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赛琴,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与丈夫的爱情说不上是山盟海誓、天长地久,但她用朴素的守候和坚韧,告诉我们什么是不离不弃、自强不息。27年来,她细心照顾残疾丈夫,尽心尽责侍奉公婆,倾尽心血抚养儿女,用自己瘦弱的肩膀在风雨中守护家人,用坚守和自强演绎了一段人间真情,温暖你我。5月14日,杨赛琴家庭被省妇联表彰为2018年江西省“五好家庭”。
1985年,18岁的杨赛琴嫁给了大她3岁的丈夫易木生,并先后生下两个女儿,平淡幸福的生活没有延续太久,一场变故让所有的希望化为泡影。1991年,丈夫易木生上山打猎时,被别人用鸟铳打伤,左腿失去知觉。突如其来的噩耗,犹如晴天霹雳。那一年,杨赛琴24岁,两个女儿尚幼,儿子还在腹中。为了治病,杨赛琴把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变卖了,找亲戚朋友四处借钱,带着丈夫在医院治疗了几个月,可惜结果不尽如人意,丈夫还是落下了终身残疾。
受伤后的前些年,易木生尚能拄着拐杖走动,但后来双腿还是渐渐失去知觉,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易木生也陷入了深深地绝望。为了让丈夫坚强起来,杨赛琴给他做思想工作,每天耐心地喂饭,帮他洗脸、擦背、洗澡、排屎、排尿。长期的瘫痪造成易木生肌肉僵硬和萎缩,杨赛琴就自学按摩,买来生姜或者将盐炒熟,一有空就陪着丈夫,帮他擦拭腿部促进血液循环。
当时不少人看到她的处境,都劝她趁年轻早点离开这个风雨飘摇的家。但杨赛琴说:“他们是我的家人,我这辈子再苦再累也不会放弃,我一定要尽到我的责任。”看着躺在床上的丈夫,想着年幼的两个女儿还有肚子里的孩子,杨赛琴咬着牙告诉自己:“一定要挺住,一定要撑下去,一定不能让这个家散了!”这个信念一直支撑着她,让她继续积极地面对生活。
为了维持生计,1995年,杨赛琴独自一人到浙江义乌打工。做衣服、端盘子、洗碗、搬瓷砖……出过汗流过血受过伤,脏活苦活累活什么都干过,每天起早贪黑努力工作,就是为了多赚点钱支撑家用。
“赛琴太不容易了,照顾丈夫20多年,还要抚养3个小孩,想方设法打工求活,维持生计,没有过上一天安稳日子。她的命苦啊,可她从不抱怨,从未放弃,有心劲,有志气。”杨赛琴的默默付出,感动了周边村民,大家都看在眼中、记在心里。按照她的说法,生活总要继续,看到孩子们一个个长大,就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苦难似乎一直没有远离杨赛琴,前几年公公去世,二女儿也因直肠癌离她而去,婆婆还患上老年痴呆。面对接二连三的打击,杨赛琴都将内心的苦楚深深掩埋从不示人,依然积极乐观,每个见到她的人都感叹她的坚强。 27年不离不弃的坚守,9800多个日日夜夜,杨赛琴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当初的满头青丝恍然已有白发的踪影,岁月的沧桑也早已爬上她的额头、眼角。但她从来没有在子女面前抱怨命运生活的不公。她总是将笑容留给孩子,告诉孩子们,生活是特意给她们的家庭安排了磨难,是在考验一家人是否团结。
“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难处,现在的苦难是为了对生活更好的感恩。”杨赛琴说。在杨赛琴的耳濡目染下,一家的生活虽然艰难,但孩子们却不消极,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目前,杨赛琴的儿子入伍参军,大女儿也已出嫁。
杨赛琴对别人的关心和帮助充满感恩,“困难的人很多,我要靠自己,不能依靠别人。”简单的话语透着杨赛琴的朴实与坚强。就是这样一位平凡坚强的女子,用她27年始终如一的平凡守护,给了我们最温暖的力量。
临沂市临港区:畅通群众健康之路 增进民生福祉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沈阳市支持航空货运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临淄区残联党组中心组第六次学习
我市积极推进桓仁县粮油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作
冷水江市纪委监委组织党纪党规法律法规知识竞赛
平凡坚守温暖你我——记省“五好家庭”杨赛琴家庭
嘉鱼县鱼岳镇取缔非法码头大力推进复绿工程
丰南区领导夜查工业企业落实应急减排措施停限产情况
上半年中国经济怎么样?看这你就有数了
沈曾植后人回祖茔祭奠
衡阳市推进企业上市动员会召开 我市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达50家
这个母亲节,送上“温暖套餐”
电线缠在燃气管道上 危险!
苍溪县三措施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以案释法】家政人员和家政公司是劳动关系吗?
对电动车违法“说不”
江北新区召开对标找差创新实干 高质量发展暨生态文明建设动员大会
茅坪场镇|大球盖菇出菇啦(图)
同在蓝天下牵手共成长
网络媒体走转改|前海铁建市政二分部以文体竞赛激发员工争先意识