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网5月4日讯 (通讯员 王海凤)5月1日,水道镇青虎山村村民张同秋在高陵殡仪馆完成眼角膜摘取,次日在举行完追悼会后,按照老人遗愿,遗体捐献给滨州医学院做研究使用。这是我区第13例遗体角膜捐献者。
早在去年11月27日,时年82岁的张同秋老人、81岁的老伴姜梦花老人在儿子张玉和、牟平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见证下,一起签署了遗体器官捐献志愿书,成为牟平区首对签订遗体器官(角膜)捐献的夫妇,达成了多年来的夙愿。
张同秋老人是一名老党员,多年在村内担任治安主任职务,一生勤劳朴实、古道热肠。几年前在与儿子的聊天中知道了遗体器官捐献,便萌生了捐献自己的遗体器官的想法。他觉得捐献器官能救人,而捐遗体也对医学事业也有帮助,即使死了也可以帮助别人、回报社会,死也变得更有价值了。
2017年5月,张同秋老人在外出时不慎摔倒导致昏迷,幸亏儿子张玉和及时将老人送往医院治疗,虽然性命保住了,但老人的身子骨大不如前,老人提起了之前想捐献遗体器官的想法,儿子表示非常支持,主动与牟平区红十字会联系,咨询捐献相关事宜。牟平区红十字会了解到老人的情况,立即安排工作人员上门服务。
今年5月1日凌晨,张同秋老人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他的老伴和儿子犹记老人的愿望,于是打起精神、战胜悲痛,当即与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取得了联系,山东省眼科医院的医生在当天下午完成了角膜摘取,滨州医学院的工作人员也在次日举行完追悼会后将老人遗体带回做医学研究使用。
“在很多年前父亲就有捐献遗体器官的意愿,他希望将自己的遗体器官无偿奉献给医疗科学事业,母亲也深受他的影响,于是去年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见证下签署了捐献志愿书。”张同秋的儿子张玉和说道,“现在父亲终于实现了愿望,我未来也要和父亲一样捐献有用的器官、捐献遗体,有用的器官可以继续发挥作用、救更多的人,这样我们活得才更有意义。”
随着时代的进步,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市民已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自愿加入到器官遗体捐献的行列,以这样的方式谢幕人生,让生命得到延续和升华。接下来,牟平区红十字会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服务水平,让更多人参与到捐献事业,让有需要的患者能得到帮助,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为加快富裕美丽和谐幸福现代新牟平建设添砖加瓦。
《图溯长宁》(一)历史风貌图册印制发布
羽毛球竞赛 宁德青少部男女团体赛三胜两负
交流文化传承感受重德修文株洲市天元区政协考察团赴我县考察传统文化
小渡船:硒都小学“和美接福”教师社团活动正式启动
通州于家务乡将拆违百万平方米 腾退后土地将用于增绿
助力生命传递彰显生命伟大 张同秋老人完成遗体和眼角膜捐献
喜迎新房!汨罗茶园安置区一期336套房子有主啦
“天眼”织“天网” 神威铸平安 ——走进六安公安金安分局农村社会治安视频防控作战平台
科学防治冬季儿童呼吸道感染——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王振西做客本报网络直播间
省植保总站领导到太和县检查小麦赤霉病防治工作
市经信委赴中共一大会址、南湖红船旧址开展红色教育活动
磁县“绿色税”顺利开征
仨月收回“消亡户土地”“双份地”822亩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扩大)会议召开
常德有4户家庭当选2018年全国“最美家庭”揭晓专题节目和第十一届“五好家庭”
开封市民重要文件丢在公交车上司机捡到归还
利用凌晨时段 拆除楼顶违规广告牌
绥宁县精选产业助力精准脱贫
浙江:屋顶分布式光伏快速增长 新增家庭屋顶光伏12.1万户
2018年中山市-本拿比市国际友城访学团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