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首创:用基因芯片选优良稻种,这种技术不属转基因


绿双源植物全生育期智能育种工厂
  长江日报融媒体8月22日讯 “传统水稻育种需要8至10年,现在有了水稻基因组智能育种系统后,只2-3年即可选育出育种家需要的水稻品种。”8月22日,长江日报记者在武汉市汉阳区健康谷的武汉双绿源创芯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看到,由育种专家、双绿源研究院院长周发松博士研发出来的全国首个水稻基因组智能育种系统面世。
  “以前育种专家通过杂交技术在田间培育种苗,需要等到植株长大,通过肉眼观看确定是否符合要求。然后再回交,等到植株长大,多次回交后才能确定其稳定性。有了现在这套智能育种设备后,至少减少了一半育种时间。”周发松说。
  这套全国首个水稻基因组智能育种系统主要由育种基因芯片、led人工光源、全生育期育种工厂三大板块组成,基因芯片相当于整个智能育种工厂的大脑系统,由它通过大数据扫描来判断培育出来的种苗是否符合育种家的需要。这种育种基因芯片的研发成功再加上led人工光源、全生育期育种工厂的配套,极大的提高了育种的效率和精准度。
  周发松说,作为水稻基因组智能育种系统的核心板块,绿色基因芯片在已破译的将近4万个水稻功能基因中,把每一个特定的功能基因指纹序列通过大数据分析筛选出来,设计成分子检测探针,转化而成的高科技育种工具。
  目前,这套芯片样品检测准确率和技术重复率均高达99%,这意味着同一个品种,用芯片检测100次,有99次的结果是一样的。
  育种芯片选育水稻属转基因技术吗?“不是!”周发松表示,转基因技术是通过一种基因的人工抽提,重新将其植入物种的遗传改良方法,它不受物种间限制。但是,水稻全基因组育种芯片是帮助育种专家在水稻这一物种中通过杂交,快速识别种苗是否符合育种目标,仍属于杂交育种。(记者詹海波 通讯员谢磊 实习生刘成)
  【编辑:符樱】
  (作者:詹海波)

“一分钱坐公交”又开始啦
乐山市人社局公布“乐山人社事、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
【简讯】胡底乡机关干部进村入户宣传“扫黑除恶”
草店子社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闽清县下月举办“礼乐文化周” 包括文化论坛等
武汉首创:用基因芯片选优良稻种,这种技术不属转基因
东明黄河滩疑似古墓实为清朝民居
【全国两会大家谈】落实“五个振兴” 谱写新时代乡村发展新篇章
农庄请博士下乡 大学生团队立志“让土地长出金子”
眉山市2018年度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有关事宜公告
农行防城港分行办理首笔“微易贷”业务
宜城一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件被通报
马边:县领导到下溪镇督导脱贫攻坚工作
港华燃气有限公司多措并举确保冬季安全稳定供气
固墙镇举行“爱心超市”揭牌暨公益募捐仪式
蚌山区天桥街道开展端午节主题活动
市畜牧局“五机制”落实“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
聚焦中非“十大合作计划”——金融合作加速提质升级
第三届汇桔杯南粤知识产权创新创业大赛(江门专场赛)暨中外合作区行业技术 对接会在五邑大学举办
隆林县文化馆举办“鹤城”2018跨年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