学转换工程项目办公楼装修计划在五月底完工并投入使用, 20栋专家楼主体已全部完工,正在加快装修,计划年底投入使用。启动区6家专科医院和1个医技共享中心建设工期为16个月,计划明年第三季度实现竣工。目前在建项目正倒排序时按节点强力推进中。”北岸健康办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
从妈祖国际健康城的蓝图概念提出到一个个重大项目落地,不到一年时间,北岸开发区抓住了发展机遇,开拓进取先行先试,用“北岸精神”创造“北岸速度”,也开辟了以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广阔前景。
集全市资源要素,实施精准招商。不久前,市政府与英国爱丁堡大学签订了《投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是继与国际著名心脑血管专家麦克·博曼主导的美国医生集团合作之后,妈祖国际健康城签约入驻的又一大合作伙伴,标志着妈祖国际健康城招商运营进入了一个实质阶段。妈祖国际健康城还与美国投资集团、国药集团、台湾海峡两岸医事交流协会、恒大健康集团等就医疗高端专科医院、管理机构、医养康体项目等展开对接,并积极申报国家级“两岸医疗健康产业合作试验区”。总规划面积约168平方公里的妈祖国际健康城,核心区13平方公里,形成“一心(妈祖医疗健康城)、两岛(忠门半岛、湄洲岛)、四区(国际高端医疗区、现代生态康养区、妈祖文化医旅区、智能药械制造区)。项目争取经过五年时间建设和运营,医疗旅游人数达500万人次以上,核心产业年产值达1500亿元以上,年创税收100亿以上,为社会提供1万人就业岗位。
这是北岸开发区促进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后劲,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项目是跨越发展之本、社会繁荣之根、经济活力之源。近年来,开发区抢抓发展机遇,把港口区位、妈祖文化、医疗产业、生态资源等优势转化为引进项目、发展经济的新动能。
据了解,今年第一季度,北岸“五个一批”项目工作顺利推进:其中新增谋划项目30个,总投资340亿元;新增签约项目33个,总投资226亿元;新增开工项目5个,总投资29亿元,预计上半年新开工项目10个,力争全年新开工项目20个;新增投产项目13个,总投资98亿元。
促进产业集聚 做大湾区产业群
突出湾区经济, 主攻“一港”、“一园”,北岸初步形成了 “以链串带,连带成群”的临港产业发展模式。“一港”就是打好大湄洲湾品牌,引领经济走向海洋。“一园”就是做强东吴临港产业园,打造临港产业升级版。
依托“中国少有、世界不多”的港口资源优势,开发区开工、建成、提升了一批深水泊位。罗屿作业区 9号和 10号泊位已完成重载调试,可望上半年投入运营,将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首个建成投产的40万吨级矿石码头泊位,推动着北岸港口年吞吐量从千万吨级别向亿吨级别迈进。国投湄洲湾煤炭码头及二期下水码头工程投产运营。闽润东吴1-3#泊位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八方港口4-6#泊位复工建设。可堆存40万吨煤炭的全省首个港口大宗散货露天保税堆场正式启用,实现东吴港口中转枢纽功能由国内向国际拓展。眼下,国投、罗屿铁路支线及疏港公路建设加快推进,东吴铁路支线火车运力不断提升,港口集疏运体系进一步完善,有力推动着北岸开启大港新时代。
“自去年投产以来,国投湄洲湾第二发电厂两台1000兆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高效运行。截至4月30日,两台机组累计发电68.24亿度,耗用原煤285.94万吨,实现产值约21.33亿元,为华东电力供应市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据国投云顶湄洲湾电力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副经理吉敏哲介绍,湄洲湾第二发电厂,是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在湄洲湾畔布局煤炭中转基地项目之后又一投产的重点项目,目前已形成了港电一体的规模发展效应。
与此同时,占地面积约2200亩、总投资100亿元的两岸智能医疗制造产业园全面启动项目二期征地工作。
眼下,随着港口配套设施建设完善、一个个重大项目的顺利推进,北岸大湾区内的港电煤、高端医疗等产业集聚效应正逐步显现,为新一轮发展积蓄强劲动能。
为了进一步铆足湾区经济发展后劲,推动区域产业经济驶入快车道,今年以来,北岸强化招商引资,围绕临港产业,实施“链式招商”,着眼建链、补链、强链,积极策划生成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推动临港龙头产业集聚延伸。特别是以罗屿40万吨深水泊位即将开港运营的契机,正在对接铁矿石选矿基地、无车承运平台、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等一批项目。加快临港项目建设,哈纳斯lng接收站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和润项目配套码头正在加快建设,卯兴麦芽项目争取尽快开工。同时以湄洲湾火电厂为中心,积极推动热电联供、热转冷试点项目,目前已完成方案设计;以赛得利为中心,先行启动赛得利无纺布生产项目,推进第三链产业医用高耗材生产招商引资。
全面统筹发展 打造莆田次中心
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势,全面统筹城乡发展,北岸开发区进一步提高站位,以打造莆田城市次中心为目标,全面提升城市宜居指数和产业转型增效。
以文创旅游为牵引,促进第三产业提质增效。北岸充分利用山海两大特色资源和妈祖文化、祈梦文化、抗倭文化,策划全域旅游项目,推进港里4a景区建设,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策划实施妈祖童世界、恒大养生谷等项目。推动喜来登酒店、悦华酒店、山亭酒店等落地实施,努力形成滨海旅游度假酒店群的集聚。依托妈祖城和妈祖国际健康城,差异化设计特色健康生活区,发展新型中高端养生养老服务,建设集养生居住、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康养生态圈。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依托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北岸开发区在“一高(高速)三铁(铁路)”的城市交通大框架下,紧抓交通“接二连三”,实施滨海东线、平海湾路堤连接线、荔港大道三期、滨海大道三期、金湖大道、滨海路等道路建设,完善集疏运体系建设,努力形成“外环内网、互联互通”大交通格局。同时全力推进城市给排水、污水、供热燃气管网、防洪排涝工程、停车场等配套建设,完善医院、公园、文体等公共服务功能。
发达的交通集疏运体系进一步凸显了北岸开发区的区位优势,同时也拉开了城市框架,完善的配套设施,不断提升了人居环境。在统筹城乡发展中,推进了忠门镇安柄凤山公园、秀田安顶山公园、东埔镇港城公园等一批“村心”公园建设,打造出“田在园中、园在田中、村在景中、乐在其中”的农村新景观。同时,整合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两违”管控、交通运输等公共信息平台,构建智慧化城市管理系统,推动城市由精细化管理向智慧城市管理升级,不断提升北岸开发区城市品味和宜居指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关键着力点,北岸正以打造乡村超市、乡村客栈、民俗展馆、便民会社及农创园区等“十个一”特色工程为抓手,助推农业经济实现质的飞跃。北岸开发区还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以各个村居为主体分别成立乡村振兴发展公司,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以“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提升年”为契机,主动融入莆田城市建设大局,北岸开发区正以打造莆田城市次中心为目标,推动滨海新城加快崛起,为莆田创建美丽中国示范区创造北岸经验、贡献北岸力量。
哈纳斯lng项目预计今年下半年动工建设。
罗屿新城配套功能完善为罗屿岛整岛开发奠定基础。
完善的交通体系拉开了北岸城市发展框架。
国投湄洲湾煤炭中转基地瞄准千万吨年吞吐量目标发力。
依托独特旅游资源优势,北岸启动全域旅游项目。
湄洲湾第二发电厂2台1000兆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实现高效运行。
撰文 湄洲日报记者 李 霞 通讯员 黄汉业 林胜奕
摄影 湄洲日报记者 蔡 昊
2018年度人民网优秀校园新闻作品发布
李德喜调研东坑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殷都区人社局扶贫技能培训工作全面展开
英德:2018年江河增殖放流活动70万尾鱼苗投放北江
问需解难 张耀洪实地调研深证通项目
北岸开发区在赶超发展中奋力先行先试
揭东区城区道路改造工程稳步推进
“幸福花开·十九大精神润衡州”系列活动走进石鼓社区
湘潭市供销社召开2018年党建暨绩效考核工作讲评会
日媒:安倍下下周将访问中国,希望将中日关系推向新高度
市服务发展局调研组到阳信县调研服务业项目
区湿地办组织开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专题学习
首届“江西十大醉美乡村”评选结果出炉 吉安市3个乡村成功入选
杭州百岁老人共有410人 60岁以上人口超过1/5 萧山区百岁老人最多
流感病毒来势汹汹 如何防治最有效?权威解答来啦!
建康社区:清除小广告“牛皮癣” 给小区墙面“洗脸”
东台全面推进“河长治”
三明竞界电子竞技体育中心正式开业
桃源热市镇两所幼儿园接受办园行为督导评估
市安全监管局局长黄彪带队前往南沙区开展汛期安全生产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